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女娲剔除完鸿蒙紫气中后手之后,冥河又拿出九天息壤,三光神水以及混沌葫芦藤的一截藤蔓,连同祭道台一起交给了女娲,并将首阳山的位置告诉三女,让三女出门游历时,可以去那边看看。
当初从混沌葫芦藤那里索取的两根藤蔓,一根被冥河种于冥河界世界树下,让它伴随世界树一同成长,另外一根就是为女娲准备的。
相比于原本枯死的葫芦藤,这根混沌葫芦藤身上的,显然灵机更加浓郁,用它甩出来的人族,应该会比原有的枯萎葫芦藤,要好上几个档次。
冥河也将血海中的万族之血,提炼出了一滴,去除其中杂质,混于九天息壤中,这样会让未来新生的人族,从一开始就具备一些万族血统,将来与万族通婚,成就人道主脉时,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当然冥河也没有忘记,将自己的一丝元神藏于九天息壤中,将来在女娲造人之时,借人族之体出世,天道、地道那边,冥河都做有安排,没理由会放过这最后的人道不是。
将三女的游历方向安排好后,又吩咐女娲出行前带上伏羲,再通知一下鲲鹏,让他们一起过去,首阳山在人族的发展中,也算是一个重要福地。
冥河让女娲他们前往首阳山游历,就是想看看,女娲会不会受到启发,于首阳山创造人族,这样的话,冥河之后就可以想办法,将首阳山化为人道祖庭,以盘古头颅所化之首阳山,变成人道祖庭,或许还能对人道的觉醒,起到催化作用。
之所以让女娲叫上鲲鹏和伏羲,也是想让他们在女娲证道成功后,闭关稳固修为之时,护佑人族,同时深度参与人族初期建设,鲲鹏基本已经确定走文祖之路,但是伏羲能不能证得人皇未知数,此行就看他们能不能看清前路,明悟己心。
至于两位太阴女神,那不过是顺带的,既然女娲已经将她们带出来了,冥河与望舒又有多年的交情,自然也不介意,让两女参与此次事件,或许还能从中获得一些好处。
三女离开后,冥河便将乾坤鼎中,从鸿蒙紫气内,提炼出来的天道之力,进行反复提纯,确定天道意志再也无法影响后,便将其丢入冥河界中,由冥河界的天道分身吞噬,对于天道分身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补品了,毕竟洪荒世界的本质,要高于冥河界的。
随后便将当初在洪荒世界本源空间中,拜托地道意志帮忙获取的,天、地、人三道的一缕本源取出,与平等一起丢入乾坤鼎中,想要将它们融入平等之中。
原本冥河的打算,是在成就混元大罗金仙后,找个机会改进一下鸿钧的斩三尸之法,然后用这三道本源,斩去过去、现在、未来三尸,将他们融入人道的发展之中。
以天道本源所斩之尸,证人道文祖之位,毕竟文字的本身,就是记录、阐述之用,还有文可载道的说法,并且文字的运用,也多要借用天地之力,与天道本源算是比较搭配的了。
以地道本源所斩之尸,证人道武祖之位,武道一般都修气血,强体魄,以己之身,容纳万道,熔炼己身,与大地的厚重,包容万物,也是蛮搭的。
以人道本源所斩之尸,成就人皇之位,毕竟不管是天道,还是地道,都需要靠万灵去发展,以人皇之身,统御文武,协助天地人三道,和谐共存。
但是后面想了想,都成混元大罗金仙了,不说完全逍遥自在,但也不能什么事,都全部由自己来干,就算分身无数,也不能这样当劳模啊!
所以才有了让鲲鹏向人道文祖发展的想法,再看伏羲能不能成就人皇了,到时候可以将自己的一些理念灌输给他,至于武祖,原本是想等红云陨落后,看他性格会不会有所改变,到时再让他去试试的。
只是红云现在还活得好好的,那么只能感慨红云与武祖无缘,干脆分出一丝元神,亲自下场去做这件事咯。
出于刻在骨子里,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思想,冥河便决定,将留下来的三道本源,炼入平等之中,作为未来制衡三道的手段。
纵观洪荒师徒关系,不是师傅算计弟子,就是弟子背叛师傅,就算冥河对女娲、后土等人还算信任,但她们将来有可能成为一道之主,制衡的手段,还是需要的,毕竟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