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0日,凌晨4点17分,武汉钢铁交易所
暴雨敲打着期货交易所的玻璃穹顶,谢一扬的皮鞋踏过积水倒映的电子屏,红绿交错的K线图在他眼底扭曲成贪婪的蛇。张铁柱的机械臂划过最新行情报表,钢铁主力合约的数字在暴雨声中疯狂跳动。
“老板,武钢库存数据已经植入系统。“张铁柱的机械眼泛着红光,“交易所数据库显示铁矿库存仅剩三万吨,是实际储量的二十分之一。“
谢一扬指尖轻叩交易终端,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条加粗快讯:《澳洲飓风致铁矿石出口中断!》。这则他两小时前通过香港壳公司发布的假新闻,此刻正以新华社通稿的形式在各大交易所流转。
“让《冶金日报》的记者准备好专访。“谢一扬扯松领带,“标题就叫《警惕钢铁行业原料断供危机》。“
第一节:谣言点燃的导火索
上午9点整,开盘钟声敲响。
交易大厅瞬间沸腾,钢铁合约价格如同火箭般蹿升。穿红马甲的操盘手们疯狂挥舞手臂,报价声此起彼伏。谢一扬站在二楼VIp包厢,俯瞰着这场由他导演的狂欢。
“涨停了!“交易所主任王志强撞开包厢门,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谢总,主力合约五分钟内涨幅超6%,系统触发熔断机制!“
谢一扬慢条斯理地翻开文件夹,露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红头信笺:“王主任,这是国家计委的调研函。考虑到战略物资安全,建议贵所暂缓释放调控库存。“
王志强的手指在信笺上摩挲,突然在纸张边缘摸到细微的凹凸——那是扬帆集团水印在强光下才会显现的防伪标记。他抬头对上谢一扬冰冷的眼神,喉结滚动着咽下了到嘴边的质疑。
“熔断解除后继续交易。“谢一扬将卫星电话推到对方面前,“当然,您也可以现在就打电话向北京核实。“
窗外暴雨更急,雨滴在玻璃上炸开成狰狞的水花。
第二节:资本巨鳄的饕餮盛宴
下午3点,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
二十三家钢厂负责人挤在会议室里,盯着屏幕上突破历史高位的期货价格。沙钢集团董事长周鸿祎的茶杯在掌心炸裂,滚烫的茶水混着鲜血滴在报价单上。
“必须立即平仓!“他嘶吼着扯开领带,“这个价格根本是泡沫!“
谢一扬的助理适时推门而入:“各位老总,谢总愿意提供场外期权对冲服务。“大屏幕上突然亮出合约条款:只需支付10%保证金,即可锁定当前价格三个月。
穿深蓝西装的律师补充道:“根据补充条款,若三个月后现货价格低于合约价,扬帆集团有权以市价80%收购等值设备抵债。“
会议室死一般寂静。武汉钢铁厂副厂长刘建国突然掀翻茶几:“这是趁火打劫!你们扬帆早就......“
他的话被破门而入的张铁柱打断。机械臂投影出实时行情:伦敦金属交易所钢铁期货跟涨7%,澳洲必和必拓集团宣布“不可抗力“暂停履约。
“各位有十分钟考虑。“谢一扬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来,“顺便提醒,人民银行刚下发《关于严控钢铁行业信贷风险的通知》。“
第三节:血色爆仓的收割时刻
1992年1月5日,上午10点15分。
钢铁期货价格在触及历史高点后突然雪崩。交易所大屏上,代表库存数据的柱状图像变魔术般暴增二十倍,澳洲矿业巨头发布声明称飓风影响被严重夸大。
“平仓!立即平仓!“周鸿祎对着电话咆哮,却只听到忙音——所有期货公司的出金通道同时瘫痪。
沙钢集团的交易员瘫坐在电脑前,爆仓预警的红光映着他惨白的脸。屏幕上最后闪现的是谢一扬通过离岸账户抛售的十万手空单,精准砸穿了所有支撑位。
同一时刻,扬帆集团法务部同时向二十三家钢厂发出律师函,要求行使设备收购权。武汉中院的查封令比快递员更早抵达工厂大门,贴着封条的炼钢设备在雪地里泛着冷光。
第四节:庆功宴上的血色筹码
深夜11点,扬帆大厦顶层。
香槟塔映照着谢一扬手中那份《中国冶金报》,头版标题赫然是《盲目投机酿苦果,专家呼吁理性经营》。张铁柱的机械眼扫过财务报表:“老板,本次净赚9.7亿,收购设备估值23亿。“
“周厂长怎么样了?“谢一扬晃动着酒杯。
“今晨在办公室自缢。“张铁柱调出监控画面,“他儿子刚才去了纪委。“
谢一扬轻笑,从西装内袋取出信封递给助理:“把这份'沙钢集团偷税证据'送给新上任的厂长。“他看向窗外,雪片正落在新收购的炼钢设备上,“年轻人总要学会审时度势。“
宴会厅大门突然被撞开,浑身是血的刘建国持枪闯入:“谢一扬!你不得好死!“
枪响的瞬间,张铁柱的机械臂闪过一道冷光。子弹穿透香槟塔,水晶杯炸裂的脆响中,刘建国的尸体栽倒在猩红的地毯上。
“收拾干净。“谢一扬整了整袖口,“明天还要见央行领导,讨论钢铁行业......“他的皮鞋踩过蔓延的血迹,“去产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