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正殿里,两位苏太傅和宋檀生他们一些官员,好笑地看着还在哭的大臣们。
小苏太傅一开始嫌弃这些人在朝堂上哭哭啼啼有失体统,但现在看他们哭的这么惨,他觉得有趣极了。
老苏太傅也饶有兴味地看着,看他们哭的有多丑。
宋檀生细致地观看哭泣大臣的模样,准备下朝回去后画下来,然后请母后皇太后过目。
大臣们又哭了一会儿才停下来。等他们哭完缓过神,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何等丑事,然后一个个都僵住了,像个失去灵魂一般的木头一样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两位苏太傅和宋檀生他们看到这些大臣一个个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的模样,差点没有忍住笑了出来。
方才哭的有多大声,现在就有多难堪。
大臣们恨不得一个个撞柱而死,真的太丢人了,丢大发了。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这么丢脸过。
他们不想活了,来到雷劈死他们吧。
“还哭吗?”老苏太傅冷着脸,沉声喝问道,“还想哭,那就再哭一会儿。”
方才嚎啕大哭的大臣们吓得一个个赶紧站起身。他们羞红了脸,满脸羞愧地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怎么,不继续哭了?”老苏太傅冷声道,“我看你们哭的挺欢的啊,继续哭啊,最好哭的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让百姓们看看你们是怎么哭的。”
“臣有罪。”方才哭的官员们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请罪。
“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你们大哭大闹的地方吗……”
接下来,老苏太傅狠狠地把这群大臣训斥了一番。当然,在训斥他们的时候,没忘记告诉他们,母后皇太后的仁慈。
大臣们心里也委屈。他们也不想哭,实在是先帝欺人太甚。他死了,还在算计他们,不放过他们。但,他们在朝堂上哭的确不该,这是大罪。
“母后皇太后仁慈,不与你们计较,但你们要是再像今天这般失态,母后皇太后绝不会轻饶你们。”
“谢母后皇太后饶恕。”
“母后皇太后已经下旨,方才你们哭泣一事不会传出去,给你们保留了颜面。”
“谢母后皇太后。”
母后皇太后要比先帝仁慈。如果是先帝看到他们哭,一定会笑的非常大声,还会让他们哭的更大声些,不让他们停下来,会让他们一直哭。
先帝也会一直拿这件事情笑话他们,说不定还会宣扬的满京城都知道此事。
幸好母后皇太后的性子不像先帝那般恶劣。看到他们哭,很贴心地先离开了,没有坐在龙椅上一直看他们哭。
母后皇太后还不怪罪他们失态。要知道在朝堂上大哭大闹可是重罪,母后皇太后没有严惩他们。
大臣们对母后皇太后的仁慈充满感激。
老苏太傅又训斥了百官们一番,这才让他们离开。
他们离开乾清宫正殿的时候,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让别人看到他们哭红的双眼。
当走出乾清宫正殿的那一刻,大臣们都决定忘记方才在朝堂上刚哭泣一事,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慈宁宫里,苏敏清已经睡下了。
从乾清宫回来,她就躺在床上补觉。等到下午,她再问两位苏太傅后续的发展。
由于母后皇太后下了懿旨,所以早朝上大臣们大哭一事并没有传出乾清宫,后宫里自然不知道这件事情。
苏敏清这一觉睡到午时才醒。醒来就见苏玉瑶和姜太妃她们都在。
得,她们又来听热闹,顺便蹭饭。
苏敏清招呼她们一起用午膳。用膳的时候,跟她们说了说早朝上发生的事情,然后她们三个都惊得把嘴里的饭菜全都喷了出来。
幸好苏敏清早就预料到她们会是这个反应,在她们喷饭菜之前,灵敏地躲开了。
“姑姑,大臣们真的哭了?”苏玉瑶一脸难以置信地问道。
“真的,一个个哭的非常惨。”苏敏清想到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也忍不住笑了出来,“一个个还哭的非常委屈,像是受了天大的欺负一样。”
姜太妃笑着说:“这群大臣也是被先帝欺负惨了。”
“他们可是朝堂官员,竟然在朝堂上大哭,这……太好笑了吧。”苏玉瑶觉得可惜,因为她没有亲眼看到。
姜贵人道:“这在朝堂上哭是大罪吧。“
姜太妃道:“自然是大罪,可以按不敬之罪处罚,重则是要抄家的。”
“那他们还哭!”苏玉瑶和姜贵人同时惊呼道。
“他们应该是觉得先帝死了,还在算计、折磨他们,所以才会忍不住哭了出来。”换做她是大臣,也会感觉绝望。
对满朝的百官们来说,先帝真是阴魂不散,死了都不放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