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是宫里的教养嬷嬷,也曾是先帝身边伺候的嬷嬷,这些年一直在教秀女学习规矩和礼仪。
她教导宫中规矩和礼仪特别严厉,也丝毫不留情面,不管秀女是何出身。在她眼里,她们只有秀女一个身份。身为秀女,她们必须学好规矩和礼仪。
当年,圣母皇太后是秀女时,也是李嬷嬷教导她学习宫中的规矩和礼仪。她当时学的不太好,经常被李嬷嬷训斥。当然,她以为李嬷嬷也是看不起她,特意针对她。
如今,她已是圣母皇太后,但再次看到李嬷嬷,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害怕。之前,江雪葶也说她被李嬷嬷故意针对,她信誓旦旦地说让李嬷嬷滚出皇宫,然而她并不能让李嬷嬷离开,也处罚不了李嬷嬷。
李嬷嬷是奉了母后皇太后的懿旨来重新教导圣母皇太后规矩和礼仪,所以她对圣母皇太后的要求更高了。
圣母皇太后动作做的不好,李嬷嬷会立马拿戒尺打她,毫不留情地打。
被一个老贱奴打,圣母皇太后自然非常气愤。她拿圣母皇太后的身份恐吓李嬷嬷,结果李嬷嬷毫不畏惧。
慈安宫的人可不敢为难李嬷嬷,毕竟李嬷嬷是母后皇太后派来的。就算李嬷嬷不是,慈安宫的人也不敢拿李嬷嬷怎么样。李嬷嬷可是先帝身边的嬷嬷,连母后皇太后和皇上都要对她客气三分,他们这些太监和宫女哪里敢得罪她老人家。
李嬷嬷不仅拿戒尺打圣母皇太后,还非常不客气地训斥她,训斥的话还说的非常刻薄难听,完全不把她当做圣母皇太后,这让圣母皇太后恨她入骨。
之前住在慈安宫里的江雪葶也被送回了永春宫。景隆帝再次下令禁她的足。如果她再敢走出永春宫,就送她去皇家别院养胎。
江雪葶没有圣母皇太后撑腰,哪里敢走出永春宫。再说,她见圣母皇太后被母后皇太后处罚,吓破了胆,哪里还敢乱跑,乖乖地待在自己宫里养胎。
圣母皇太后被母后皇太后惩罚一事,已传遍前朝和后宫。
大臣们很满意母后皇太后对圣母皇太后的惩罚。圣母皇太后没有规矩,就该罚她重新学习规矩和礼仪,也让她明白御书房不是她随意闯入的地方。
后宫妃嫔们则是笑话圣母皇太后。一大把年纪,还是身份尊贵的皇太后,没想到还要重新学习规矩和礼仪,这太丢人了。
圣母皇太后应该是景朝第一个重新学习宫中规矩和礼仪的太后吧。
这下,圣母皇太后不仅被后宫妃嫔们笑话,也被京城名门世家的夫人和小姐们嘲笑。
成国公府也因为圣母皇太后又一次地被世家们耻笑。原本成国公府就被世家们看不起,这下更瞧不上了。
京城一流和二流的世家都不愿意与成国公府来往,即使成国公府是景隆帝的外祖家,他们也不屑。
大臣们和世家们都觉得幸好有母后皇太后,不然只有圣母皇太后在,不知道她会做出多少丢人现眼的事情来。
坤宁宫里,皇后觉得有些可惜,因为她看不到圣母皇太后跟李嬷嬷重新学习规矩和礼仪的画面。
“听说李嬷嬷教导规矩礼仪时非常严厉,不知道圣母皇太后会不会被她训斥?”
“娘娘,如果圣母皇太后学得不好,李嬷嬷会训斥她的。”钱嬷嬷是知道李嬷嬷的性子。“这三年多,圣母皇太后养尊处优惯了,如今让她重新学习规矩和礼仪,她心里自是不愿意,那她一开始肯定学不好,学不好就会被李嬷嬷教训。”
“可惜看不到圣母皇太后被训。”皇后满脸遗憾,但是眼里却是满满的幸灾乐祸,“不过,她现在彻底成为后宫的笑话,说不定她在废黜我这个皇后之前,她先被母后皇太后赶去守皇陵了。”
“圣母皇太后要是再被参,说不定母后皇太后真的会赶她去给先帝守灵。”
皇后正在拿着剪刀修理花枝。她听钱嬷嬷这么说,心里便有了主意。
“如果她在万寿节的宴席上,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和外邦使者的面失了体统和规矩,那她丢了整个景朝的脸,你说她会有什么下场?”
“娘娘,母后皇太后之前说过,万寿节不能出一点差错,不然她绝不会轻饶,您可不能在万寿节上动手。”钱嬷嬷被皇后娘娘这番话吓到了,赶紧劝道,“你没必要为了除去圣母皇太后,害了自己,这不值得。”
“你放心,本宫不会在万寿节的宴席上动手脚,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圣母皇太后自己出错。”皇后心想,或许不用她们动手逼圣母皇太后出错,圣母皇太后自己就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