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光终于刺破洛阳上空的晨曦,将这座沉睡的都城缓缓唤醒时,我早已守在阁楼的窗口,手中的望筒紧紧贴着眼眶,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远处相国府的方向。
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几乎要蹦出来。我知道,决定性的一刻,即将来临。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缓缓流逝。街道上开始出现早起的行人,商铺也陆续打开了门板,一切看起来似乎与往常并无二致。
但这平静之下,却隐藏着足以颠覆乾坤的杀机。
终于,远处传来了一阵隐约的车马喧嚣声。
来了!
我立刻调整望筒的焦距,只见相国府那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一支庞大的仪仗队伍,如同移动的堡垒般,缓缓驶出。
当先开道的,是数百名身披重甲、手持长戟的凉州铁骑,他们面容彪悍,眼神凶狠,胯下的西凉马也显得异常神骏,散发着一股野蛮而强大的气息。
紧随其后的,便是那辆极其醒目、也极其僭越的——青盖金花大车!按照汉制,青盖车只有天子才能乘坐。
而董卓,这个权倾朝野、视礼法如无物的国贼,早已公然使用天子仪仗,其嚣张跋扈可见一斑。
此刻,那顶巨大的青色车盖,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如同一个巨大的、移动的靶子。
我看不清车内董卓的具体面容,但可以想象,他此刻或许正慵懒地斜倚在软塌上,接受着侍妾的喂食,或者正因为昨夜的纵欲而显得精神萎靡,对即将到来的杀身之祸,毫无察觉。
车驾的两侧,紧紧跟随着数百名董卓最精锐的亲随卫队——“虎贲”(或许是他自己组建的亲卫部队的称号)。
这些人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忠心耿耿,装备精良,是董卓最后的屏障。
而在车驾之后,则是大批随行的文武官员,其中不乏董卓的亲信党羽。整个队伍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威风凛凛,从相国府一路向着皇宫方向行进。
我仔细地观察着队伍的构成和沿途的动静,试图从中发现任何异常。
吕布的位置: 我很快就在队伍前方,靠近董卓车驾的位置,找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手持方天画戟、骑着赤兔马的吕布!
他依旧扮演着董卓最信任的侍卫长的角色,神情倨傲,目不斜视。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他今天的眼神,似乎比往常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和……杀气?
他是否真的下定了决心?他的内心,此刻又在经历着怎样的挣扎?
沿途的“平静”: 从相国府到皇宫的这段路程,出乎意料的“平静”。
街道两侧虽然有奉命“恭迎”的官员和被强令观看的百姓,但气氛压抑,鸦雀无声。没有遇到任何伏击,没有出现任何骚乱,甚至连那些平日里四处游弋、惹是生非的凉州散兵,今天也似乎都销声匿迹了。
这种“平静”,反而让我更加不安。
贾诩呢?
他难道真的对此一无所知?
还是说,这平静本身,就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他在等待什么?
关键人物的缺席?: 我努力在随行官员中寻找李儒的身影,但似乎并未看到。
李儒去哪了?
他难道没有随行?
这是否意味着他也察觉到了危险,提前脱身了?
或者,他另有任务?
李儒的缺席,同样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车队行进的速度不快,但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董卓生命的倒计时。我的手心已经满是汗水。石秀和其他玄镜台成员也都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阁楼内,只剩下我们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那顶招摇的青盖,出现在了我的望筒视野尽头——皇宫,北掖门!
那里,是预定的埋伏地点!
吕布和他挑选的勇士,此刻应该已经各就各位!黄琬、士孙瑞等内应,也应该已经控制了宫门!
青盖入瓮!
国贼董卓,这位权倾一时、荼毒天下的枭雄,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步步地,走进了为他精心准备的、由他最信任的义子亲手布下的死亡陷阱!
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成败,就在眼前!
我死死地盯着望筒,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接下来,就是那石破天惊的一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