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不变的人性可以称得上是时间流转中的永恒;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但人性的本质却从未改变。
古人的诗句,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真实。“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揭示了人心的深不可测;“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讽刺了嫌贫爱富的社会现象。
我们普通人,从小到大,应该大概率都是在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这些很本质的问题的情境下成长起来的,甚至于像宁致远这样来自偏远农村贫困家庭的人,父母那一辈都没有什么文化,更别提能在什么是人性的教育上提供什么指导和帮助了。
所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父母那一辈穷其一生,都不会发现人性本质的层面到底是什么,他们一生只是被人性驱使下的一生。
不过没事的,还好我们终究都会长大,都会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过,从小到大,我们接触最多的是人,其实让自己感觉最陌生的也是人。
可是,你真的能想到甚至明白,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人的本性所驱动的吗?从玄学的角度上看,人性,那是先天赋予的,不可能变,而且是永恒不变;因为性就是道,道生性,也统性;
道是‘以性统物’,而非‘以物统物’!
不要认为所谓的‘先天’高不可攀,人就在先天和后天之间运动,先天赋能以动,后天耗能以静。一天十二个时辰,有三个时辰属于纯先天,也就是子时前后一个半时辰,都是属于先天,这三个时辰,就是人体的赋能时,是受先天控制的。
所以天干十,地支十二。这个就有点玄了,我们不去讨论。
但很多生活上直观的感受我们是可以深入讨论一下的,比如我们很多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被人伤害?为什么自己总是会遭人欺骗?为什么自己总是会为情所困?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被人利用?为什么自己总是会遭人背叛?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被人玩弄?为什么自己总是会赚钱困难?
凡此种种,讨论下来就只有一个结论,而且是相同的结论,那就是因为你对人性无知。古往今来,人性学从来都是帝王将相从不外传的家传绝学,因为人性学是留给自己、传给子孙后代的生存智慧。
任何一个历史朝代,都有两套知识:一套是门外知识,一套是门内知识。门外知识教的是如何做一只更听话的羊,谓之‘愚民术’;门内知识教的是权谋、手段、人性谋略,谓之‘帝王术’。
帝皇和有钱人把门内知识留给自己和子孙学习,从不外露;而把门外知识浓妆粉饰供众生学习,广泛宣扬。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历史在更迭,不变的是历朝历代90%的‘人形羔羊’都如此被薅了羊毛。
如果没有大量的羊,狼吃什么?如果没有大量的穷人,有钱人吃什么?前面跟大家讲过的‘少二两’的故事大家还没忘记吧,这样的故事我相信只要你看过一次而且是真的看懂了,你就会终生难忘。
有钱人培养孩子,都会让他精通人性和权谋秘术;穷人培养孩子,只会天天报各种辅导班和学习技能。
结果就是,你的孩子舞蹈再好,也不过是搔首弄姿,供有钱人享乐。而你的孩子分数再高,也不过是所谓的‘996’、‘211’,好不容易通过努力考上了,在里面受富人权贵的白眼,毕业后找工作再为富人掏空身体。
《扫黑风暴》里,一个二十几岁的妙龄少女,自己的父母都被黑恶势力的老大杀掉了,而她却浑然不知,还被这个黑恶势力的老大包养了,天天在那里跳舞给黑老大看,还嗲声嗲气的说着‘我在床上等你啊,你快点来’;
甚至于到最后,因为一位有权有势的省级干部看上了她,她竟然心甘情愿的主动献身,就是为了报答这个黑老大平时对她的恩爱有加,她不愿意自己心爱的黑老大因为自己的原因得罪省级干部而闷闷不乐;
这就是普通人被人性的把玩,这种献身,可是跟历史上绿珠的刚正不阿的献身甚至献出生命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一个是被蒙在鼓里毫无自己主见的玩偶,一个是为了自己的主见可以牺牲一切的烈女。
绿珠,原名梁绿珠,乃中国西晋舞伎,为白州(今属广西)博白人,中国最早的木刻版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亦称 “四美图”,所绘刻的古代四位美女中,绿珠位列第二;
绿珠美艳且通歌舞,擅吹笛。西晋太康年间,渤海富翁石崇出公差,途经博白,惊羡绿珠美貌,以三斛明珠聘其为妾;其后,赵王司马伦掌权,其党羽孙秀垂涎绿珠倾国之色,向石崇索美,遭拒;孙秀于赵王司马伦面前加害石崇,强夺绿珠,绿珠遂坠楼自尽,而石崇亦被诛杀。
传说绿珠的绝艳姿容世间罕有,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生女称珠娘,生男谓珠儿,绿珠之名由此而来;亦有说法称,因石崇以珍珠购得她,故而名珠。
这里不禁要先说一段绿珠和石崇的唯美而浪漫的邂逅故事了。
晋武帝太康初年间一日,江边忽现众多士兵,戒备森严,在一群当朝官员簇拥下,一位便装却气质非凡的男子至江边,见村民正采珍珠。此男子三十余岁,面带神气,风姿绰约,实乃气宇轩昂,绝非平庸之辈;
这位贵宾姓石名崇字季伦,其天资聪颖,自幼博览群书,爱四处游历交友,亦精通歌舞、音律等,自有不凡气度。石崇因出身名门,加之学识渊博名声在外,很快升任城阳太守;其早在伐吴时,因功封安阳乡侯,不久后升任散骑常侍、侍中;
他能整日出入皇宫,与晋武帝朝夕相处,深得晋武帝信任与喜爱。当时年轻才俊中,石崇恐为最出众者;
石崇手捧蚌珠,凝神远眺,不时与簇拥的官员交谈。此时,一阵悠扬笛声似自天边飘来,石崇觉那笛声如清澈泉水直涌心田,仿若置身仙境,所见皆为绝美之景;
紧接着又见梅花似雪,一望无际,仿佛置身寒冬,而远处现一婀娜身影,立于梅树下笑语盈盈、含情脉脉;忽而笛音轻转,凄清之声悠悠传出,那女子舒展长袖,似随悠长笛声翩然消失;
待笛音终消,石崇如梦方醒,发现自己已目蕴泪花,使劲揉眼,方知为这有情有感之笛声所动。石崇循声远望,果真见一女子手持玉笛缓缓而来,这名令众人失神的女子正是绿珠。事后,石崇寻得绿珠父母,予其十斛明珠,终得绿珠,携其返京城;
石崇于音乐、歌舞的独特见解亦令绿珠惊叹不已。绿珠除擅吹笛外,尤擅跳《明君》《明君》乃汉人怜惜王昭君远嫁而为其所作之歌,后因避晋文帝讳,歌名改昭为明;
其后石崇又自制《明君歌》,并请专人教习,只为能与绿珠共奏。该词词意凄凉婉转,感人至深,亦显绿珠之才气。绿珠妩媚动人,善解人意,仿若天仙下凡,尤能曲意承欢,故而石崇于众多姬妾中,唯独对绿珠格外宠爱;
石崇有别馆于河南金谷涧,凡远行之人皆在此饯饮送别,故号 ‘金谷园’。园依地势高低筑台凿池,园内清溪萦绕,水声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遭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蜿蜒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郦道元《水经注》称其‘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 ;
园内筑百丈高的崇绮楼,可 ‘极目南天’,以解绿珠思乡之愁,内中装饰以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谓穷极奢华(在这里不得不说男人用情深处,就是每人要摘天上的星星恨不得都要马上摘下来,历史上的例证不胜枚举:从周幽王和褒姒的‘烽火戏诸侯’、到吴王夫差和西施的‘我不管什么美人计不美人计,我宁愿不要这个王,也要拥有你,与你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再到唐明皇和杨玉环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石崇与当时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 “金谷二十四友”。金谷园里养有一批歌妓,绿珠为众歌妓之首,每次宴客,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皆魂不守舍,因此绿珠美名传遍天下;
据《世说新语》等记载,石崇生活奢华至极,其家厕所修建得异常华丽,甚至备有各种香水、香膏供客人们如厕后洗手、抹脸。厕所门口有十余个女仆恭立侍候,这群女仆装扮炫目,身着锦绣,妆容艳丽,排着整齐队伍伺候客人上厕所;
客人如厕后,婢女便要客人脱下原穿衣物,伺候重新更衣后才让其离开,但凡在石崇家上厕所前所穿之衣,出来后便不能再穿,以致许多客人不好意思在他家如厕;
据说,当朝官员刘寮年轻时未做官,家境贫寒,无论骑马还是徒步外出,每至一处休息,从不麻烦拖累主人,连砍柴挑水皆亲力亲为;待其官居高位,仍保持勤俭朴素、低调做人之美德;
有一回,他去石崇家拜访,如厕时,见厕所竟有绛色蚊帐、垫子、褥子等极为讲究的陈设,另有婢女捧香袋于门后侍候,刘寮惊慌失措,赶紧退出,不好意思地笑着对石崇说:‘我不慎错进了你家内室’;不料石崇正色道:‘那只是个厕所’!刘寮脸色骤变道:‘我可无此福分’,遂改去别处普通厕所;
石崇所拥财产难以确切计数,府内气势恢宏的屋宇相连,后房数百姬妾皆身着精美无双的绫罗绸缎,佩戴璀璨金银首饰,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天下最美妙的丝竹音乐他皆听过,各种珍禽异兽皆入其厨房;
据《耕桑偶记》记载,晋武帝将外国进贡的珍贵火浣布制成衣衫,穿着去石崇处,岂料石崇故意着平常衣物,却令自家奴仆皆穿火浣衫迎接武帝,令武帝颇为尴尬;
更有甚者,石崇拥有美女数千,却选其中数十人,令其梳妆打扮完全相同,乍看之下,实难分辨,石崇还命人雕刻玉龙佩,制作金凤凰钗,日夜声色不断,称为 ‘恒舞’,每当他欲召幸某位姬妾,从不叫其姓名,只听其玉佩之声与观金凤凰钗之色,玉佩声小者站于前,钗色鲜艳者站于后,依此顺序依次而进;
伺候他的侍女每人皆口含不同香料,当其笑或说话时,香气飘出,四溢芬芳,石崇命人于象牙床上洒沉香屑,让所宠姬妾踩之,其中未留脚印者赏赐珍珠一百粒;若留脚印,则令其节制饮食,减轻体重以保苗条。因此石崇后院有段子云:‘你非细骨轻躯,怎能得这百粒珍珠’?
果然是‘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石崇的奢华生活,尤其是他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堪称古代豪富生活的极致展现。王恺,身为皇帝司马炎的舅舅,官拜右将军,自是位高权重,家财万贯。然而,他却与石崇较上了劲,两人竞相炫耀财富,展开了激烈的“斗富”大战;
在厨房里,王恺用麦芽糖刷锅洗碗以示奢侈,石崇则用蜡烛当柴烧火;王恺在四十里的路面上铺丝绸帷幕,石崇则将五十里道路围成锦绣长廊;王恺用花椒面和泥盖房子,石崇则用珍贵的赤石脂作为涂料……这样的比拼层出不穷,王恺在斗富中屡屡败下阵来,心中怨气冲天,誓要扳倒石崇;
而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赏赐给了他一株珊瑚树,高有二尺多,枝柯扶疏,是世间罕见的宝贝,无与伦比,王恺以为得到了天下至宝,满心欢喜地跑到石崇的金谷园进行炫耀;
没想到石崇嗤之以鼻,非常的不屑,漫不经心地拿起一个铁如意,没用几下就把这晋武帝赏赐的珍贵珊瑚敲得粉碎;王恺看到这一幕大惊失色,立马大声呵斥石崇说:‘你竟然打碎我的珍贵宝贝,你怎么这么妒忌,这么狠心呢’?
没想到石崇心平气和地说:‘你也不必紧张,我照样赔偿给你一个就是了’!
于是让仆人把家中所藏的珊瑚取出来摆列在桌子上,高三尺的就有六七株之多,而二尺左右的那就更多了,这下可是把王恺看得目瞪口呆,他随便抱了一株,怅然若失地离开了金谷园,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仅没了晋武帝赏赐的珍宝,还让石崇当面把自己好好地羞辱了一顿,颜面扫地。
古时候的豆粥是较难煮熟的,但是只要石崇想让客人喝豆粥时,随便吩咐一声,不用多长时间就能热腾腾地端来了。即使到了寒冬腊月时,石家的饭桌上依旧有绿油油的新鲜蔬菜,这在当时可是件大大的怪事;有次石崇与王恺一块出游,看谁能够先进洛阳城,石崇那看似不行的牛总是疾行若飞,迅速地超过王恺的牛车;
正是因为这三件事,让王恺恨恨不已,苦苦寻找报复石崇的机会,于是他用金钱去贿赂石崇的下人,问出了这三件事情的原因;
那个下人回答说:“豆很难煮熟的,都是先预备下加工成的熟豆粉末在那,等客人一到,先煮好白粥,最后再将豆末投放进去就成热气腾腾的豆粥了;而韭菜是先将韭菜根捣碎后掺在麦苗里,自然在冬天里依旧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了;至于这个牛看上去没什么体力,但是车总是跑得快,那是因为驾牛者的技术好,对牛不另加控制,让它撒开欢儿跑自然就是越跑越快了。”听到了这番解释之后,王恺是恍然大悟,立即就仿效着做,果然真的与石崇势均力敌了。
刘舆兄弟在年少的时候与王恺有些隔阂和矛盾,王恺假意让他们在王家留宿照顾,实际上是打算找机会把他们活埋了以报年少时的仇,但是石崇却与刘舆交情匪浅,在他听说了王恺要活埋刘舆兄弟二人的阴谋之后,也不管已经天黑夜深了,骑马飞速奔入了王恺家里,询问二刘的所在。
王恺自知理亏,又在石崇的追问下没话可说了,只好交出了刘舆兄弟二人,石崇亲自将刘舆兄弟救了出来,一起坐车离开,在车上石崇关心的对刘舆说:“年轻人,怎么就轻易地相信别人又在别人家里留宿呢?”刘舆对于这次的救命之恩十分感激。
一天,石崇一边陪着一位来宾饮酒作乐,一边看绿珠翩翩起舞好不潇洒自在,但是这位贵客看到绿珠,被绿珠深深地吸引住了,石崇上来几次劝酒他都心不在焉,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石崇心里暗暗笑着,大手一挥,音乐立马停止,而绿珠也退了下去。直到这个时候贵客终于转过神来,十分惋惜;
这时石崇突然心血来潮,当即宣布说:“以后我石崇宴请各位来宾,除了让美女们上来翩翩起舞来给大家助助酒兴,还会分别让她们给大家劝酒。如果被劝酒的宾客不喝或者不是一饮而尽,那肯定就是这些劝酒的人怠慢了客人,我就要把劝酒的美女拉出去砍头,因为她犯了怠慢不敬之罪。”这道命令一下,绿珠缓缓走了上来,玉手轻轻地扶着酒壶,对着那位贵客莞尔一笑;
等到酒杯倒满酒了之后,双手捧着毕恭毕敬地呈上酒杯,这位贵客早已经被其美貌勾得魂飞魄散,接过绿珠敬的酒不假思索一饮而尽,连连称赞说:“佳人所敬美酒,醇香无比。”石崇由此感觉十分得意。
但当贵客走了之后,绿珠暗自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石崇自然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于是好言相劝道:“你已经是我石崇这一辈子的红颜知己,今天我是看他被你迷得神魂颠倒,几次劝酒他都心不在焉不理睬我,所以我才故意跟他开了这个玩笑。”
绿珠说道:“我自己知道自己身份卑微,但我不是为自己而流泪,只是担心你以后会滥杀无辜,还请大人将玩笑收回,不要再开这种玩笑了。”
有一次王导(后官至丞相)、王敦(当朝驸马,后官至大将军)和石崇三人一起在金谷园里喝酒,石崇十分开心地说:“我前些天刚给下人立下了这样的规矩。如果她们劝酒而客人不喝,就要推出去砍头。”而这个王导的酒量不高,仅仅是几杯美酒下肚,就感觉到天旋地转,因此脸色有些难看。但敬酒的美人已经是泪如泉涌,煞是可怜!王导十分不忍心看着她被杀,被劝酒也就只好都喝了,终于喝得酩酊大醉。
但是王敦却根本不相信石崇的话,他冷眼相看,一心就想瞧个究竟:“你叫美人劝我酒我就是不喝,看你石崇到底玩什么把戏?”于是,有美人上来劝酒,王敦丝毫不理,石崇不动声色地大手一招,两名家丁便架起那可怜的美人向外拖去,不一会儿,两个家丁就把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端了上来;
然而王敦还是不为所动,石崇恼羞成怒,接连杀了三个劝酒的美人,王敦虽是率兵打仗的将军,惨烈血腥的场面自然是见过不少,但这个时候也不禁心软和后悔起来;
从这以后,每个同石崇喝酒的人,聪明的都装作酒力不支,直接趴在酒桌上沉睡不醒,而那些不知道变通的人,只能是一杯接一杯直到烂醉如泥,石崇每每看到这种场景都会感到十分快意。
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他为逢迎贾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深为时人不齿,待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当时赵王司马伦专权,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与司马伦有仇;
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过去因石崇有权有势,他对绿珠是可望可恋而不可及,现在石崇一被免职,他明目张胆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那时石崇正在金谷园登凉台、临清水,与群妾饮宴,吹弹歌舞,极尽人间之乐,忽见孙秀差人来要索取美人,石崇将其婢妾数十人叫出让使者挑选;
这些婢妾都散发着兰麝的香气,穿着绚丽的锦绣,石崇说:“随便选。”使者说:“这些婢妾个个都艳绝无双,但小人受命索取绿珠,不知道哪一个是?”
石崇勃然大怒:“绿珠是我所爱,那是做不到的。”使者说:“君侯博古通今,还请三思。”其实是暗示石崇今非昔比,应审时度势,石崇坚持不给,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诛石崇。
赵王司马伦知道此事之后立马派兵捉拿石崇,石崇末路之时,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转身从楼上跳下,坠落而死,石崇想救却是来不及了。
最终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临死前他说:“这些人,还不是为了贪我的钱财!”押他的人说:“你既知道人为财死,为什么不早些把家财散了,做点好事?”
石崇的死,其实祸根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早在当年,石崇在荆州当官,为了发财,派人杀死过路客商,后来他在举办的宴会上无缘无故地斩杀劝酒美人;
古语说得好:“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石崇动不动就杀人,甚至以杀人为乐,多行不义必自毙,石崇的死可谓自食其果。
只不过,石崇的死恰好也凸显了绿珠的刚烈,虽然她的刚烈没有得到石崇对等的回应,也是一种错付,但是,绿珠为了自己的主见而毫不犹豫的甚至是牺牲来保全,无不让人扼腕痛惜。
多年之后,写下了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唐代着名诗人杜牧,路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咏春吊古之作《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内心想到的依然是绿珠的刚正不阿。
接着说回人性。从古至今,有一条颠扑不灭的铁律,那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通人性者的世界;权和钱都会变化,唯独人性不变,亘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