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那边,也看过苍玉,听说如今苍玉已经在管家了。且内务处理的还不错,伍家尤其是三房特别的满意苍玉。
荟夫人带着苍玉去了两次,两家因着孩子还小,倒也没有交换庚帖。只当友人往来,等苍玉十二岁了,再开始正式定下来。
伍家三房的那个孩子,叫伍许侬。尽管名字过于小气了些,但孩子很是整齐,也很有礼。他和苍玉见了一面,脸红的不敢看苍玉。头一直低垂着,说话也结巴。想来是满意苍玉的,然而苍玉却是不同的看法。
她回去给荟爹说:“伍弟弟似乎不太喜和我说话,儿已经找完了话,却是一点法子都没有。他一点兴致和谈资都提不起,就盯着园子里的花看。”
苍玉说的委屈极了,荟爹和荟夫人乃至冯满儿都笑了。苍玉不知道他们笑什么,有些生气的露出了难得的小女儿态。荟爹只好道:“那孩子是个老实的,平日也少见人,必然有些紧张了。倒不是不喜你了,性情如此。”
无尽女看着苍玉的烂漫,也笑了起来。这些地方完全还是个孩子心性,只是…… 无尽女看着荟夫人满身的病气,也担心了起来。
她几乎跟在苍玉的身边,不能离她过于远了。若是苍玉在阁楼里睡觉,她最多能在阁楼月亮门外。再也无法向前走一步了,所以也不知道荟夫人究竟发生了什么。
怎么身体突然好了,又满身病气。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看荟先生的样子,他应是知晓的。哪怕如今在笑,眼底的忧色都褪不尽。
荟家园子里的荷花开了,白色的粉色的红色的,开得煞是好看。莲叶碧碧,莲花朵朵,成片成片的,随着风轻轻摆动。
如今的苍玉已然是当家人了,荟梓茵也在外书房跟着自己的翁翁启蒙。苍玉闲暇时,或者昭年或木犀,都会教荟梓茵认字。因为他太小了,荟爹说让他四岁才开始慢慢的练字,前两年就好好念书。
荟梓茵如今长的越来越可爱,那眉眼和京玄也越来越像了。脸型和瑶瑶相似,又不全然。鼻子和嘴巴却是像荟夫人的,耳朵和额头像荟爹。这孩子,还真的是指着全家的优点长。
小小年纪,他竟也不叫苦。比京玄小时候更乖巧,很坐的住。偶尔荟夫人也会到外书房,来看自己的孙儿念书。奶声奶气的、抑扬顿挫的,跟着荟爹吟诵。
苍玉会让冯满儿和昭年他们给荟梓茵、荟爹端一些汤水,专门解暑所用。夏季的布施,他们也发了许多消暑的。
现今整个家里都喊苍玉小姐了,连冯满儿也改口了。她已经是大姑娘了,再喊苍玉这乳名显然就不合适了。
无尽女看着苍玉也变得瘦了,曾经还算圆润的身体,已经有些像少女的身姿。修长且显得单薄,也没有到弱柳扶风。不过就是有些瘦,也许因为骨骼细的原因。
秋季,桂枝金坠。
苍玉刚从庄子上回来,也去拜望了一名大师。一名大师说:“快回去吧,凡事要想开一点。”
“我有什么想不开的,和尚你可别说些奇怪的话。听得我心里毛毛的!”苍玉说。
一名看了一眼无尽女,又对着苍玉说:“你回家就知道了。”
苍玉回到家,先去了荟夫人房里。看见母亲在缝制衣裳:“娘,这是…… ”
“给茵哥儿的。”荟夫人笑道。
“娘偏心。儿怎么没有?”
“小促狭鬼!给你做了呢!我们苍玉真是大姑娘了,可也没见得会害臊,你说这是何故?”最后一句望着冯满儿说。
冯满儿说:“夫人这意思,小姐像我的性子?那可是夫人的女儿,怎么像我来了?好没道理。”
“你养大的,不像你那像谁?!”
“娘!保保!你们就打趣我吧!我得去看账了。”苍玉听后脸微红走了。
夜半,苍玉被冯满儿吵了起来。
“保保?”
“苍玉,快换衣服。夫人…… ”
“娘怎么了?”
“前边儿来说,夫人发起热来。老爷使人去叫大夫了,在前边儿照顾夫人呢。你快换衣服…… ”
苍玉不等冯满儿说完,就拿着冯满儿给她找好的衣服穿上了。极快的和冯满儿出了门,昭年和木犀已经等在了门口。
她们急匆匆的来到主院,灯火通明。
荟爹握着荟夫人的手,眼睛通红。看着苍玉来了,说:“苍玉,你让顺儿把准备好的东西拿来,大堂布置一下。”
“布置什么爹?”
“你娘…… 不行了…… ”荟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出的这句话,心像破开了一道口子,里面如洪水般泛滥了出来。
苍玉有些没法接受:“娘这,大夫怎么说?怎么就不行了?不是好好的吗?”
荟爹没有回答苍玉,独自走到了门口唤了管家,唤了顺儿,亲自指挥他们准备荟夫人的后事。无尽女也看到了荟夫人已经命数尽了,心也像针扎一般,密密麻麻的疼。
她看到了荟爹背着她们大颗大颗的眼泪,强忍着不出声。眼睛红的厉害,无尽女想:最痛苦的便是荟爹了吧!相濡以沫的夫人,就这般……
荟夫人已经昏迷了,呼吸越来越微弱。任凭苍玉怎么喊,都喊不应。冯满儿劝着苍玉。并吩咐了昭年和木犀帮着管下外边。两人这些年已然有了默契,点头直接往外边走去。
天微亮的时候,荟夫人走了。在睡梦中走的,似乎最后她的眉头散开,嘴角还带着笑。苍玉没有听清楚荟夫人的呢喃,但荟爹和无尽女听清楚了:“京玄来了。”
苍玉眼睛都肿了,浑浑噩噩间,突然看到自己爹头上的白发:怎么那么多了?背也佝偻了。以前的爹风华无双,背直直的,犹如翠竹一般。如今这竹子也弯了腰。
她擦了眼泪,吩咐顺儿照看好荟梓茵和他爹。带着冯满儿去找了管家,给东荟那边去了信。荟夫人的衣服也穿妥帖了,也给一些亲朋好友发了贴。并告知了外边的店铺管事,今日不必来了。
她亲自写了讣告,使人贴到了外边。清早起来的人,看到荟家的讣告也是吓了一条。
灵堂刚布置完,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一名大师也带着僧众登上了荟家的门,苍玉没说什么,行了礼:“劳烦和尚了。”
一名大师说:“我和你们都有缘分,荟夫人应该是我送一程的。”
荟爹也恭敬的合十:“多谢大师了。”
镇子上又因为一名大师的到来沸腾了,从惋惜荟夫人,到说荟夫人是有福气的,定能生极乐。一名大师皇帝请他去,他都拒绝了。荟夫人这边,他亲自前来,这不是荟家的福报吗?这也是因为西荟家风清正、乐善好施。荟夫人更是夫人中贤惠里的榜首,这样的人合该得到大师的青睐。
众人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