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家中用人的挑选可有讲究,柳杏儿和柳福川姐弟秉持着选顺眼之人而非怜悯的原则,一口气挑了二十来个。柳杏儿告知牙人,等自家都头回来再定人选,便准备回去。之后,她又向牙人打听宅院,想买一座三进且最好带铺面的,若没有,单独一两间能住人的铺面也行。原来王府赏赐丰厚,都头打算把用不上的东西卖了换钱置产。牙人心里清楚,王府给回春堂赏赐不少,顾太医都有两千两银子,陈都头说不定也有份。
钱庄有一批特殊房产要售卖,竟是犯了事的杜家产业。杜老爷先前将自家生意、房产、田产全抵押给钱庄,借了二十万两银子。柳福川听闻此事,满心抵触,毕竟他对杜家厌恶至极。杜秀才骗婚,本说娶柳家姐姐,结果柳桃上花轿后才知是纳妾。好在姐夫及时带走姐姐,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杜家倒霉,柳福川觉得他家东西都晦气。可柳杏儿却笑道:“人晦气,但东西不晦气,人有罪,但东西无罪!”还以皇宫为例,新皇帝不嫌末代皇帝晦气,仍住皇宫。
皇帝赐给高官的宅邸,不少竟是抄家所得,可见价值够高就没人嫌晦气。这不,牙人满脸堆笑,带着柳杏儿去看房看铺。带铺子的宅子小,纯住宅的宽敞舒适,柳杏儿思量自家人口,相中一处三进别院和两间带住宅的铺子,巧的是,都属杜家产业。牙人开价,柳杏儿觉得合理,却打算等陈虎回来再定。陈虎带着顾太医和余半仙归来,余半仙一听柳杏儿要买人买房,立刻拍胸脯要帮忙看面相、瞧风水,还豪爽表示不要报酬,只要美食。
神秘老先生断言柳桃母女将死于非命,话音刚落,柳桃母女竟离奇失踪,给平静的生活蒙上一层诡异阴影。这边,柳杏儿吩咐柳福川前往牙行,牙人很快带来一群人。余半仙深知柳杏儿所需,目光如炬,在人群中仔细打量,精挑细选出一房四口,又单独挑出一个小子。陈虎利落结账后,姜氏赶忙安排众人洗漱,找干净旧衣给他们换上。
柳杏儿,带着神秘的余半仙,让牙人领着重新审视符合条件的铺子与宅子。令人惊讶的是,余半仙挑中的,竟和柳杏儿自己早前相中的一模一样。一番讲价后,财大气粗的陈虎掏出白花花的现银,果断买下两处产业,房契直接写在柳杏儿名下,还拿去衙门盖章存档。柳杏儿拿着钥匙和契约,恍惚间竟成了有产人士,满心欢喜地要给大家做好吃的。回到铺子却发现姜水生和姜木生不在,才想起他们去看姥爷了。这时陈虎贴心安排,姜氏感激不已,而柳杏儿兴奋地向姜氏展示地契……
柳杏儿风风火火带着一群人,准备前往新宅子。她先是打算去车行买马车,之后又要带母亲去看房子。同行的余半仙却暗自叫苦,因为柳娘子忙着这些事,他心心念念的好吃的怕是没着落了。众人来到的这处宅子可不一般,原是杜家的,虽被抄家,却只是能搬走的物件被清空,房子保养得很好,雕梁画栋、青砖雕花,抄手游廊边还有假山花草。姜氏一进门就忍不住感叹,甚至有人打趣这地儿用来种菜都吃不完。
走进这座三进的宅子,大院套着小院,规模远超姜氏的想象,更别提还有个不小的花园。柳杏儿笑着提议种菜,姜氏却又觉得扒拉花草可惜。一番商量后,母女俩兴致勃勃地在花园里寻觅种菜之地,一圈下来,姜氏选好了几块。她越想越美,憧憬着开春种上各种果树,凉亭边再栽几棵葡萄。正美滋滋规划时,姜氏突然停住,抓着柳杏儿胳膊,严肃问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这么好的日子,真像梦一样!柳杏儿坚定回应,还提及儿子柳福川若考上功名能给她挣诰命,柳福川也拍着胸脯保证。。
姜氏眼眶中溢出的泪水,是幸福满溢的见证。只见她紧紧将柳杏儿与福川搂入怀中,笑声爽朗,连声道:“好好好!娘盼着那一天呐!”那笑容里藏着无尽温柔与欣慰。在漫长岁月里,她历经无数苦难,可此刻,望着眼前这一双乖巧的儿女,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陈虎默默跟在众人身后,此刻悄然退去,把空间留给娘儿仨。转身他就忙着安排下人住处与活儿计,先让他们打扫院子。接着马不停蹄奔向木匠铺子,购置现成桌椅板凳,心想绝不能让媳妇多操心,不喜欢大不了给下人用。又跑去当铺买便宜床铺送去下人房,还得操心锅碗瓢盆,毕竟崔知义抄家太彻底,灶房啥都没留下。随着物品陆续送来,姜氏和柳杏儿忙着安置。住房分配也有了定数,众人各选院子,却都完美避开大宅最好最大的,尤其是余半仙,选了离灶房最近的,理由竟是风水好做客院。
柳杏儿和陈虎即将成亲,却因住所问题忙碌不停。余半仙算出搬家入宅的日子在成亲之后,这期间他们只能在外凑合饮食。而此时,陈虎派去武安县的人带回消息,老太爷决心让一家人回姜家山退族,这消息让柳福川兴奋,姜氏落泪。夜晚,柳杏儿在陈虎幽怨目光下要与姜氏同睡,陈虎满心不愿却只能眼巴巴看着姜氏答应。在对门屋里,熄灯后的母女俩窝在床上,柳杏儿抛出一个问题:“娘,剑南王危机解除,您希望姥爷出族吗?”姜氏陷入沉思……
很多地方的姑娘都对姜家山的姑娘心生羡慕,然而,嫁人后的滋味只有她们自己清楚。多少人默默咽下生活的苦,又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熬不下去。姜氏就深受其害,她直言再不想与姜家山有任何瓜葛,甚至姥姥都拜佛求神,不愿再有女娃降临自家,就怕她们长大后嫁人遭罪。柳杏儿感同身受,决定和姜氏早早出发,劝姥爷别再动摇,坚决出族。柳杏儿还问出族后姜氏打算,姜氏果断表示一定要和离,不为自己,也为了一双儿女,毕竟柳二顺从未将妻儿放在心上 。
在那个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家中顶梁柱竟抛出这般论调:“你们都是我的妻子儿女,就该体谅我,我如此不易,实在没办法!”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句斩钉截铁的“和离,必须和离!”究竟是怎样的矛盾与委屈,才让这个家走到这般田地?一旁的柳杏儿,心疼地搂住姜氏,小脸蹭着她的胳膊,语气软糯:“娘,你做什么样的决定我都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