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窗外,是徐州下邳城寂静的夜色,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和更夫的梆子声,与洛阳或长安那令人窒息的混乱相比,这里无疑要安宁得多。
我坐在书房之中,面前的油灯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映照着摊开的竹简和舆图。屯田之事已步入正轨,盐铁专营也艰难地打开了局面,徐州的局势似乎正在一点点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刘备主公对我的信任与日俱增,蔡琰姑娘的陪伴也给了我莫大的慰藉……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独自一人面对这摇曳的灯火时,过往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那些生死一线的瞬间,便会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难以真正地安然入睡。
痛定思痛,我开始反复地复盘自己从颍川一路走来的历程。
在颍川,我凭借着超越时代的数理逻辑,破解了“鬼面案”和“颍水沉银”的谜团,甚至提前预警了黄巾起义的爆发。这似乎展现了我的“智慧”和“先见之明”。
在洛阳,我周旋于权臣之间,识破了李儒的迁都毒计,参与了诛杀董卓的密谋,甚至在烈火中抢救下了宝贵的典籍。这似乎证明了我的“胆略”和“应变”。
在长安,我在李傕郭汜的魔爪下艰难求生,最终抓住献帝东归的契机,成功逃离了那座人间炼狱。这似乎体现了我的“坚韧”和“运气”。
但只有我自己清楚,这一路走来,有多少次,我是真正地徘徊在生死的边缘!有多少次,我的成功,其实是建立在侥幸和偶然之上!
而造成这一切险境的根源,除了对手的强大和时局的混乱之外,一个最致命的短板,始终如影随形——那就是情报的缺失与滞后!
在颍川, 我虽然推断出了黄巾起义的大致时间和规模,但对于他们具体的据点分布、联络方式、以及核心领导层的真实想法,其实了解得非常有限。如果当初能有更准确的情报,或许我能做得更多,挽救更多无辜的生命。
在洛阳, 我虽然识破了李儒的“迁都三策”,但对其具体实施的细节和时间表却难以掌握。面对贾诩那如同鬼魅般的暗算,我更是几乎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只能依靠有限的线索进行猜测和试探。如果当初能有更强大的情报网络,提前洞悉他们的阴谋,或许就能避免杨瓒、刘艾等人的悲剧,也能让诛董计划更加周密稳妥。
在长安, 面对李傕郭汜的内斗,我更是如同聋子和瞎子一般,只能被动地等待着逃亡的机会。如果我能提前掌握杨奉、董承密谋东归的具体计划和路线,或许就能更从容地安排撤离,甚至……避免黄河岸边那场几乎让我失去一切的生死考验?
一次次的教训,如同鞭子般抽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痛彻心扉,也让我前所未有的清醒!在这个信息传递极其落后、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的乱世,情报,就是生命线!就是战斗力!就是决定胜负乃至生死存亡的关键!
个人的智慧再高,逻辑再严密,若没有准确、及时、全面的情报作为支撑,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再精妙的计策,若建立在错误或过时的信息基础上,也只会是南辕北辙,自取灭亡!
我不能再满足于依靠个人的观察、分析和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了!
我不能再将自己的命运,以及追随我的人的命运,都寄托在运气和侥幸之上了!
我必须建立起一个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强大而可靠的情报体系!
一个能够覆盖更广阔的地域,从京畿中枢到边陲角落,都能捕捉到风吹草动的网络!
一个能够反应更迅速,将最新的、最关键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我手中的渠道!
一个能够分析更精准,去伪存真,洞察表象之下真实意图的“大脑”!
玄镜台!
这个我在颍川初创、在洛阳和长安艰难维系的秘密组织,它绝不能仅仅是一个收集零散消息的小作坊!
它必须尽快成长起来!
必须成为我在这乱世中,最锐利的眼睛,最灵敏的耳朵,最值得信赖的臂膀!
痛定思痛,我下定了决心。在徐州这片新的土地上,在当前这个相对有利的时机(刘备的支持、糜竺的资助、外部环境的暂时平静),我必须将玄镜台的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我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招募更多的人才,建立更严密的组织,运用更先进的方法(至少是这个时代能理解和实现的“先进”),将玄镜台,编织成一张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巨网!
立足徐州,织网江淮,监控天下,暗控先机!
这,将是我接下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也是我未来能否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并最终实现我心中抱负的关键所在!
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我心中的迷雾,却因为这次深刻的反思和决断,而变得清晰起来。未来的道路或许依旧充满荆棘,但至少,我找到了一条能够让我看得更远、走得更稳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