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30日凌晨3点17分,武汉钢铁厂第七分厂。
李卫国蹲在三号高炉底部,手中的测厚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再次确认仪表上的数字——炉壁厚度只剩12毫米,远低于安全标准的25毫米。
“王主任,必须立即停炉检修!“李卫国冲进值班室,将检测报告拍在桌上,“炉壁已经薄得像纸一样,随时可能——“
“闭嘴!“生产主任王德发一把揪住他的领子,酒气喷在他脸上,“谢总说了,这批特种钢必须按时交货,耽误了军品订单,你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李卫国挣开他的手,指着窗外火光冲天的三号高炉:“你看看压力表!安全阀上周就被拆了,现在炉内压力已经——“
话音未落,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裂夜空。
三号高炉像被巨人踹了一脚,炉体中部突然鼓起一个巨大的肿瘤,接着在刺耳的金属撕裂声中轰然爆裂。一千五百度的铁水如火山喷发般倾泻而下,瞬间吞没了正在交接班的十二名工人。
李卫国被冲击波掀翻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透过破碎的窗户看到人间炼狱——铁水流淌过的地方,人体像蜡烛一样融化。一个年轻工人下半身已经消失,上半身还在铁水中挣扎,发出不似人声的惨叫。
“快拉警报!“李卫国声嘶力竭地吼道,却发现王德发正手忙脚乱地往公文包里塞文件。
“你他妈愣着干什么?救人啊!“
王德发充耳不闻,抓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谢总...出事了...三号炉炸了...“他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是...是...我马上处理...“
凌晨4点05分,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江城夜景。身后,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老板,死亡人数确认十二人,还有六个重伤。“
“监控录像呢?“
“已经拿到原始带。“张铁柱递过一盒录像带,“王德发说,是李卫国坚持要测炉壁厚度才引发事故。“
谢一扬冷笑一声,将录像带扔进碎纸机:“告诉周明远,天亮前我要看到《江城日报》的头条——'武钢工人违规操作酿惨剧'。“
他转身走向保险柜,取出一叠照片——那是上个月武钢领导班子在澳门葡京赌场的留影。照片上,厂长陈卫国正搂着两个金发女郎,面前堆着如山筹码。
“给遇难者家属每人两万。“谢一扬将照片扔给张铁柱,“不签免责协议的,就把这些照片寄给纪委。“
上午8点30分,武钢医院太平间。
李翠花扑在丈夫焦黑的尸体上,哭得撕心裂肺:“大柱啊!你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娘俩啊!“她怀里的婴儿似乎感受到母亲的悲痛,哇哇大哭起来。
“李女士,请节哀。“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递过一份文件,“这是扬帆集团的抚恤协议,签了字就能领两万元补偿金。“
李翠花抬起泪眼:“两万?我男人一条命就值两万?“
“请注意您的言辞。“男人压低声音,“事故原因是您丈夫违规操作,按理说一分钱赔偿都没有。谢总这是可怜你们孤儿寡母。“
“放屁!“李翠花抓起协议撕得粉碎,“我男人是厂里十年的老工人,从来——“
她的话戛然而止。男人身后,两个纹身壮汉正冷笑着摆弄手机,屏幕上赫然是她十岁女儿放学路上的监控画面。
上午10点整,《江城日报》编辑部。
主编赵立春盯着刚出炉的报纸清样,额头渗出冷汗:“张记者,这报道与事实不符啊!明明是高炉安全装置被拆——“
“赵主编。“张明远推了推金丝眼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信封,“谢总说,您儿子在澳洲留学每年要花三十万。“
信封里是一沓照片——赵立春的儿子正和几个亚裔学生在夜店吸食白色粉末。
“头版头条,再加个编者按。“赵立春的声音突然变得干涩,“强调...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下午2点15分,武钢行政楼会议室。
周明远端坐在主席台中央,面前摆着厚厚的事故调查报告:“经查,事故直接原因是当班工人李大柱违规操作,擅自调整高炉参数...“
台下,李卫国猛地站起来:“胡说八道!明明是厂里为赶工期拆了安全阀!我有检测报告——“
“李科长!“周明远厉声打断,“注意你的身份!“他朝门口使了个眼色,两名警察立即上前架住李卫国。
“你们要干什么?我——“
“李卫国同志涉嫌渎职罪。“周明远面无表情地宣布,“带走!“
会议室鸦雀无声。周明远环视一周,缓缓展开一份红头文件:“经市委研究决定,免去陈卫国同志武钢七分厂厂长职务...“
角落里的陈卫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比起坐牢,撤职简直是最轻的处罚。
傍晚6点20分,长江码头废弃仓库。
李卫国被冷水泼醒时,发现自己被绑在椅子上。面前,谢一扬正用白手帕擦拭一把手术刀。
“李科长,你的检测报告原件在哪?“
“呸!“李卫国吐出一口血痰,“别做梦了!我已经把副本寄给了北京的同学,你们——“
“你是说这个吗?“张铁柱举起一个烧焦的信封,“真可惜,邮局昨晚突发火灾。“
谢一扬叹了口气,将手术刀递给身旁的医生:“王大夫,听说你缺活体肝脏做移植手术?“
“谢总放心。“医生戴上橡胶手套,“我会确保李科长全程清醒。“
晚上9点整,武钢家属区。
李翠花抱着孩子,呆呆地看着电视里的《江城新闻》。画面上,谢一扬正神情肃穆地向遇难者家属鞠躬致哀。
“妈妈,爸爸真的是因为喝酒才...“七岁的大女儿怯生生地问。
“啪!“李翠花关掉电视,从抽屉里取出签好的免责协议和两叠钞票。协议最后一页,谢一扬龙飞凤舞的签名像一条吐信的毒蛇。
窗外,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离。车里,谢一扬看着后视镜中渐行渐远的家属楼,对手机说道:“周书记,明天常委会上那份国企改制方案,我希望看到您的支持票。“
挂断电话,他摇下车窗,将李卫国的工牌扔进长江。工牌在江面上打了个旋,沉入漆黑的江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