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列车员推着小车开始卖饭。
卢越云问:“你买饭吗?”
于清摇头:“我带了吃的。”
“我去接开水,你水壶给我吧,我顺带一起接。”卢越云起身道。
“那谢谢你啦!”于清把自己的水壶递给她。
“客气什么,顺带手的事儿,你帮我看着点行李就行。”卢越云笑道。
“没问题。”
很快,卢越云就接了水回来,两人开始吃各自带的饭。
卢越云吃的是肉包子,也是用棉衣层层包裹好的。于清把曹大妈给她准备的饭拿出来。
巧了,也有肉包子,看样子是买的,她都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出去过。另外还有6个热乎乎的鸡蛋。
坐车上不动,肚子也不是很饿,吃了两个包子一个鸡蛋,午饭就这么解决了。
她们两人运气不错,一直到吃完晚饭,旁边的座位都没有人再上车。晚上可以躺着好好睡一觉。
好运持续到第二天上午,又一个站点,她们所在的这节车厢一下上来二三十人,两人旁边的座位也都有人坐下。
卢越云那边坐了两人,于清这边坐了一人。看着都是大包小包也都是去北疆的。
人虽然多了,但好在并不拥挤,只是晚上睡觉时就不可能躺在椅子上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无奈。
都是年轻人,下午时几人已经聊到一块儿。
坐在于清旁边的年轻男子叫杨杰,不怎么爱说话,只是偶尔说一句。坐在卢越云旁边的是两个女孩子,叫包玉萍和陈素珍,听说是插队时认识的,知道来自同一个地方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朋友。这次也是一起回家探亲一起回去,互相照应着。一路上就她俩聊的最欢。
到晚上时,于清还以为要就这么坐着睡的,哪知杨杰突然让她把箩筐挪一挪,于清正一脸懵,只听他说:“我在座椅下面打个地铺,你把箩筐挪出来点,我腿能伸开些。”
“哦哦。”于清忙把自己的东西拉出来,只见他拿出卷好的化肥袋子,在座椅下面铺好,然后拿出被子,一半铺在袋子上,人往上一躺,另一半盖身上。闭上眼睛就开始睡觉。
于清这才反应过来,他这是将整张椅子都让给自己了。由衷地说了声谢谢,便也将自己被子在椅子上铺好准备睡觉。
对面,包玉萍和陈素珍还在聊天,两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卢越云靠着车厢,也已经闭着眼睛入睡。
于清叹口气,自己也就今天还能好好睡一觉,明天晚上估计也就和卢越云一样坐着睡觉了。
事实证明,她想得太美好了。
睡得正香呢,她就被人喊醒了。
“同志,醒醒。”
原本睡得就不是很踏实,被人一喊她就醒了,看着面前两人和他们手边的行李,突然反应过来剩下的两个座位上人了。
“不好意思。”于清赶忙起身,把被子收起来。
其中一个个子矮点的男子笑着说:“没事,你慢慢收拾。”
本就一条被子,不到半分钟就好了。行李架上已经没有位置,两人把行李放在脚边,在座位上坐下,看来已经知道下面地上还睡着个人了。
于清这时突然觉得杨杰很机智,你看现在来人了,于清必然要起身把位置让出来,而他却不用,没有谁那么恶劣会把睡地上的人喊起来。
看看时间才十点多钟,夜还很漫长。
她将两个箩筐交错放在自己面前,还好箩筐带着盖子,这样她就可以把腿翘在上面,自己也舒服些。
等再次醒来,外面已经蒙蒙亮。对面的卢越云不在座位上,旁边四个人或趴着或靠着还在睡觉,而自己这边昨晚上车的两个人也正靠在椅子上睡得香。
缓了一会儿,等腿上发麻的感觉退去,将被子叠好放进箩筐,拿着自己的洗漱工具去了厕所。
火车上人多之后,上厕所也需要排队。刚好卢越云正在排队接热水,顺带着就接了于清的水壶,也省得她还要排队接水。
只是洗漱就花了半个小时,再回座位时几人都醒了,睡在座椅下方的杨杰也已经坐回座位上。
于清坐下后心里不禁感慨,幸好这时候的人都比较瘦,但凡是有一个胖子,他们就要嫌挤了。
火车越走,天气越冷,今天于清就明显感觉到气温低了不少。这个年代火车上并没有空调,也是因为人多才没有冻得瑟瑟发抖。
今天停靠的几个站点都有人上车,车上人是越来越多。卢越云已经减少吃喝,就是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
于清本还觉得自己有空间,不需要在意,只要找个没人注意的角落进入空间就能解决个人问题。事实证明她错了,别说整个车厢没有无人注意的角落,就连车厢之间的连接处也有人。没办法,她也只能先学着卢越云少吃少喝了。
就这么干熬了两天,终于在第五天下午六点到站了。
下午六点放在沪市已经是晚上,但在这里太阳依然高高挂在天空上,离天黑还有段时间。
先在火车站买了回程的票,日期是正月十八的。借着买票打听到在火车站东边不远处就有一家国营招待所,条件还好,最重要的是安全有保证。
这一点于清还是很在意的,这时候的北疆还不像她后世的时候那么太平,恐怖分子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来搞个破坏。后世的太平与繁荣是两三代人几十年的努力才打造出来的。
出了火车站直奔招待所,进去才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汉族人,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你好,我想住一晚,还有房间吗?”于清走到前台问。
“同志你好,住宿的话需要介绍信看一下。”负责接待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
“有的。”于清掏出介绍信递过去。
那姑娘把介绍信拿过去仔细看了下,确认没有问题就还给了于清:“你想住几人间的?我们有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