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里,苏敏清早晨起来就有些咳嗽, 素琴吓的赶紧把范院判请了过来。
苏敏清觉得自己就是有点小咳嗽,不是什么大事, 不需要特意叫太医过来看看,但素琴和素画她们却如临大敌,非要把范院判请来给她看看。
范院判仔细地给苏敏清把了把脉,然后说母后皇太后是受了点凉,又有点上火,没有什么大碍,他开一服药喝五天就能好。
等范院判开好药,福云亲自送他出去。
素琴亲自去给苏敏清煎药,素画开始唠叨模式说母后皇太后这几日不该熬夜看话本,不然就不会受凉,也不会上火。
这两日,苏敏清看话本看的有些入迷,每晚看到子时才睡。
苏敏清被素画的唠叨模式吓到了,连忙举手投降:“别念了,我今晚亥时准时睡下,绝不会看话本到子时。”
“娘娘,奴婢今晚监督您,您要是到了子时还没睡,奴婢就唱戏给您听。”
苏敏清听到这话,嘴角狠狠地抽搐了下:“你唱戏是要送我走吗?”素画五音不全,唱戏堪比鬼哭狼嚎。听她半夜三更唱戏,犹如看恐怖片,直接能把人吓走。
“反正您睡不着看话本,还不如听奴婢唱戏。”素画朝苏敏清咧嘴笑了笑,“对了,奴婢可以把话本的内容唱给您听,这样就省得您亲自看话本。”
苏敏清:“……”这个语音听书实在是太吓人了,她听不起。
“我晚上还想好好睡觉,你就不要吓我了。”
“那娘娘您晚上就不要看话本到子时。”
“不看了不看了。”
素画听到这话,有些可惜地说道:“奴婢不能唱戏给娘娘听,真是遗憾。”
苏敏清:“……”
很快,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慈宁宫叫了太医,也得知母后皇太后受了风寒。
每个月十五是给母后皇太后请平安脉的日子。除了十五,慈宁宫很少叫太医把脉。
苏玉瑶得知慈宁宫叫了范院判把脉,早膳都没有顾得及吃,急急忙忙地前往慈宁宫,看望她姑姑。
“姑姑,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苏玉瑶走进慈宁宫,看到苏敏清,就拉着她,把她从头上下地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番。
“我没事,就是有点小咳嗽。”苏敏清见侄女一路急跑过来,把头上的步摇都跑歪了,伸手替她把步摇重新插好。“这么冷的天,你跑这么急做什么,风要是呛进肚子里,你这肚子怕是要疼一天。”
“姑姑,我这不是担心您么。”苏玉瑶还是不太放心,又一次地问道,“您真的没事?”
“你看我这面色红润的模样像有事的样子吗……”话音未落,苏敏清便咳了起来,“咳咳咳咳咳……”
“姑姑,您都咳嗽了,还说没事。”苏玉瑶赶紧伸手轻轻地拍了拍苏敏清的后背。
这时,素琴端来她亲自煎好的药。
“娘娘,趁热赶快喝了吧。”
苏敏清闻到浓浓的苦涩味,眉头皱了皱,旋即无奈地接过药,闭住呼吸,仰起头一口气喝完。
素琴见苏敏清喝完药,赶紧喂她吃蜜饯。
蜜饯的甜味赶走了药的苦涩味,让苏敏清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好些年没有喝过药,还是一如既往的苦啊。”自从做了母后皇太后,苏敏清就再也没有喝过药。这是她做了母后皇太后第一次生病喝药,也难怪素琴她们紧张。
“姑姑,药都是苦的。”苏玉瑶想起一件事情,她爹说姑姑在没有进宫前特别娇气,生病了不愿意喝药,就是因为嫌弃药太苦。每次她生病,她爹、娘,还有祖父、祖母都变着法子哄她喝药,哄半天才能让她乖乖地喝药。
可,自从姑姑进宫后,喝药不需要任何人哄,自己能一口气喝完。虽然姑姑在宫里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但在爹娘他们眼里,姑姑进宫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委屈。
“姑姑,你现在真厉害,喝药都不用人哄啊,我还准备哄您喝药。”
苏敏清听到侄女的调侃,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让你哄我喝药,我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姑姑,您怎么会受凉咳嗽啊?”苏玉瑶关心地问道,“是不是衣服穿少了?”
一旁的素琴趁机告状:“瑶嫔娘娘,主子是因为晚上看话本看到子时受了凉,还上了火,导致咳嗽的。”
“姑姑您……”
苏玉瑶刚开口,就被苏敏清抬手打断,“素画已经唠叨我了,你就不要再说了,我晚上不会再看话本到子时。”
“姑姑,您最好说到做到。”
“行了,你这么急匆匆地跑过来,没用早膳吧,跟我去用早膳吧。”
苏敏清和苏玉瑶刚用早膳,皇后娘娘就过来了。
皇后得知母后皇太后身子不舒服,也急忙地赶了过来。
苏敏清见皇后也没有顾得上用早膳,便跑来慈宁宫看望她,心中还是有些感动的,也有些受用的。
告诉皇后她没事后,就让皇后跟她们一起用早膳。
苏敏清以前不太喜欢皇后,觉得皇后不太聪明,又拎不清,还没有眼力见儿。但,静养后的皇后变得非常通透,非常识趣又有眼力见儿,挺讨人喜欢的。
她知道皇后是有意在讨好她,但讨好的很有分寸,这让苏敏清觉得很好。以前皇后的讨好,太过厚脸皮,也太没有分寸,令人不喜。
静养后的皇后为人行事拿捏的非常好,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同时又能感觉到她的诚意。
皇后听苏玉瑶说苏敏清生病的原因后,也开启了唠叨模式,吓得苏敏清赶紧喂她吃了个烧麦,堵住了她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