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里,苏敏清正在召见小苏太傅的夫人,也就是苏玉瑶的母亲。
每隔一段时间,命妇们可以进宫拜见后宫的娘娘们。苏玉瑶的母亲有诰命,有资格进宫给母后皇太后和瑶嫔娘娘请安。
进宫前,苏敏清跟大嫂的关系很好。当初她要进宫做继后,苏家所有人都反对,唯独大嫂支持她。只要她想做什么,大嫂都会支持她,并且鼓励她。
以苏夫人的身份,她可以每个月进宫给母后皇太后请安,但她并没有这么做。频繁进宫不是一件好事,会给母后皇太后和苏家添麻烦,所以她只是偶尔进宫请安。
苏夫人这次进宫并没有要事,只是进宫给母后皇太后请安,顺便看看女儿。
“家里一切都好,太后娘娘不需要担心。”苏家人虽不少,但是人际关系并不复杂,再加上个个听话,很好管。“只是公爹和老爷他们总是抱怨什么时候能告老还乡修书。”
苏家人对权势不感兴趣,也不在意荣华富贵,他们只想回老家修书,可惜这么朴实的愿望,暂时无法实现。
苏敏清能想象到父兄抱怨的情形,忍不住失笑:“我不是跟他们说了么,让他们再等十几年二十年。”
“他们也只是嘴上抱怨。”苏夫人笑道,“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职责。”
“嫂子,你进宫除了看我,还为了玉瑶吧。”苏敏清笑着说,“是为了前几日三位皇子出事一事吧。”
苏夫人微微颔首道:“瑶嫔娘娘的胆子这么大,您怎么也不拦着点。”她在府里得知三位皇子出事,就知道是女儿搞的鬼,果然被她猜中了。
“她被人欺负了,理应反击回去。”苏敏清笑着说,“我这个做姑姑不帮她就算了,哪还能拦着她。”
“可一下子就算计三位皇子,这胆子未免太大了。”苏夫人一想到前几日自家夫君做的事情,眉头皱了起来,“老爷还帮她,让人参奏英国公他们,这不是告诉所有人是她算计三位皇子的么。”
“你女儿算计三位皇子,为的就是警告宁贵妃她们,让她们不要再算计她,她可是一进宫就被宁贵妃她们算计了。”苏敏清道,“你女儿的脾气,你知道,她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
苏夫人就是了解自家女儿的性子,所以才担忧。
“现在前朝后宫都知道是瑶嫔算计三位皇子,这……对您,对苏家都不太好吧。”苏夫人怕女儿算计三皇子一事会影响苏敏清。“会被人说咱们家仗势欺人吧。”
苏敏清问道:“大臣们有这么说吗?”
苏夫人仔细地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说:“这倒没有听说。”
“既然没有人说,嫂子何必担忧了。”苏敏清送给苏夫人一个安抚的眼神,“那群大臣都是人精,虽然都猜到是玉瑶算计了三位皇子,但他们只会觉得是三位皇子的母亲胆大妄为地陷害玉瑶,不会认为玉瑶反击她们是错的。”
“我就怕他们私下说咱们苏家霸道跋扈,以权压人。”
“你管他们私下说什么。”苏敏清毫不在意大臣们私底下的说法和想法,“比起他们玩弄权势,以势欺人,我们苏家很好了。”
“这倒是。”苏夫人虽是妇道人家,但对朝廷之事非常了解。苏玉瑶的父亲经常与她说朝中之事,也知道那些权贵人家私底下是怎么以权欺人的。
“这朝中局势幸好有我们苏家压着,不然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苏敏清微微眯起眼,语气意味深长,“先帝把整个景朝托付给我们苏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能压制住那些权贵,还因为我们苏家不贪恋权势。只要朝中还有我们苏家这股清流在,朝堂就乱不了,这天下还有一丝清朗。”可以说苏家是景朝最后一道防护线,一旦这道防护线被摧毁了,那么景朝就完了。
“先帝在世时贪图享乐,做了不少混事和错事,虽然这些事情不至于弄得江山岌岌可危,但他心里也清楚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老景家的江山就要改名换姓了,所以他才会把整个天下托付给我们苏家。”他们苏家完全可以不接受先帝的嘱托,也可以不管天下人的死活,但苏家还有良心在,还有文人的风骨在,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我就担心我们苏家压制不了多久。”他们苏家现在做的事情,得罪了不少权贵和官员。这些人一直在等待机会咬死他们苏家。
“只要我爹和大哥,还有我在,他们就翻不了浪。”苏敏清虽在后宫,但她对前朝和京城发生的事情都了如指掌。也一直盯着那些心怀叵测和的权贵和官员们,让他们没法作妖。
“嫂子,我们心里都有数,你就不要操心了。”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中,不会出什么乱子。就算真的出了乱子,他们也能及时拨乱反正。
“那我就放心了。”苏夫人说完,突然想起来二皇子的人参补养丸被动手脚一事,向苏敏清汇报道,“二皇子的人参补养丸是宣武将军府的人动的手脚。”
苏敏清听后,心中没有一点意外。
“这种事情也只能是自己人做的,并且容易得手。”
“没想到宣武将军府内讧了起来,还真是有意思。”苏夫人对这些高门大户里的龌龊很是嫌恶。“二皇子是他们的指望,他们竟敢想害死二皇子,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很简单,宣武将军府里有人并不希望二皇子成为太子,更不希望他能长久地活着。”苏敏清不用调查,也能猜到是谁对二皇子的人参补养丸动了手脚。不过,她懒得猜,也懒得知道,因为跟她没关系。“让他们内讧吧。”
“还有一件事情差点忘了跟您说,曹家已经在辽东安定了下来,特意写信来感谢我们。”苏夫人道,“曹家本想写信感谢您,但怕冒犯您,没敢给您写信,直接写信给公爹和老爷了。”
“让爹和大哥告诉曹家,好好在辽东做事,好好看住驻守在辽东的军队,好好盯着高丽和匈奴。”苏敏清当初让曹家去辽东,为的就是让他们盯住那边的边防线,“尤其是盯住辽东军有没有暗中勾结高丽和匈奴。”
“娘娘放心,我会转告公爹和老爷。”苏夫人又道,“还有一件事情,曹家想和我们苏家联姻,老爷让我问问您的意思。”
“联姻?”苏敏清有些意外,“我记得曹家的女儿都很小吧,不然今年选秀,曹家女儿就参加了。”
“娘娘没有记错,曹家最大的女儿也只有十二岁,但和家里的六哥年纪相仿。”
“曹家把主意打到六哥身上了?”
“是的,您觉得这门亲事如何?”
“爹和大哥他们同意?”
苏夫人道:“公爹和老爷觉得曹家人不错,诚意也够,跟他们联姻,能让他们彻底安心,也能让他们更加忠心地做事。”
苏敏清没有说话,而是在心里盘算和曹家联姻的利与弊。
见苏敏清在沉思,苏夫人没有再说话。
思索了一会儿,苏敏清开口道:“六哥不行,得换人。”
“娘娘,您想换谁?”
“让爹和大哥安排一个旁支的跟曹家联姻。”苏敏清道,“又或者家里旁支的亲戚,必须要与我们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
“旁支的会不会不太好?曹家会不会认为我们在打发他们?”
苏敏清神色认真道:“我们与曹家的关系,明面上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如果是苏家嫡系跟曹家联姻,我们与曹家的关系就等于昭告天下了。”
苏夫人他们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还是娘娘思虑的周全。”
“皇帝也在打曹家的主意,明面上让曹家投靠皇帝,所以我们与曹家的关系,不能让皇帝发现。”
苏夫人惊愕道:“皇上想拉拢曹家?”
“曹家好歹也是京城的名门世家,虽然被贬到外地,但根还在京城,还是有些势力,皇帝怎么可能错过曹家。”苏敏清勾起嘴角,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再说,曹家在外地不是更好办事么。”
“娘娘说的是。”
“就照我说的办。”
“是,娘娘。”
苏敏清跟苏夫人聊完正事,就让苏夫人去永福宫看望苏玉瑶。苏夫人也没有客气,跟着素琴去了永福宫。
苏玉瑶一直在等苏夫人。进宫快半年了,也就说半年没有见到她娘,心中很是想念。
见到苏夫人,苏玉瑶就扑进她怀里撒娇。
此时,慈安宫里,圣母皇太后正在和成国公夫人说话。
一早,成国公夫人就进了宫。不过,她忘了礼数,没有先去慈宁宫给苏敏清请安,而是直接去了慈安宫。
圣母皇太后见到成国公夫人也没有问她有没有去慈宁宫给母后皇太后请安。邓嬷嬷和袁四海他们似乎也忘了这事,没有提醒圣母皇太后和成国公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