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托卡列夫他们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四处出击、收获颇丰。
原本革命军在战后由于人数锐减的关系并没有多少上城区的地盘。
而在跟新市议会把矛盾公开化之后则更是主动放弃了对上城区的部分控制,只保留了跟下城区相连的中央大区。
失去了这部分城区的控制也就意味着革命军失去了收入的来源。
不管是税收还是抄家相对完好的上城区都要比已经被打烂了的下城区更好。
所以基于这样一个操蛋的现实,托卡列夫他们连队打击黑恶势力的收入竟然就成了革命军这段时间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咱们这只要肯劳动吃饭不要钱,但也不代表根本不花钱。”
在深夜的食堂里,托卡列夫连长在跟刚进来的新兵们科普着革命军这边的规矩。
“咱们吃饭的倒是管不了这么多,张口吃就行,但叶格林老大他们要考虑的就多了。”
“听说南边能劫的吸血鬼庄园早就劫完了,剩下的粮食缺口就只能找老乡们和外地的商人去买。”
“即便老乡们很多都愿意免费提供,但那都是他们活命的口粮啊,咱拿了也不能一点钱都不给吧?”
手里拿着筷子,尽管动作有些生疏,但是托卡列夫脸上却带着些小骄傲的表情。
他们这些从雷曼沼泽游击队出来的老兵们各个都喜欢模仿叶格林。
不管是他的战斗风格、日常行为、口味喜好,还是这用筷子的习惯,游击队的人都喜欢跟着去模仿。
托卡列夫也是这样。
叶格林那些长篇阔论的话他学得个一知半解,战斗方式学了个七七八八,反倒是这用筷子的手法给学了个九成八。
而且叶格林那习惯用着筷子指点江山的小动作也给学了个惟妙惟肖。
“就像叶格林说的,咱们是一支有理想的队伍,不是像旧军队那样是花钱雇咱来给某某人卖命的。”
“咱们的队伍没有工资这个说法,但是除了不发钱,其他的样样都给你们保证全喽。”
这些说辞在新兵入伍的时候,宣传人员就已经说过一次了,但是托卡列夫作为连长也有义务再说一次。
从雷曼沼泽游击队开始,叶格林就在打造一支从未有过的军队。
这不仅体现在全新的战术理念上,更是体现在了全新的军队建设当中。
游击队从创立之初就严格遵守志愿征兵的原则。
成为游击队战士后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在一开始就毫不掩饰地说全了,但同样的这项事业的根本目的、这项事业的伟大之处也全都一个不少地说清楚了。
可能在外人看来从来不发军饷的游击队是一支匪夷所思的队伍,但其实没有军饷反而只是游击队战士面对的众多问题当中的一个。
大家都是抱着打倒吸血鬼、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进来的,本就准备豁出了这条命又何谈什么个人利益呢?
更何况除了没有工资,战士们其他方面的顾虑游击队全都给包办解决了。
有家庭的会在分地的时候酌情分好一些的,每年要缴纳的粮食也会降低两成,伴侣没有工作的还会优先安排。
这也是叶格林为什么一定要把根据地放在广袤农村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城市里上述的保障很难完成不说,成本也会非常高昂。
“再说了,大家想想看那些个去给帝国军当兵的人都是奔了啥啊?”
“不会真是什么圣血帝国的荣光吧?”
“他们吸血鬼的荣光管咱们这些苦哈哈什么事,大家说是不是啊?”
“哈哈哈,连长说的对!”
托卡列夫话糙理不糙,半个月带着队伍四处出击的经历也让他逐渐适应了连长这个位置。
虽然说有时候嘴巴上那个匪里匪气的问题依然存在,但一个革命军连长的责任却已经做到了。
没有因为官职的升迁而自视甚高,托卡列夫与很多老前辈一样在叶格林的教导下继续选择了与普通战士为伍。
“我记得咱们连里面有几位小同志不就是从帝国军那过来的吗?”
“菲拉托夫你来跟大家讲讲你为啥子去帝国军那混饭吃的啊?”
一位金色短发的年轻人腼腆地站了起来,他不好意思地看着周围的人们,声音细声细气地说道:
“我舅舅是城卫军的,他死了我妈我爸就花钱让我顶了舅舅的位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但我选择听爸爸妈妈的。”
菲拉托夫回答的最后部分让大伙儿不由地哄笑了起来,托卡列夫及时制止住了。
“安静,笑什么笑!”
“菲拉托夫听自己爹妈的有什么错,他们老两口可是花钱了的,他有本事不听一个试试?”
托卡列夫一句话让大伙儿更乐呵了,但也成功把菲拉托夫从尴尬中拯救了出来。
“那么卡亚帕你呢?”
棕色头发有着雀斑的小伙子也被托卡列夫点名了,比起菲拉托夫这个新兵就要性格开朗许多了。
他完全不介意自己之前的经历,大大方方地说道:
“报告连长,我是听说当兵可以吃饱饭就过去的。”
“那进去后吃饱没有啊?”
“回连长打仗时饭吃饱了,没打仗棍子吃饱了!”
卡亚帕的回答再度给大家伙带来了丰富的笑料,就连他自己也在笑着。
作为革命军的俘虏,卡亚帕和很多原帝国军的战士们一样,在投降后都恐惧着革命军对他们的报复。
即便不谈大家之前的立场,就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卡亚帕自己也清楚他是绝对逃不掉被清算的命运的。
但是这一次的革命军却不同!
不仅没有去清算他们这些大头兵们,还按照他们自己人的标准给俘虏们提供伙食和住宿。
俘虏这边的伤员也一视同仁的照顾了起来。
唯一可能算得上对他们的惩罚,也就是给了点工具让他们自己修缮去俘虏营地。
老实说到了这一步的时候,俘虏们就可以想着逃跑了,而混在队伍里的一些军官们就是这样打算的。
不过还没等他们计划的实施就被卡亚帕这些大头兵们给告发了。
因为早在他们进俘虏营地的时候革命军这边就已经说清楚了。
只要他们这些前帝国军们帮忙完成俘虏营地那一片街区的重建任务就可以休息了,在背会了革命军俘虏政策后就可以放他们离开。
生怕他们不识字,革命军每天还派人来宣讲。
很快俘虏营地里第一个有资格离开的人就出现了。
革命军不仅如约放走了这人,还给了他走一笔20卢比的钱,说是回家的路费。
这笔钱相当于普通城市家庭将近半年的开销,而且革命军还承诺如果俘虏政策背诵的时候一点问题都不出还能再领2卢比。
一时间俘虏营地里背诵声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而菲拉托夫和卡亚帕也是在那个时候产生了想要加入革命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