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杨骏与李穆一行人刚从着孝道街走出,转身就要步入熙熙攘攘的市井之外,未曾想,苏娃儿已悄然伫立于不远处,本来一副生人勿近的神色,在看到杨骏出现后,立即浮现出一丝喜色,不过转瞬即逝……
她的身影,在月光暮色的拉扯下,拉出一道悠长而温婉的轮廓,为这平凡的街角添上了一抹不寻常的色彩。
跟在杨骏身旁的李穆,瞬间便捕捉到了苏娃儿那微妙的心思,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淡笑。随后,他轻轻拍了拍身旁铁柱等人的肩膀,语调轻松地说道:“诸位,明府大人等下身上还有要事,咱们便先行告退了。”
众人闻听李穆的话后,虽心中略有疑惑,却仍纷纷抱拳行礼,旋即转身,步履匆匆地离去。唯铁柱一人,依旧如影随形地伴在杨骏身旁,浑然未觉李穆频频投来的暗示眼神……
见此情形,李穆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亲自下场,轻轻执起铁柱的手臂,引领着他缓缓离去,同时压低声音,责备中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铁柱啊,你咋如此不解风情?瞧瞧,苏姑娘正盼着与明府大人独处呢,你这般固执,岂不是坏了人家的好事?”
铁柱一头雾水的抓耳挠腮道:“李大人,你刚才啥时候提醒我了,我咋都没看到,再说了,不是你们说的,我要寸步不离的跟着大人,保护大人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当苏姑娘与大人独处之时,你仍立在近旁,浑然不解那风月之情,简直就如同一块不知趣的愣木头。咱们还是速速离去,莫要搅扰了大人今晚的良辰美景!”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小,杨骏望着李穆等人离去的背影,脸上微微一热,佯装镇定地整了整衣衫。苏娃儿见众人走远,莲步轻移,缓缓走到杨骏身前,垂首轻声道:“好巧啊,明府大人,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你!”
杨骏瞧着苏娃儿那故作镇定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笑意,面上却一本正经地回应道:“确实巧,苏姑娘这是刚忙完事务?这么晚还在外头。”
苏娃儿微微颔首,抬眸偷偷看了杨骏一眼,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一抹娇羞的红晕,轻声道:“嗯,处理了些家中琐事,耽搁了时辰,没想到出门便遇上大人了。”
杨骏下意识地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周围行人渐少,只剩他们二人静静伫立在街角。气氛一时有些微妙,为了打破这略显尴尬的宁静,杨骏开口道:“今日乃是清丰的盂兰盆会节,听说县城内的人都在附近的河边摆放河灯,想来那里也别有一番景致,苏姑娘可有兴致一同走走?”
苏娃儿听闻,心中自是暗喜不已,忙不迭点头应允:“大人相邀,苏儿自是乐意。”
两人并肩沿着街道缓缓前行,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偶尔有微风拂过,撩动苏娃儿鬓边的发丝,她不经意间抬手捋发的动作,在杨骏眼中满是温婉。
继续再往着前面走,河边的清风吹来带着丝丝的凉意,苏娃儿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杨骏,犹豫片刻后说道:“大人,这些日子听闻你为城中诸事奔波操劳,苏儿……心中实在钦佩。”
杨骏不由的浅然一笑道:“苏姑娘这话,客气的倒像是我们头一次见面一般!”
被杨骏不经意间掀开了尘封的记忆,苏娃儿心中原本紧绷的那根弦,莫名地松弛了许多。她嘴角轻扬,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当时相州那段时光,大人您一词成名,声名鹊起。如今,不过短短数月,您已肩负起一县黎民福祉的重任。现在想来,短短数月光景,世事变迁之大,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杨骏的心被她那番诚挚的话语轻轻拨动,眼神不由自主地柔和了几分,叹道:“唉,世事难料,谁又能全然料定呢?只不过,如果我说我就是随波逐流,今日之局,实非我之初衷所愿,苏姑娘是否会觉我字字句句间,皆无半点真心可觅?”
苏娃儿微微摇头,认真道:“在我眼中,大人还是那个做麻将、酸梅汤的那个……杨家三郎,只不过,如今城中的百姓已与大人息息相关,他们心中满是对大人的钦佩与颂扬。诸多事务,皆因大人而井然有序。”
两人边说边漫步至河边,只见河面之上,盏盏河灯星星点点,仿若银河落入人间,如梦似幻。灯光映在河水中,随着波光摇曳闪烁,与岸边的垂柳、远处的楼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杨骏望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开口道:“苏姑娘,你看这河灯,承载着众人的心愿与期许,在这悠悠河水中飘荡,不知最终会去向何方。”
苏娃儿随着他的视线轻轻望去,若有所思一番后这才细语呢喃:“或许,这些河灯正承载着人们心底的美好祈愿,悠悠然飘向天际尽头,为这尘世间带来更多的祥和与安宁。就如同大人您对清丰县所做的一切,亦会如同这盏盏河灯,照亮百姓前行的道路。”
杨骏闻言,心中不由自主地漾起一股温柔的暖意,正欲开口回应这份微妙的情感波动,却见苏娃儿忽地蹲下身来,纤指轻扬,在水面上勾勒出一圈圈细腻的涟漪。这一幕,宛如静谧画卷中不经意间洒落的一抹灵动。见状,杨骏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便立即几步走到身旁的小贩处……
“这位郎君好眼力,这盏河灯上所汇的是目连救母图,可是我这里售卖最好的河灯了!”
杨骏浅笑一声从着怀中取出铜钱递给小贩,然后便接过河灯便奔向河边的苏娃儿,她小心翼翼地将河灯放入水中,双手合十,闭上双眼,默默祈祷。杨骏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苏娃儿虔诚的模样,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宛如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纱,更添几分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