寒露后的晨雾笼罩着青岩镇西山村的千亩梯田,陈凡踩着露水浸润的田埂,弯腰拾起一穗干瘪的稻谷。省农业农村厅跟班学习时的笔记本摊在稻草垛上,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张泛潮的测土配方建议单,那是上周省农科院专家下乡指导时留下的。
“陈镇长,新买的收割机又把谷粒碾碎了!”种粮大户老孙头攥着裂成两半的稻穗,沾满油污的工作服袖口蹭着收割机履带上的锈迹,“说是省里补贴的高端农机,结果比牛拉石磙还糟践粮食!”
陈凡蹲下身查看滚筒间隙,发现调节螺栓早已锈死。他掏出手机调出全省农机补贴台账,系统显示西山村合作社“2023年完成全程机械化升级”,可眼前这台联合收割机的铭牌上赫然印着“2018年出厂”,发动机罩下的线路像蛛网般杂乱。手指划过屏幕上的采购合同,农机中标价竟比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上的参考价高出40%。
“县农业农村局拨的三百万专项资金呢?”陈凡翻开镇农经站的验收报告,“机手操作培训记录”上摁着三十个相同的红指印,连油墨洇开的形状都如出一辙。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马建国嚼着槟榔过来:“山区机手技术差,磨合期出点问题正常……”
“正常到让亩产减三成?”陈凡撬开变速箱盖板,里面沉积的金属碎屑能装满半碗,“马镇长小舅子倒卖的这批农机,是不是把报废机翻新当补贴机卖?”
镇农业工作推进会上,马建国将“全省全程机械化示范社”奖牌摔在会议桌上:“农机升级是省现代农业十大工程,现在找茬要影响全县粮食安全考核!”
陈凡将碾碎的稻穗样本推过去:“省农机鉴定总站的报告显示,脱粒滚筒间隙超标2毫米,清选系统损失率是国标的四倍!”他点开手机里的作业视频,“厂家技术员自己调试三次都没达标——这种农机能保障秋收?”
农经站站长擦着脖子上的汗:“可能是作物品种不适应……”
“不适应?”李婷抱着档案袋推门而入,马尾辫上别着老孙头送的稻草编蚂蚱,“上周收割毁了两亩试验田,马镇长在验收仪式上试驾的照片,需要我投到大屏幕吗?”
马建国的表侄突然踹翻椅子:“你们这是破坏农业现代化进程!”
“那就请真正的行家来。”陈凡拨通视频电话,省农机研究院总工程师出现在屏幕上,“赵工刚验收过北大荒农垦集团的智能收割机,让他看看咱们的‘示范’农机?”
暴雨突袭的深夜,陈凡带着老把式抢修陷在泥里的收割机。李婷举着强光手电照向漏油的液压管,突然高喊:“转向泵密封圈老化爆裂,得先做临时封堵!”
“通知县农机监理所调五台牵引车来!”陈凡抓起对讲机,“让省农业大学农机系师生做整机评估!”
技术员急得跳脚:“雨这么大怎么检测?”
“用内窥镜探查发动机积碳,重点检测曲轴箱!”李婷翻出应急工具清单,“省科协上个月捐赠的农机检修车——我联系他们派技术员过来!”
马建国的连襟开着铲车堵在田头:“抢修要县农委批文,你们这是越权!”
陈凡亮出手机短信:“省农业农村厅三分钟前将西山村列为秋收保障重点督办区——需要我联系央视《聚焦三农》栏目组吗?”
百余名村民举着“要镰刀不要废铁”的木牌围住镇农经站时,李婷正在调试无人收割系统。她将北斗定位终端装在老式收割机上,平板电脑立即生成三维作业地图:“这套系统能自动避让倒伏作物,损失率比人工收割低15%!”
几个老庄稼把式用烟袋敲打导航天线:“铁盒子能比得过俺们祖传的看天吃饭?”
陈凡调出崇明岛智慧农场纪录片:“东滩湿地用改装农机配合物联网,水稻亩产提高两成!”
“钱从哪出?”马建国冷笑。
李婷翻开省财政厅文件:“农机智能化改造资金有七十万结余,县政协去年就批复了使用方案——马镇长说资金要‘统筹使用’,原来是在等收割季烂尾建物流园?”
十天后全省秋收保障现场会上,改装收割机的作业精度令专家惊叹。当省质检总站的损失率检测达标时,陈凡突然切换大屏幕:“省审计厅专项审计显示,追回被套取资金一百五十万元!”
观摩席上的马建国刚要离场,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已走进会场:“请马镇长配合调查农机采购问题。”
田埂边,老孙头抚摸着北斗终端感叹:“这铁匣子比老把式还会认稻穗,一亩地能多收三斗粮!”
总结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长在晒谷场约谈陈凡。李婷正教村民操作无人机巡田,处长指着智慧大屏笑道:“小李主任在省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大赛拿过一等奖吧?这个作物生长模型是不是你参与搭建的?”
陈凡的胶鞋还粘着田泥:“李婷同志是镇文化振兴办副主任,这次技改多亏她协调科研院所……”
“老犁新辙才是真振兴!”处长递过文件,“青岩镇列为全省农机智能化试点,配套两百万升级所有合作社——你们要让千年梯田长出智慧粮!”
夕阳将无人机的影子拉得老长,李婷的轮廓映在陈凡的巡查记录本上。他想起两个月前在省农博会偶遇李婷,她蹲在智能灌溉展区记录参数,展台灯光将她笔记本上的农谚镀成金色。
手机震动,农业农村部发来通知:“西山村农机智能化改造入选‘全国丘陵山区农机化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