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满意地点头:“陈将军勇猛善战,有你出马,丹阳郡必能一举攻克!”
众将领和谋士纷纷表态,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
刘备举起酒杯,再次说道:“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来,我们再干一杯!”
“干!”众将领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宴席上,欢声笑语不断,众将领士气高涨。
刘备看着眼前这群忠心耿耿的部下,心中豪情万丈,感觉自己越来越有底气对抗嬴昊这个恶魔。
……
回来长安后,嬴昊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安慰自己的王妃。
今天嬴昊踏着晨曦的微光,缓步走进了神龙殿。
殿内金碧辉煌,龙纹雕刻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
殿中的群臣早已恭候多时,见嬴昊步入,纷纷起身,整齐划一地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而恭敬。
“臣拜见大王!”
“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
嬴昊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神情沉稳而威严。
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群臣落座。
群臣依言坐下,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有轻微的衣袍摩擦声。
商鞅作为群臣之首,率先起身,开始汇报近期的事务。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字句间透露出对大秦国事的深思熟虑。
“禀告大王,我们大秦冀州、幽州和荆州的官吏已经全部到位,三大国策的推行工作也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实施。”
嬴昊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商鞅接着说道。
“此外,关中、汉中和凉州的部分地区已经成功种上了新作物。”
“百姓们对新作物的接受度较高,预计今年秋收会有显着增产。”
嬴昊听到这里,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抬手打断了商鞅的汇报,沉声道。
“新作物的推广固然重要,但各地的土壤和气候差异较大,是否所有地区都适合种植这些新作物?”
“有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商鞅闻言,立即回应:“大王英明,确实有一些地区出现了作物生长不良的情况。”
“我们已经派遣农官前往调查,初步判断是土壤肥力不足和灌溉系统不完善所致。目前正在加紧改进。”
嬴昊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其他大臣,问道:“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王允起身,拱手道:“大王,臣以为,新作物的推广应当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那些不适合种植新作物的地区,应当保留传统作物,确保百姓的基本口粮。”
商鞅补充道:“大王,臣认为,除了农作物的改良,我们还应当加强水利设施的修建,确保灌溉系统的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物生长不良的问题。”
嬴昊听完众人的意见,沉思片刻,随后缓缓说道:“诸位所言极是。”
“新作物的推广固然重要,但不能急于求成。”
“商君,你立即组织人手,对各地的土壤和气候进行详细调查,制定出适合各地的种植方案。”
“水利设施的修建也要加紧进行,务必在明年春耕前完成主要工程。”
商鞅恭敬地应道:“臣遵旨。”
嬴昊又转向其他大臣,继续说道:“此外,三大国策的推行也要稳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各地的官吏要严格监督,确保政策的落实不走样。”
群臣纷纷点头称是,殿内的气氛严肃而庄重。
按照嬴昊设计的政治制度,他并不需要每天上朝,而是每六天与群臣见一次面,集中处理重大事务。
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转,又让嬴昊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大秦的战略。
税务部副部长程昱出列,神情严肃地说道。
“禀告大王,臣近日在核查各地税收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许多士族豪强为了逃避赋税,将自己的田地以捐赠的名义赠送给寺庙和道观。”
“而这些寺庙和道观因享有免税特权,导致大量土地脱离了朝廷的税收体系,国库收入因此受损。”
“长此以往,恐怕会动摇我大秦的财政根基。”
嬴昊闻言,眉头微皱。
他一直以来忙于征战和治理国家,确实忽略了宗教问题。
如今听程昱这么一说,心中顿时警觉起来。
宗教问题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酿成大患。
他扫视殿内群臣,沉声问道:“各位爱卿,你们如何看待士族豪强利用宗教避税的问题?”
“你们觉得我大秦今后该如何处理宗教事务?”
作为文臣之首,商鞅第一个站了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道:
“禀告大王,臣以为,无论是道观还是寺庙,对我大秦而言,弊大于利。”
“昔日张角便是利用太平道蛊惑人心,发动黄巾起义。”
“而如今许多和尚道士不事生产,不为大秦提供税收和兵员,反而通过香油钱、捐赠等方式积累财富,甚至与士族豪强勾结,逃避赋税。”
“长此以往,宗教势力将愈发膨胀,成为国中之国。”
“因此臣建议取消寺庙和道观的免税特权,所有宗教场所应由我大秦官府统一管理,所有香油钱、捐赠收入都应纳入税收体系。”
蔡邕闻言,眉头微皱,上前一步说道:
“禀告大王,臣以为商君的建议虽有其道理,但若对宗教管理过于严苛,恐怕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和误解。”
“宗教之事,关乎民心,处理不当,恐生变乱。”
“臣建议只需下令禁止寺庙和道观接受土地捐赠,便可有效遏制士族豪强利用宗教避税的行为。”
“至于其他方面,不必过于干涉,以免激起民怨。”
程昱听完蔡邕的话,立即反驳道:
“蔡副总理此言差矣。”
“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寺庙和道观仍会通过其他方式积累财富,逃避税收。”
“臣支持商君的建议,必须对宗教场所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不成为国中之国。
田丰则站了出来。
“禀告大王,臣以为蔡副总理所言有理。”
“大秦复国时间不长,不应该引起太大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