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清知道景隆帝要来给她请安,便没有去睡回笼觉。她跟景隆帝这个便宜儿子说过,让他不用每天来慈宁宫请安,但便宜儿子孝顺,每天雷打不动地来请安。她这个做母后,总不能辜负儿子的一片孝心,只能由着他了。
景隆帝来到慈宁宫,恭恭敬敬地给苏敏清请安。
苏敏清没有像江青如那样亲手扶起景隆帝,而是让景隆帝快快起来。她不是景隆帝的亲娘,没必要对他太过热情。再者,她只比景隆帝大几岁。为了避嫌,她最好跟景隆帝保持一定的距离。
景隆帝坐下后,先是关心地询问了下苏敏清昨日睡的好不好,胃口怎么样。这是他每天来请安,必问的问题。
苏敏清说她一切都好,让景隆帝不要为她操心。接着,她询问景隆帝的身子怎么样。她没有像江青如那样询问景隆帝朝中的事情。后宫不得干政,即使她身为母后皇太后,也不能过问朝堂的事情。再说,她对朝廷的事情也不感兴趣。
景隆帝谢过苏敏清的关心,说他一切都好。苏敏清没有问他朝堂之事,他也不会主动提起,除非真的有事。
苏敏清等着睡回笼觉,懒得跟景隆帝东拉西扯,直奔主题跟他说选秀一事。她并不想劳心劳力地操办选秀,办的好,众人都觉得是应该的。办的不好,都会怪罪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并不想多沾。
她推说她以前操办选秀都是按照规矩来的,并没有废太多的心思。
“皇帝,皇后是能干的,让她按照以往的规矩和流程办,一定能把选秀办的漂亮。”这句话说的有点违心。
皇帝刚想开口说什么,却被苏敏清打断,只听她继续说:“你要是怕皇后办不好,还有你娘亲在。有她帮皇后,这次选秀一定能办好。”
“母后,这次选秀是儿臣登基后的第一次选秀,朝内外都看着。如果没有您帮忙,儿臣心里不安啊。”景隆帝怕苏敏清开口拒绝,连忙说了一番苏敏清的好话。
没有人不爱听好话,苏敏清也不例外。当然,她不会被三两句好话哄了去。选秀一事,她不得不管,但是她得让景隆帝知晓,她并不愿意帮他选秀,而是他一直求她帮忙,她才勉为其难地答应。
景隆帝再三恳请苏敏清,苏敏清假装无奈,只好答应。
“皇帝,你到时候可别怪哀家给你选的妃子不好。”
“儿臣相信母后的眼光,母后给儿臣选的妃嫔,自然是最好的。”景隆帝起身,行了个礼,“选秀一事,就辛苦母后了。”
苏敏清朝赵嬷嬷使了个眼神,赵嬷嬷立马会意,替她扶起景隆帝。
“皇帝都这么说了,哀家自然会帮你办好。”苏敏清笑道,“哀家会让皇后在一旁看着学着,这样等到下次选秀,皇后便有了经验,她日后可以独自操办了。”至于圣母皇太后,苏敏清故意不提。按照规矩,选秀本是皇后操办,太后只需要看两眼就行。
“让母后费心了。”
苏敏清看向景隆帝,想要说什么,但是迟迟没有开口。
景隆帝见苏敏清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忙说道:“母后,您有什么吩咐,直接吩咐儿臣就好。”
苏敏清摆摆手说:“哀家不是有什么吩咐,而是想多嘴两句,但又怕惹皇帝不高兴。”
“母后说的哪里话,您有什么话都是为了儿臣好,儿臣洗耳恭听。”
“皇帝,哀家瞧着皇后的性子是好的,只是太年轻,没有什么经验,你耐心些。”苏敏清原本不想多这个嘴,毕竟不是亲娘。但,看江青如的意思,想要废掉皇后。皇帝这才登基没几年,就要废掉皇后,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家事,是国事。如果她不阻止,到时候会连累到她。
“母后说的是。”景隆帝虽对皇后不怎么满意,但是暂时并没有废后的想法。“母后,皇后没有什么经验,要劳烦您平日里多教教她。”这三年因为守孝,后宫没有新晋妃嫔,后宫还算安宁。但,如今已要选秀,届时会有很多的新晋妃嫔进宫,皇后要是管理不好后宫,会弄得污乌烟瘴气,让人不省心,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前朝。
他刚登基,母族又不显赫,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这让他在朝中没有什么根基。这三年来,他都依靠先帝的老臣处理政事。这些老臣的女儿都参加了这次选秀,都会进宫为妃,如果皇后管不好她们,只怕到时会招惹到这些老臣。
皇后出身一般,父亲原是正五品小官,在朝中也是没有任何势力。当初,先帝把皇后赐婚给景隆帝时,就说明景隆帝并不是先帝看中的继承人。
当年,景隆帝对这门婚事很不满。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得先帝喜爱,但好歹他是先帝亲生儿子,先帝再不喜,也会赐给他一门体面的婚事,没想到先帝给他选的正妃,竟然出身低微。因为这门婚事,景隆帝当初被嘲笑了很久。
景隆帝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门婚事。他虽不满这门婚事,但是从未怪过皇后,毕竟皇后也是无辜的。只是皇后这个人性子太软,又没有什么见识,管理不好他的后宅。
他身为睿王的时候,不仅要忙着争夺皇位,还要忙里抽空管理后宅。如今,他已是皇帝,没时间也没有精力管理后宫。如果皇后管理不好,那他只能废后。
苏敏清没有直接答应景隆帝,而是说道:“选秀一事,哀家会教皇后的。至于其他事情,可以让皇后请教你的娘亲。”
“我也会让皇后时常来请教您。”景隆帝还有一堆奏折要批阅,没有在慈宁宫久待,陪苏敏清说了一会儿话后,便离开了。
苏敏清让赵嬷嬷送景隆帝到门口,景隆帝临走前,叮嘱赵嬷嬷,要好好伺候苏敏清。如果慈宁宫缺什么少什么,一定要告诉他。
赵嬷嬷忙说“是”,送走景隆帝,她这才返回,把景隆帝方才那番嘱咐,一字不差地向苏敏清禀告。
苏敏清听后,感叹一声道:“皇帝的确孝顺。”就算皇帝是装的,这些年一直装的不错。皇帝的孝顺并不是从苏敏清当太后开始,而是从苏敏清身为继后进宫开始。“他越是对我孝顺,他那个娘越是嫉恨我。”
“娘娘,您当初就不该帮慈安宫那位。如果不是您帮忙,她的儿子怎么可能成为皇帝,她又怎么能成为圣母皇太后。”赵嬷嬷忿恨道,“如今她成了太后,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忘恩负义,白眼狼。”
一旁的素琴同仇敌忾地说道:“慈安宫那位以前在娘娘面前毕恭毕敬,低眉顺目。如今成了太后,就敢摆脸色给娘娘看。”
“没想到慈安宫那位装顺从,奴婢真是瞎了眼。”这宫里所有人都被慈安宫那位骗了。
苏敏清轻笑一声道:“我可没有看错眼,我早就知道她一直在装懦弱、装低眉顺目、装可怜委屈、装白莲花。”
赵嬷嬷一脸惊愕:“您早就看出来那位不是安分的,那您为什么还帮他们母子?”
“我并没有特意帮他们,而是那个时候其他皇子死的死、圈禁的圈禁、贬为庶民的庶民,只剩下她儿子没事。”那时,就剩下景隆帝一个完好无损的儿子,先帝还不太愿意立他为太子,是苏敏清劝说一番,先帝这才立这个他不喜欢的儿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