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要这样,要么给钱,要么砍头,不论哪一样,英国人都不会舒服,英国军人都会心寒,要么不做,要么就往绝了做。”戈辉开心的称赞道。
“唉……”锡良叹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缓缓地说道:“老话儿怎么说来着,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留一线,将来好相见。”
“哼……”戈辉轻轻一笑,想了一下说:“我是军人,信仰必杀哲学,杀死敌人是天经地义的,你死我亡的事儿,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锡良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总督大人信念坚定,我军必胜,往昔所有的失败,并不是我们真的打不赢,多半是主帅战意不坚,心存侥幸,妄图谈判,最终输的更惨,今天听到总督大人坚定的决心,老夫甚幸,东北百姓甚幸。”
“呵呵……”戈辉笑了,然后说道:“多谢老先生的理解,吾辈军人,唯以血溅疆场,以谢百姓支持。”
锡良的手放在温热的茶杯上,感受着传递到手掌上的热量,又道:“去年十月份刚刚建成的外事局大楼,本月下旬应该能全部装修完成,外事办公室升格为外事局,不知道总督大人如何考虑的。”
“挑个合适的日子,正常升格就可以了。你们现在人太少,要不断的充实人才。”戈辉随意地说着,但他还是强调:“选人,宁缺毋滥,还要当心把敌人招进来,所以可靠是第一位的,急缺的人才,可以先招进来,但要长时间的观察,确认可靠了,才能委以重任,否则,我情愿和你一起应付外交问题。”
听了戈辉的话,老先生很开心,立即表了决心,这把老骨头就奉献给北方经济特区的外交事业了。
戈辉也再三提醒锡良要注意身体,身体好才能多工作,才能多为特区操劳。
锡良端起茶杯,突然又想起一件事,于是话锋一转:“还有一件事,有两百三十多名刚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人,结伴来到朝阳了,找到我,他们想见你。”
“哦……是吗?”戈辉想了一下说:“那就明天上午10点,我在多功能厅接见他们。”
听了戈辉的话,锡良放下茶杯,站起来:“今天的事已经说完了,老夫也该走了。”
“老先生稍等,”戈辉这里站起来走到一个柜子前,打开柜门,从里面拿出来了个暖壶,走到锡良面前:“老先生这个带上,以后喝茶方便。”说着话推到锡良怀里,用手轻轻的拍了拍暖壶,对锡良说:“这个可是稀罕物件,目前整个大清朝也就朝阳有,就是在朝阳也仅仅是少数几个地方有,还没大规划推广,产能和成本都降不下来,所以很贵,一般人还真啥不得买。用之前先用温水在里面适应一下,然后再倒开水。”
“呵呵……”锡良笑了,心里暖暖的:“那就谢总督大人了,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戈辉一抱拳:“老先生慢走。”看着锡良离去,戈辉在想,都是些什么人从日本回来了,还专程来找自己。
这时两只雪橇犬,啤酒和白酒从门口走进来,摇着尾巴,一副讨好的样子。
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时节已是万物复苏的四月,枝条上已经抽出了嫩芽,鸟儿们在枝头你追我赶,好不热闹,总督衙门的春天来了。
4月7日,上午9点,北方经济特区行政总督衙门的多功能厅里,已经聚了两百多人,外事办公室的人游走于人群中间,特别是外事办公室主任锡良老先生,一身量体裁衣的成合装,一幅英俊儒雅的老人形象,此时正被几个归国留学生围在当中,大家都拿着高脚杯,交谈得甚是欢喜。其中,有两个年轻的男子,眉目清秀,气质不凡,尤为引人注目。
被请来的报社记者也在抓紧时间采访拍照,镁粉闪光灯不停的闪烁,白烟此起彼伏的升起。
上午10点整,随着一声刻意拉长声音的通传“总督大人到——”,欢声笑语的多功能厅瞬时间静了一下来,所有的目光全部投向了大厅的门口。
在一连串清脆的皮鞋踏地的声音之后,一位身穿禁卫军将官服的人出现在多功能厅门口,肩膀上那三颗熠熠生辉的金星,显示着此人尊贵的身份。
来的人不是别人,大厅里的人都认得,正是北方经济特区总督,大清国权势最大的,也是最年轻的封疆大吏,戈辉。
“总督大人好。”大家一起向戈辉问好。
戈辉一边挥手向大家致意,一边大步走到人群中间,高兴的说道:“大家上午好,大战将至,你们依然敢来我朝阳,勇气可佳,戈某感激万分,欢迎大家来到朝阳。”随手从服务生的托盘上取过一个酒杯,然后继续说道:“在下就借这杯水酒,先敬大家一杯,晚上,由锡良老先生代替我,还在这里,宴请大家,为大家接风洗尘,以后建设朝阳,就仰仗大家了。”说完,一饮而尽。
服务生马上走过来,递上托盘,戈辉把空酒杯放下,随手又拿起另一个酒杯。
“听锡良老先生说,大家都是从日本回来的,每个人都是地道的日本通,都是我北方经济特区急需的人才。”戈辉把手中的酒杯向大家晃了晃,自己稍稍的喝了一点,然后继续:“朝阳需要大家,百姓需要大家,戈某也需要大家。北方经济特区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能人志士,我保证,大家在这里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说完把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这时一个青年人开口说道:“总督大人,我们都听说英法联军已经在路上了,禁卫军打算怎样保卫家园呢。”
服务生又端着托盘过来,托盘上一杯高脚杯里盛着暗红色的液体,戈辉摆手表示不要了。然后饶有兴趣地问这个和自己仿佛年纪的青年人:“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孝准。”青年人答道。
戈辉点点头,然后说到:“禁卫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保家卫国,职责所在,请大家放心。”戈辉扫了一眼全场,然后又道:“见到大家,非常的荣幸,所以,我想先和大家认识一下,都简单介绍一下好吗?希望以后我们再见面的时候,能叫出你们的名字。”戈辉看了看站的离自己最近的几个人,说道:“就先从你们几位开始吧。”
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首先开口自我介绍的是一个女生:“总督大人好,我叫李香(女),浙江山阴人(今绍兴)。”
紧接着旁边的男生开口说道:“总督大人好,我叫列英明,福建大田人。”
两百三十六名从日本归国的留学生,一一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在戈辉后世熟识的历史中,这些人的名字戈辉几乎没有听过,但还是有两个人的名字让戈辉心中为之一震,这两人分别是蒋百里、张孝准。
之后,戈辉与这些归国留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交流,并请大家先到特区行政学院学习半年,半年后,北方经济特区除了军事和警察部门以外,其它政府部门虚席以待,想去哪里都可以给安排。
谈话结束之后,戈辉让东北单独留下了蒋百里和张孝准。
很快,蒋百里和张孝准被东北带到了戈辉的办公室。
由于两人此时的身份都不是军人,所以只向戈辉抱了抱拳:“总督大人。”
“两位请坐”戈辉微笑着请他们坐下。然后自己转身坐到了对面的真皮沙发上。
这是蒋百里和张孝准第一次进戈辉的办公室,简约低调但绝对不寒酸,反倒有几分雅致。
一面金穗镶边,红底金字的军旗挂在办公桌的后面,旗面上“禁卫先锋”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个是禁卫军的第一面军旗,对全体禁卫军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总督衙门里的仆人很快端上两杯热茶放在了两人手边的茶几上,然后退出了戈辉的办公室。
“我知道两位都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正是我禁卫军急需的人才,两位此来,是否愿意加入我禁卫军呢?”戈辉坦诚的问道。
蒋百里和张孝准对视了一眼,然后张孝准诚恳地说道:“实不相瞒,我们二人对禁卫军早已经神往已久,如果总督大人不弃,我们二人愿意加入禁卫军。”
蒋百里也接口道:“两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着东北的动向,禁卫军的快速崛起,敢于和列强作战,扬我中华军威,让列强不敢小视,我们十分钦佩总督大人,我们愿意追随总督大人麾下。”
戈辉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干脆的说道:“好,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客气了,想必你们也知道,马上要打仗了,禁卫军正是用人之际,两位的到来正好帮了我的大忙。我这就安排两位的工作,不知道两位有什么意见。”说完,戈辉认真的看向蒋张二人。
蒋百里马上说道:“总督大人,我们非常愿意立即参加工作,您尽管放心安排,哪怕直接上前线作战,我们也决没二话。”
“没错,最好是能让我上前线,狠狠的和洋鬼子打一仗才痛快呢。”张孝准也马上附和道。
“呵呵……”戈辉爽朗地笑了,“我怎么啥得让二位上战场呢,我是这样想的,蒋先生和张先生就以军事顾问的身份暂时留在红楼,协助宁参谋长。”
“好吧,我同意。”张孝准首先同意了。
蒋百里也点头说道:“好,就依总督大人的意见。”
“嗯——”戈辉想了一下说:“两位就先屈尊顾问一职,等打完了这一仗,我再为两重新在朝阳陆军讲武堂中安排职务,为我禁卫军培养军事人才。两位也正好通过这一仗好好的了解一下禁卫军。”语声微顿,然后又道:“我今天就会知会宁总参谋长,明天上午就安排两位去红楼办理参军手续。”
蒋百里和张孝准同时一抱拳:“谢谢总督大人。”
“对了,林贺,也是从你们学校毕业的,他现在是朝阳陆军讲武堂的总教官,没准儿你们能在红楼碰到他。”戈辉突然想到林贺,然后说道。
这时,东北从外面推门而入:“司令,时间到了,按计划,我们得去见一见英法两国的谈判代表了。”
戈辉点点头,然后对蒋张二人说道:“对不住了,晚上就不陪大家一起吃饭了,最近事情多,这不,还得去见一见英法两国的谈判代表。”
张孝准站起身来:“既然总督大人还有要事,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戈辉也不客气,向刚刚站起来的蒋百里伸出了右手,握住了蒋百里的手:“红楼的事儿就拜托了。”
“请总督大人放心。”蒋百里客气的说道。
松开蒋百里的手,又握住张孝准的手:“这一仗我们有信心能打赢,但同样危如累卵,就多仰仗张先生了。”
张孝准连忙说道:“承蒙总督大人信赖,张孝准定尽心尽力。”
戈辉让东北送走了蒋百里和张孝准,然后才坐车去了朝阳荣耀大饭店,去见了英法两国的谈判代表,道理上讲,昨天就应该去见,但戈辉偏偏把英法两国的谈判代表凉了一天,第二天下午才来见他们。
在沟通交流中,英国首席谈判代表,上院议长巴克利爵士希望停止公审西摩尔、加里-卡西尔、考尔克。但戈辉认为这件事应该在谈判过程中进行沟通,他不负责谈判,这件事也不适合在此时此刻沟通,就这样直接回绝了巴克利的要求。
晚上,在朝阳荣耀大饭店,宴请了英法两国的二十名谈判代表,北方经济特区的谈判代表也参加了晚宴,双方算是正式的碰面了。双方口头约定,从4月10日开始,谈判正式开始。
当天晚上八点的新闻联播,公布了北方经济特区十名谈判代表的名单,英法两国二十名谈判代表的名单。也公布了谈判开始的具体时间。
第二天,也就是4月8日,一早。英国皇家海军上将西摩尔、英国皇家海军长江舰队司令官加里-卡西尔、英国海军陆战旅旅长考尔克三人,被押往北方经济特区最高法院。他们三人今天将在这里接受公审。同时,允许北方经济特区社会各界人士旁观庭审,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将全程直播,整个大清朝,只要能收到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信号的地方,都能收听到公审情况。
当天,北方经济特区总督衙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全程直播,外事办公室主任锡良,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重申:“我禁卫军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赦免西摩尔、加里-卡西尔、考尔克三人的罪行,不要想僭越来挑战禁卫军的惩戒手段,否则让你有来无回。”锡良赤裸裸地威胁,给与会的各国记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当被记者问及,为什么只有英国人,而没有法国人时,锡良得意地告诉记者:“你猜呢!”
锡良的回答,当天就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被称为最无耻的回答。锡良看到报纸上这样评价自己,非常的满足,觉得这是一个莫大的褒奖。
北方经济特区政府并没有屈从英法两国的军事压力,施肇基博士领导的检察机关对西摩尔、加里-卡西尔、考尔克三人提起上诉,最高法院效率也相当高,经过一天的公审,西摩尔、加里-卡西尔、考尔克三人对检察机关起诉他们的罪行供认不讳,首席大法官伍廷芳最后宣判,判处西摩尔、加里-卡西尔、考尔克三人死刑,决定于4月10日在朝阳县城人民广场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