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一年五月,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恰似一幅绚丽的春日画卷。蓝天白云之下,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李世民决定微服私访东西市,只因从户部尚书唐俭要来的明细看,太子修缮仁智宫根本没有动用国库,这让他心生疑惑,难道太子在暗暗做生意?今日之行,一方面是为了体察民情,另一方面也是想了解一下东市店铺的经营者。百骑司统领李安随行在侧,身旁陪同的是长安县令杨纂和万年县令徐昕。
众人换上寻常百姓的服饰,悄然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那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喧闹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繁华的市井乐章。
首先来到的是东市,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商铺和手工作坊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店铺门口飘扬的彩旗,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李世民驻足于一家金银珠宝店前,目光在璀璨的珠宝间流转,宛如星辰闪烁。他转头向杨纂问道:“这东市的店铺主人,你可都心中有数?”
杨纂微微躬身,神色恭敬地轻声答道:“下官对大部分店主还是有所了解的。”
李世民眉头一挑,饶有兴趣地轻声问道:“里面可有京城官员的产业?”
杨纂赶忙回应:“有。”接着便一一向李世民详细告知,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谨慎。
李世民心下暗想:“苏亶这里也有产业。难道……”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李世民略作沉思,又向杨纂道:“那这些商铺经营状况如何?”
杨纂赶忙低声回道:“这些商铺所售之物品质上乘,颇受顾客青睐,生意甚是红火。每日皆是顾客盈门,交易频繁。”
李世民微微点头,踱步走进一家药材铺。他拿起一味药材,仔细端详,神色专注而审慎,仿佛在审视一件稀世珍宝。问道:“这药材的质量,你们可有监管?”
杨纂忙道:“下官定期会派人检查,确保药材品质上乘,绝不敢有丝毫疏忽。每一味药材都经过严格筛选,以保百姓用药安全。”
李世民放下药材,继续前行,边走边说:“那些官员商铺,在税收方面可有依规缴纳?”
杨纂急忙回道:“商铺税收皆按照朝廷规定收取,未有违规之举。下官一直密切关注,不敢有半分马虎。”
李世民正色说道:“无论何人,都须遵守律法,不可仗势欺人,扰乱市场秩序。律法乃治国之本,不可轻视。”
杨纂连连点头:“下官定当严格监管,绝不容许有违法乱纪之事发生。”
接着,众人来到了西市。西市不愧是长安城的商业中心,更是热闹喧嚣,胡商云集,一派繁荣景象。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奇异的香料味道,让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
李世民笑容满面,向几位商铺经营者询问,语气亲切温和:“诸位店家,近来生意可好做?”
一位店家赶忙答道:“您是外来的吧?想在这里做生意?”李世民点点头,店家忙说:“托大唐盛世之福,生意还算不错。百姓安居乐业,购买力日增,我们的生意也跟着沾光。而且朝廷政策清明,我们商家自是如鱼得水。”
李世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对徐昕说道:“听闻这西市胡商众多,你可知他们的生意状况?”
徐昕拱手道:“这些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颇受百姓喜爱,生意颇为红火。他们带来的异域商品丰富了市场,促进了贸易交流。”
李世民走进一家胡商的店铺,拿起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爱不释手,仔细观赏着上面精美的纹路,问道:“这等物件,价格几何?”
胡商见李世民气宇不凡,不敢怠慢,小心答道:“客官,此物件作价……”
李世民看向徐昕,眼中带着询问:“这价格是否合理?”
徐昕低声回道:“下官会时常监督物价,确保买卖公平,此价格尚在合理范围之内。市场价格波动皆在可控范围,以保百姓利益不受损。”
李世民又问:“那这管理收费,可有过重?”
徐昕连忙道:“管理收费皆依照唐律,不敢多收一分一毫。我们秉持公正原则,为商家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李世民继续在西市中穿梭,时而与商户亲切交谈,时而询问徐昕有关市场的情况。他神态专注,目光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宛如一位洞察秋毫的智者。
回到长安县令衙门,李世民坐下,面对两位县令问询:“本朝为保证市场秩序和买卖公平,在东西两市设有常平仓和平准署。这两处如今运转如何?”李世民认真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期待。
杨纂和徐昕对视一眼,杨纂上前一步说道:“平准署一直密切关注民生类商品价格,通过政府买卖调节市场关系。常平仓也储备充足,随时用以平准粮价。两者相互配合,确保市场稳定有序。”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务必确保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市场秩序稳定。民生乃国之根本,不可有丝毫疏忽。”
两位县令齐声回应:“陛下放心,下官等定当尽心尽力,不负陛下重托。”
视察完东西市,李世民回到皇宫城,王公公等李世民在两仪殿坐定,便向李世民禀告:“陛下,太史令袁天罡求见。”
李世民道:“快请袁道长进来。”
王公公马上传袁天罡,“袁天罡参见陛下。”袁天罡向李世民深施以礼,动作行云流水,尽显仙风道骨。
“给袁道长赐座。”
“谢陛下。”
“袁道长,我让你测算大慈恩寺的风水宝地,不知测的如何?”李世民面带期待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急切。
袁天罡打开长安城的手绘地图,手指点在大雁塔的上方晋昌坊说道:“陛下,此处风水极佳。此地地势开阔,气场祥和,实乃修建寺庙的绝佳之地。前有流水潺潺,后有山峦起伏,藏风聚气,福泽深厚。”
袁天罡继续说道:“若在此处修建大慈恩寺,必能福泽深厚,护佑大唐江山永固,佛法昌盛。寺宇落成,佛光普照,将为大唐增添祥瑞之气。”
李世民听后非常满意,大手一挥,笑着最后拍板:“大慈恩寺就建在晋昌坊。这件事就请您辅助太子。”
袁天罡跪地叩首:“陛下圣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必使大慈恩寺顺利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