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城有一个传言说三皇子和三公主这对龙凤胎能给皇上、给景朝带来好运。还说,三年多前三皇子和三公主出生的时候,天降异象。不少人看到皇宫上空有金光,还有龙凤出现。
这个传言传的像模像样,有不少百姓还真的相信了。
京城里有不少茶馆的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说着三皇子和三公主出生时的祥瑞之兆。
一时间,京城里不少百姓都觉得应该立三皇子为太子。朝堂上也有很多大臣觉得三皇子是祥瑞,应该立他为太子。
宁贵妃得知这件事情后,就觉得是有人故意散布三皇子是祥瑞一事,也是有人故意让大臣们提议立三皇子为太子。
她第一个怀疑的对象是庄妃,但后来想想庄妃没这个脑子,她猜测是惠妃搞得鬼。
就在宁贵妃准备找惠妃麻烦的时候,三皇子、英国公,还有她自己被参了。
御史们早就听说了三皇子是祥瑞的传言,但一直没有说什么,直到不少大臣们提议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开始行动了。
虽然三皇子还小,还不在朝堂上,但是该参的时候,还是得参。
御史们参英国公府散布三皇子是祥瑞的谣言,蛊惑人心,居心叵测。参三皇子小小年纪目无尊长,无视祖宗规矩,竟然妄想废长立幼,立他为太子。
他们还参了宁贵妃,参她之前想要找苏家人或者苏家门生教导三皇子一事。说她干政,说她想要祸乱朝堂,说她破坏祖宗规矩。还说她嚣张跋扈,目无皇后。
总之,御史们可不管他们参的是真的是假的。他们听到一点苗头就参,而且还是疯狂地参。再说,英国公府是权贵,他们身为御史就该参权贵,让权贵们收敛嚣张的气焰。
早朝上,御史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地参三皇子、宁贵妃和英国公。
他们就像是看到羊羔的狼一样,非常的凶狠。
支持大皇子的大臣们也趁机参英国公府。在他们口中,英国公他们就是一个目无法纪、目无皇上、嚣张猖狂、居心叵测、十恶不赦的人。
英国公面色平静地听御史们参他。他又不是第一次被参,也不是第一次被参的这么狠,他早就麻木地惯了。
御史台这些御史们就像疯子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逮着一个权贵参,口无遮拦地参。
朝中的权贵都被参过。
没被御史参过的大臣,不是好大臣。
等御史们唾沫星子喷完,英国公不急不慌地站出列,为自己辩解。
当然,他辩解的时候,御史们依旧不会放过他,质问他散布三皇子是祥瑞的谣言有什么目的。
没过一会儿,朝堂上就吵了起来。
两边的人吵得非常凶,都能看到他们唾沫星子喷到对方的脸上。
景隆帝没有阻止他们吵架,而是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们。
苏太傅他们一帮人眼观鼻鼻观心,似乎没看到身边的大臣吵起来。
立大皇子,还是立三皇子,又或者立二皇子为太子,跟他们没有关系。
景隆帝看了一会儿戏才让吵起来的大臣们停下来。他看向仿佛置身事外的太傅,问道:“太傅,对于御史们参三皇子和英国公他们一事,你怎么看?”
所有大臣都把目光投向苏太傅。
苏太傅不急不慢地出列,先向景隆帝行礼,旋即恭敬地说道:“皇上,臣愚钝。”他不掺和立太子一事。
景隆帝:“……”这个老狐狸。
“太傅,你觉得朕该立三皇子为太子吗?”
听到景隆帝这么说,苏太傅神色毫无波澜,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
其他人可不像他老人家这么淡定,一个个好奇或者期待或者紧张或者皱眉地看着他。
苏太傅语气依旧没有任何波动:“皇上做主就好。”
景隆帝听到这话,在心里冷笑,他要是真的做主立三皇子为太子,这个老匹夫会立马跳出来反对。
其他大臣听到苏太傅这个答案,又意外又不意外。
提立太子一事又不是今天才提的。之前,每次提议立太子,皇上都会问苏太傅,他老人家每次都是“皇上做主就好”这句话。
大臣们心里都清楚,立太子一事根本不可能由皇上自己做主。立太子一事最后还是由苏太傅敲定。
苏太傅回答完景隆帝的问题,回到队伍中,继续摆着一副超脱世外的表情。
宋檀生看到老师这副模样,就知道老师在心里骂皇上了。
皇上不知道老师并不在意立哪位皇子为太子一事。
每次皇上的试探都让老师很烦。如果不是先帝下旨让老师做辅佐大臣,还有女儿在后宫,老师早就撂挑子回老家修书了。
景隆帝语气淡淡地说道:“朕之前说过,三位皇子都还年幼,需要好好读书,立太子一事等过几年再说。”他看了看众大臣一眼,冷下脸继续道,“朕不希望再听到爱卿们提议立太子一事。”
大臣们都没有说话。
“今日就这样吧,退朝。”至于御史们参英国公一事,景隆帝像是忘记了。
御史们也很识趣地没有再提。
大臣们恭恭敬敬地送走景隆帝,然后都退下了。
太常寺卿走到英国公的面前,似笑非笑地说道:“英国公真是好福气啊。”
英国公自然听出太常寺卿的内涵,笑容满面地说道:“老子一直都有福气。”
太常寺卿见英国公这么不要脸,冷哼一声道:“景朝的祥瑞,英国公你们还真是敢说,就不怕三皇子承受不住么。”
“庄大人这是在咒三皇子吗?”
太常寺卿瞪了一眼英国公,甩了甩袖子离开了。
英国公没有把太常寺卿的狗叫放在心里。他目光冰冷地看着宣武将军离开的背影。
“爹,您在看什么?”英国公府的世子走到他爹身边问道。
英国公刚想说什么,见苏太傅走了过来,后退一步给他老人家让路,并客客气气地说道:“太傅慢走。”
苏太傅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一个眼神都没有给英国公。
对于苏太傅这种无视人的态度,英国公并不恼。苏太傅并不是针对他,他老人家对所有权贵都这副态度,仿佛完全不把人放在眼里。
等苏太傅他们走远了,英国公府世子压低声音问道:“三皇子是祥瑞这件事情是赵家搞的?”
“除了他们,还有谁。”英国公沉声道,“一直以来赵家默不作声,把自己置身事外,没想到突然来这么一招。”
世子道:“估计因为大皇子打了二皇子。”
英国公紧皱着眉头说道:“祥瑞并不是一件好事,谣言得赶快处理。”
世子点点头道:“处理地差不多了,今天应该没有人敢说这事。”
“唉,你姐姐想让大皇子和二皇子斗起来,却不想赵家不是省油的灯。”英国公想到刚才景隆帝的态度,眉心皱了起来,“皇上估计认为是我们散布三皇子是祥瑞的传言,心里有些不满了。”
世子挑眉:“怎么可能是我们,我们有这么蠢吗?”
“我们是不蠢,但是皇上觉得我们蠢。”
世子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有句大逆不道的话没有敢说出来。
不是他们蠢,而是皇上蠢。
只有皇上自己蠢,才会觉得他们这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