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势逐渐大了起来,狐狸洞不是很大,白色的浓烟很快从洞口的缝隙里蔓延出来。
董华担心董明一个人搞不定,在洞口外观察片刻,发现没有异样后便赶回去帮忙。
此时,白色的浓烟已经从洞口的另一端蔓延到了这头的主洞口,董明被呛得直流眼泪。
“咳咳……呛死我了,小华,怎么狐狸还不来?这招真的管用吗?”
“等等看看。”
董华过去帮忙固定着笼子,同时稍微探头着头进去观察着洞里的动向。
可十分钟过去了,洞里还是静悄悄的。
难道这招没用?
董华暗自琢磨着,又等待了十分钟。
白烟没有先前浓烈了,应该是另一个洞口的火势小下来了。
天已经逐渐暗下来了,再过一两个小时就要天黑了。
两人又在洞口等了一个小时,直到天完全黑下来,董华立即返回另一个洞口,捡了许多枯树枝树叶等,往上面倒了整整半瓶烧火煤油后,添足了柴火后,才再次用石头把洞口封死。
这下狐狸们总能熏出来了吧?
他回到董明这边,盯着那口大笼子看了许久,决定把笼子换成方才新买的渔网。
狐狸生性狡猾,应该这口大笼子太显眼了。
两人一人牵住两个角,静待狐狸上钩。
又过了十多分钟,洞里的狐狸像是终于沉不住气了一般,一个接一个地从里头逃窜出来。
一共有六七只狐狸,每一只都是钱啊。
许是天黑的缘故,这几只狐狸在慌忙逃命中毫不例外都落入了董华布下的“天罗地网”当中。
“就是现在,收网!”
董华一声令下,对面的董明赶紧配合着把网收了起来。
霎时间,六七只狐狸同时在渔网里疯狂且不安地扭动着是身体,发出诡异的叫喊声,一双双眼睛里散发着幽光。
狐狸数量众多,董华和董明差点控制不住,防止他们逃脱,他们赶忙把渔网的口子扎紧。
尽管已经足够小心,董华的手背仍是不可避免被狐狸挠出血了。
“这该死的畜生!”
董明暗骂一句,急忙从斜挎包里拿出手电筒照了过去,入目是血淋淋的一片,好几道深深的抓痕,鲜血不断往外渗着。
在手电筒的照耀下显得有几分可怖。
一心求生的狐狸显然是下了死手!
“小华!你怎么样了?快点止血!”
董华咬着牙,绑好渔网口子上的绳子,眼见狐狸们没办法逃脱,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就在他们放松之际,忽然一股浓烈且怪异的臭味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直冲天灵盖。
董明紧紧捂住口鼻,皱着眉头骂道:“妈的,什么臭味!我快受不了了!”
“这是狐狸散发出来的臭味。”
相较于董明激烈的反应,董华要显得淡定许多。
他捏住鼻子,淡定地解释道:“狐狸的屁股上有一对臭腺,当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散发这种臭味自卫。”
董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懂得可真多啊,我这个当哥的是打心眼里佩服你。”
“快点,把伤口处理一下。”
渔网里困住的狐狸还在不停挣扎着,时不时发出低鸣。
董华担心它们的叫声会把山上别的动物招引过来,尤其是山上的那头山猪,当下从包里拿出消毒水先给伤口简单消毒止血,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好了,我先简单处理一下,咱们赶紧下山吧,天都黑透了,爹妈他们该着急了。”
“而且这些狐狸的叫声还有可能会比其他动物吸引来,这里不能久留。”
“成,先下山再说!实在不行一会儿我带着你到咱们村里的村医家里,让她帮你瞅瞅。”
董华点点头,赶忙把各自的挎包背上,然后把狐狸们连同渔网一起装到笼子里。
天太黑,周围没有一丝光亮,董华和董明拿出事先买好的头戴式强关灯戴在脑门上,一起扛着笼子慢慢下山。
山谷里,时不时有不知名动物发出叫声,山路本就泥泞不平,加上又是夜晚,十分难走,他们好几次都摔了,就像是从泥潭里打过滚一样。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忽然,远处有一束手电光照了过来。
“老大!老二!是你们吗?”
董大成担忧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
董华浑身一僵,不敢相信自己竟在这里听到了董大成的声音
“是爸!他、他来找咱们了!”
董明扯着嗓子回应:“爹!是我们!你怎么上山来了?你就站那别动,我们马上就过来了!”
董大成大声回道:“成!我就在这儿等你们!”
父子二人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着,董华心中莫名多了一丝担忧,下意识加快脚步。
这边,董大成望着不远处的灯光,悬在半空的心终于在这一刻落地。
天一黑,见两个儿子迟迟没有回来,王笑萍就着急地催着自己来找他们。
想起虎头山的传言,他也是担心得不行,火急火燎借了隔壁家的二八杠,带上把锄头就往虎头山赶。
在南门村生活了那么多年,他也是第一次在夜晚山上。
听着山里各种动物的叫喊声,他心里其实也瘆得慌。
就在董大成在等待董明和董华的时候,旁边不远处的灌木丛里忽然传来动静。
他警惕地拿起手电筒照了过去,动静又消失了。
他稍稍放心不少。
就在这时,忽然一头体型巨大的动物朝他冲撞过来。
董大成避开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灌木丛里,那动物狂叫一声,又迅速朝他奔来。
说时迟,那时快——
“爸!快把手电关了!”
董华的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