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里,皇后再次跟苏敏清提起晋升一些“老”妃嫔位份一事。她之前提起过这事,母后皇太后和皇上都答应了,但是却迟迟没有下文。
虽然云贵人和俞贵人她们没有在皇后面前提起过此事,但皇后一直记在心里。这件事情是她开口提起的,也必须由她负责到底。
皇后原本打算在万寿节后,再次提起此事,但是她担心万寿节会出岔子,到时候母后皇太后和皇上心情不好,她不好再提此事。
趁万寿节前,母后皇太后和皇上的心情还不错,皇后想赶紧把这事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苏敏清还真的把这事忘了,她以为皇帝已经给云贵人和俞贵人她们提升过位份,没想到并没有。
“哀家同意了,你再去跟皇帝说一声,皇帝应该也会同意。”
皇后站起身,向苏敏清行礼谢恩:“儿媳谢过母后。”
苏敏清调侃道:“又不是晋升你位份,你谢什么。”
“儿媳是替云贵人她们谢谢您。”皇后感叹道,“云贵人她们也是老人了,毕竟伺候过皇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再说,云贵人还为皇上生下二公主,也算是有功劳。”
“云贵人把二公主教的不错。”苏敏清对二公主的印象不错,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确有功劳,是该晋升她的位份。”
“二公主年纪虽小,但被云贵人教的稳重大方。”
“你去跟皇帝说一声吧。”
皇后再次谢过母后皇太后,随后前往御书房找景隆帝,再次跟他提了此事。
景隆帝真的把这事忘了,现在听皇后提起,这才想起来。
“朕这段时日有些忙,倒是把这事忘了。”
皇后忙起身,向景隆帝请罪:“皇上日理万机,是臣妾不懂事,拿这件小事来打扰皇上了。”
这话说的景隆帝爱听,他伸手扶起皇后,让她坐下来。
“你说得对,她们潜邸时就伺候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依你之言给她们晋升位份,你觉得给她们晋升什么位份比较好?”
“皇上,她们目前也只能晋升为嫔。”皇后温婉地笑了笑说,“皇上,加上她们两个嫔,四嫔就齐了。”
“那就晋升她们为嫔。”景隆帝答应的非常爽快。
皇后又问道:“皇上,您要给她们封号吗?”
“不用,就这样,朕马上下旨。”
皇后起身向景隆帝谢恩:“臣妾替两位妹妹谢谢皇上。”
景隆帝笑了笑,旋即关心地询问了皇后几句,然后又跟皇后聊了几句话。
皇后知道景隆帝忙,陪他说了一会儿话后,就离开了御书房。走出御书房,看到守在门口的崔东山,她叮嘱他几句,让他好好照顾皇上,不要让皇上忙到废寝忘食。
崔东山一一应了下来,并且恭恭敬敬地送走皇后。
等皇后走远,贺福生走到崔东山的身边,唏嘘道:“师父,皇后娘娘真的不一样了啊。”
“比以前聪明了些,但还是不够。”崔东山道,“比起宁贵妃和惠妃她们,还是差远了。”
贺福生赞同地点了点头:“那肯定啊。皇后娘娘再变聪明,哪能比得上宁贵妃她们啊。不过……”说到这里,他忽然顿住了,压低声音道,“皇后娘娘现在这样,皇上好像很满意,这段时间也没有再传出废后的传言。”
崔东山拿着拂尘敲打了下贺福生的脑袋,语含警告道:“这是你能说的么,不想要脑袋了么。”
贺福生吓得缩了缩脑袋,讨好地对他师父笑了笑。
“我不说了。”
崔东山又敲打了下徒弟的脑袋,这才转身进了御书房。
景隆帝吩咐他拟旨,晋升云贵人和俞贵人为嫔。
崔东山的动作很快,片刻后就去云贵人和俞贵人住的永宁宫宣旨。
很快,整个后宫就知道云贵人和俞贵人晋升为嫔一事。
云贵人和俞贵人以为皇后娘娘早就忘记这件事情。她们人言微轻,也不敢去找皇后娘娘提起此事,没想到皇后娘娘还记得,还特意为她们再次去求皇上,这让她们又惊又喜又感动。
给两个不受宠的老贵人宣旨,没必要由御前大太监崔东山亲自去,但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他亲自去了,并且告诉云贵人她们是皇后娘娘特意给她们求的晋升。
云嫔和俞嫔再三感谢崔东山,然后亲自去御书房谢恩。
景隆帝很久没有见过云嫔和俞嫔,忽然见到她们,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云嫔还带着二公主一起来谢恩。景隆帝也好久没有见过二女儿。他早就忘记自己还有一个二女儿这件事情。
景隆帝看到云嫔她们母女,心底生出一抹愧疚感,毕竟这些年一直忽视她们。
他难得关心了她们一番,这让云嫔母女和俞嫔她们受宠若惊。
云嫔她们知道景隆帝很忙,并没有在御书房久待,陪景隆帝说了一会儿话就离开了。
等她们离开后,景隆帝把崔东山叫了进来,赏赐了些东西给她们。
云嫔她们去了坤宁宫,感谢皇后娘娘为她们求来位份。
皇后亲自扶起她们三人,让她们三人不用感激她,说这是她身为皇后应该做的,让她们感激母后皇太后。之后,她领着云嫔她们三人去慈宁宫谢恩。
云嫔她们三人平日里是见不到母后皇太后,只有在每个月初一和十五才能见到。
苏敏清夸赞她们三人一番,随后鼓励她们好好伺候皇上,最后赏赐了些东西给她们。
谢过恩,皇后便领着云嫔她们三人离开了慈宁宫。
云嫔她们三人原本打算跟皇后娘娘回坤宁宫,再次感谢皇后娘娘一番,但被皇后娘娘拒绝了。
皇后说她这是她该做的,让她们不用多想。如今升了嫔,那就好好伺候皇上。
云嫔和俞嫔她们说她们已人老珠黄,已经没有资格再伺候皇上了。
方才去御书房谢恩的时候,云嫔她们注意到景隆帝的神色,皇上早就把她们忘了,也把二公主抛之脑后了。
皇后告诉云嫔,皇上见到她们,心里肯定会升起亏欠之心,这几日一定会去永宁宫,让她赶快回去好好收拾一番。
云嫔觉得不太可能,但还是听皇后的话,回永宁宫准备了。
皇后回到坤宁宫,钱嬷嬷面露疑惑地问道:“娘娘,老奴瞧着云嫔她们想要投靠您,您为何拒绝她们啊?”
“这样会显得太过刻意。”皇后微微笑道,“再说,我也没有想让她们向我投诚。”
“那您为何帮她们?”钱嬷嬷满是不解地问道。
“我不是帮她们,是在帮我自己。”皇后一脸深意地说道,“我是在告诉全后宫的人,我是皇后,能帮她们讨要位份,但宁贵妃并不会,也不能帮她们。”
钱嬷嬷听到这话,这才反应过来。
“娘娘英明。”
皇后突然感慨道:“母后说的太对了。”
钱嬷嬷一时间明白皇后的意思,茫然地问道:“娘娘,母后皇太后说了什么?”
“母后之前跟我说过,有人帮我管理后宫,我应该高兴。我不管理后宫,就不会有烦心事。后宫出了什么事情,也不用我担责。”皇后笑道,“我轻轻松松地做我皇后,何乐而不为。再说,我现在这样有名无实,皇上很满意,你看我静养后不是再没有废后的传言了吗?”
钱嬷嬷仔细一想,发现还真是。她一脸欣慰地说道:“娘娘,您真是想通了啊。”
“我以前是被废后的传言吓到了,静养的时候什么都想通了。”皇后感慨道,“母后真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她的一句话就点醒了我。”
“您看多跟母后皇太后亲近能学到不少东西吧。”钱嬷嬷道,“母后皇太后可是这宫里最有心机和手段的人,您哪怕只学到她的皮毛,也能让您后半生无忧了。”
“嬷嬷说的对,我现在有事没事就喜欢去慈宁宫坐坐,哪怕什么都不做,听母后她们说说话,也能听到些东西。”
“老奴瞧着母后皇太后很喜欢您,您入了她的眼。”
“如果我静养后还跟以前蠢钝,母后还是会跟以往一样不喜欢我。”皇后倒是看得明白,“母后不喜欢蠢笨的人。”
“您本来就不是愚钝的人,您之前是因为担心废后,所以才会做出很多……”钱嬷嬷没有说下去,怕惹皇后不高兴,“您现在想通了,自然就会跟以前一样聪慧。”
“嬷嬷,你就不要拍我的马屁了。”皇后忽然想到一件事情,神色变得认真,“永春宫那边如何呢?”
“圣母皇太后已经知道宁贵妃她们给江妃下药了。”钱嬷嬷幸灾乐祸地笑道,“圣母皇太后不会放过宁贵妃她们,这下有好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