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角台军事基地大门到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的路上,由烈士棺木组成的长龙在一点一点的向前延伸,路两旁站满了八角台的老百姓。老百姓看到禁卫军的总司令,北方经济特区总督,戈辉大人,居然和士兵一起抬着烈士的棺木,所有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在心底里更加认可禁卫军,认可戈辉总司令。
他们都记得四年前,也是戈辉第一个抬起了牺牲士兵的棺木,那时禁卫军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武装,而今天戈辉已经是北方经济特区总督了,还能做到和士兵一起抬棺木,这种一如既往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光绪皇帝、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小德张、王廷钧,还有御林军卫队长,御前护卫梅亭等人也都看在眼里,他们不得不佩服戈辉,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在做秀,毕竟抬个棺又不能掉块肉。
棺木抬到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后,按编号顺序摆在事先挖好的墓坑一侧,大理石墓碑也是按编号整齐地放在棺木边上。
当所有的棺木和石碑都摆放完毕,经总政治部的人按照编号逐一确认完毕后,随着一声命令:“下葬”。
抬棺木的士兵同时抬起棺木,将棺木稳稳地放进墓坑中。当所有的棺木放好后,接着又是一声命令:“填土”。
士兵们操起朝阳简易工具厂生产的钢锹开始往墓坑里填土。
戈辉这时带着几名士兵,拿着钢锹走过来,来到光绪皇帝一行人面前:“皇上,臣抖胆请皇上为烈士填几锹土吧,请陛下送烈士最后一程。”说着话双手递上钢锹。
“戈辉,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你居然敢让皇上为死人填土,你真是大逆不道,你就不怕……”光绪的近身太监年荣首先开口训斥戈辉。他的话还没说完,光绪就呵斥年荣:“放肆。”光绪的声音不大,却冷若冰霜,吓得年荣立即住口,灰溜溜的退在一边,不敢再发一言。
光绪伸手接过戈辉递过来的钢锹,他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东西,在宫里他也看过太监用锄头和铲子铲土,和铲子有点像,但又不一样,比铲子要大。
光绪握着木制的锹柄问:“这叫什么,以前没有见过。”光绪的问题,同样也是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小德张、王廷钧,还有御林军卫队长,御前护卫梅亭等人想问的。
戈辉马上答到:“这个叫铁锹,也可以叫钢锹,因为是用钢材制作的,朝阳简易工具厂生产。主要用来挖土,非常的方便,比锄头要方便得多。”
光绪听后点点头:“好吧,那我就为烈士送最后一程。”
“陛下,我代表全体东北禁卫军,和牺牲的烈士,还有烈士家属,感谢陛下。”戈辉诚肯地说。
“他们都是为朝廷而牺牲的勇士,朕作为一国之君,为他们填土是应该的。”说完,向正在填土墓坑走去。
其他人看光绪接过钢锹了,他们也都从士兵手中接过钢锹,跟着戈辉去给烈士填土。
正在给墓坑填土的士兵,看到戈辉等人过来了,立即让开,去填别的墓坑。大家都知道这些人是从京城里来的大官,光绪皇帝也在其列。
光绪皇帝、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小德张、王廷钧、御林军卫队长、御前护卫梅亭等人,和戈辉一起填了三个墓坑,并在士兵的帮助下,立好了三个墓碑。墓碑上写着牺牲战士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日,所属部队具体到班排。
1073个墓碑,加上原来的48个墓碑,还有武装警察部队在剿匪过程中牺牲的98人,一共1219个墓碑,两百个排成一排,共排了7排,第7排只有19个。两个墓碑的间距是五尺,7排1219个墓碑大约占去了老河滩十分之一的面积。
最后,所有在场的禁卫军全体,以及参加葬礼的其它人都集中在烈士墓碑前,站成整齐的方队。
军人在口令声中向烈士墓敬礼,在口令声中脱帽,向烈士三鞠躬,然后所有人一起默哀三分钟。同时,由五十名禁卫军战士,在指令官的口令声中朝天鸣枪十二响。向天告慰亡灵,表达对牺牲战士的哀悼和祝福,以及对牺牲战士短暂从军生涯的肯定。
最后,所有禁卫军齐声宣誓:“杀我同胞者,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最后的誓言,让第一次参加禁卫军葬礼的光绪皇帝、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小德张、王廷钧、御林军卫队长、御前护卫梅亭等人心中震撼不已。
葬礼办得庄严肃穆,让光绪等久居深宫和京城的人们大开了眼界,原来禁卫军是这样举行葬礼的。
这让梅亭对禁卫军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让载沣对北京禁卫军和东北禁卫军的差距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所有参加的禁卫军战士和八角台镇老百姓,心中对禁卫军更加有归属感。
不同的人从这里读出了不同的东西。其中有一点,是所有人共同的看法,那就是禁卫军和其他的军队不一样,参加禁卫军,活着有尊严,死了也有尊严,牺牲后家属还会得到照顾。
葬礼结束,各部队带回。
有一个女人却没有立即回去,她漫步在烈士陵园里,看着墓碑上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有人还以为她是烈士家属,想多陪一会儿牺牲的亲人。
这个女人是户部主事王廷钧的夫人秋谨。
戈辉这时来到光绪面前:“陛下请留步,臣,有话想和陛下单独谈谈。”
光绪很意外,他想不通戈辉想在这里和他谈什么,他不想拒绝戈辉,反而很好奇戈辉要和他谈什么,所以,他简单的说了两个字:“可以。”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等人,听到皇上说“可以”,立即走开了,几辆龙旗轿车已经停在远处的路边。
小德张回过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戈辉一眼,然后转身跟着其他人向龙旗轿车走去。小德张现在已经完全不需要提防戈辉了,他心中的天秤在慈禧太后和戈辉之间,已经完全向戈辉倾斜了。
年荣很固执的没有动,他小心的向光绪身边靠了靠,作为皇帝的近身太监,他自认为是有权力呆在皇上身边的。再说,他还肩负着慈禧太后的密令,时刻待在皇上身边,监视皇上。所以,他没动,仿佛没有听到戈辉说想单独和皇上谈事情。
光绪见年荣没有动,目光冷冷的扫向年荣:“没听到戈大人说要单独和朕谈事情吗?”
“可是,奴才,奴才要待在皇上身边保护皇上呀。”年荣小心的说,最后几个字声音小到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
光绪当然知道年荣的真实身份,平时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放在心上,但今天他不想给年荣面子,光绪冷冷地说了一个字:“滚”。声音同样不大,但年荣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了,他半秒钟都没敢耽搁,一路小跑的离开了。
看着年荣走了,光绪扭头看了戈辉一眼:“戈大人,有话就直说吧。”
戈辉算是见识了光绪皇帝的威严,虽然在慈禧太后面前,他这皇帝只是个摆设,但离开了慈禧太后,君临天下的气势依然不可小视。想到此,戈辉开口说道:“皇上,我们就先从这些牺牲的烈士说起吧。”语声微顿,又道:“皇上,这边请,我们就从最早的牺牲的七名烈士开始说。”
光绪跟着戈辉走到最初牺牲的七名烈士的墓碑前,依次从七名烈士的墓碑前走过,胡小同、张顺、刘水根、王晴、赵山、赵平、何勇,七名烈士的名字赫然雕刻在墓碑上,苍劲有力的大字,让光绪心中不禁啧啧赞叹,好漂亮的字啊,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
戈辉站在最早牺牲的七名烈士的墓碑前,开始了他的回忆:
1900年11月1日,禁卫军在努鲁尔虎山上的镇妖峰下正式成立。禁卫军当时总兵力三百三六四人。
胡小同、张顺、刘水根、王晴、赵山、赵平、何勇等七人,就在这三百三六四人之列。
1900年11月2日,为期四个月的军事训练正式开始。
1901年2月28日深夜23:30分,为期四个月的魔鬼集训结束。
1901年3月10日,戈辉率领三百三十三人下山。所有武器均为俄国水连珠步枪。每人备弹300发7.62毫米水连珠步枪弹。
三天后,我们伏击了一队俄军,全歼三百七十名俄军。这是我们禁卫军成立以来向俄国人开的第一枪,我军无一伤亡。对我们很多小战士来说,这可能是他们长这么大第一次开枪杀人。这一仗缴获水连珠步枪三百七十支,子弹近二十多万发。几乎每人都补充了四百多发子弹,让我们又多了一分打仗的底气。
光绪听到这里,眼中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因为整个大清现在普遍性惧怕列强,敢主动攻击列强的军队实在是太少了。
戈辉继续娓娓道来:
两个月后的五月初,我带兵先是在夜间袭击了辽中黄沙坨和朱家房一带的大土匪杜立三,消灭了包括杜立三在内的三百多匪众,然后立即转战辽阳奉天一线,于次日深夜,在奉天到辽阳的官道上,伏击了俄军的车队。这是我们向俄军开的第二枪。
经过统计,禁卫军阵亡七人,伤三十五人。缴获运军火的马车三百驾,缴获战马二百四十七匹,水连珠步枪六百支,子弹无数。俄军阵亡六百人,战马被打死五十三匹。
后来经过清点:水连珠步枪一万零六百支、子弹两千多万发、一零五毫米榴弹炮十门、炮弹五千发。
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因为我们的子弹不够用了,必须从俄国人手里抢,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办法。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就是我们东北禁卫军。
胡小同、张顺、刘水根、王晴、赵山、赵平、何勇等七人就是牺牲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这对我们禁卫军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无法弥补的损失。
光绪听了戈辉的话,再一次仔细看了一下这七人的墓碑。
戈辉继续回忆:
一个月后的六月,我率领禁卫军进入长白山。那里是俄军围剿忠义军的主要战场。当时忠义军主要集中在通化、海龙、凤城一带。
我们先是袭击了俄军的军火车队,造成了军火的大爆炸,炸死炸伤数百俄军士兵。接着又袭击了一支百人的俄军小队,全歼了这支俄军小队。两天后我们袭击了吉林将军长顺的军营,击毙长顺。
通化、海龙、凤城一带山多林密,是游击战最理想的战场。我们在努鲁儿虎山的大山里受过严格的山地训练,在这里更是如鱼得水。受过老猎人亲手指点的禁卫军战士,对大山的理解要比忠义军和俄军强得多,再加上这些天来在大山里不断的战斗,理论结合实际,战斗力更是一日千里。
我们不断的寻找俄军的薄弱环节,不断的袭击俄军,不断的战斗,不断的有人受伤,再不断的战斗,有人伤好了,又再次受伤,如此重复,没有人叫苦,没有人有怨言。两个月来,我们与俄军进行了几十场战斗,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负伤了,但万幸的是无一阵亡。我们通过这样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一点一点的走向了成熟,让这些禁卫军战士由新兵变成了老兵。我们也不记得打了多少发子弹,手里的枪都打坏了一茬。我们没有被敌人打败,我们越打越强。
在大山里的这两个月间,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把曾经在努鲁儿虎山训练时,老猎人教的东西全都用上了,而且自己还有所创新。我们把大山里的一切都当成自己可以利用的武器和食物。我们不但很好的保存了自己,强大了自己,还有力的打击了敌人,让敌人近乎绝望。
九月中旬以后,俄军对我们的围剿基本宣告结束了,更多的俄军开始对忠义军进行大规模的进剿。
十一月下半月开始,我们脱离了与俄军的接触,秘密的潜回了八角台。长达四个半月的作战终于结束了,我们虽然都是人人带伤,但没有人牺牲,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我们给俄国人造成了六千多人的伤亡,直到今天俄国人也没有查出来是谁干的。
“原来这支小队部是你们啊,当时在朝廷上一时间也成了话题,大家都在猜是什么人,朝堂之上,大家提出了很多种可能,又都很快被其他人否定了。没有人猜到,没想到是你们禁卫军。”光绪突然接口道,满脸的恍然大悟。
戈辉继续回忆:
1902年1月18日晚我率禁卫军离开了八角台基地,我们去抢五站的军火,现在那里叫四平街。第二天夜里,我们又在辽阳到奉天的官道上遇到了俄军的军火运输车队。
我们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我们伏击了军火车队。共击毙俄军一千三百人,缴获水连珠步枪一千三百支,子弹无数。一千驾双轮马车,马车上装的全是子弹。缴获战马两百三十二匹,有六十八匹战马被打死。禁卫军有近百人受伤,十四名士兵阵亡。
三天后,我们进入长白山地区,把抢来的军火,和牺牲的战士,临时埋在了乱石谷。
在去五站的路上,又有六名士兵阵亡,他们被临时安葬在了路上。
1902年2月初,我们到达五站附近,于当天夜里袭击了五站。在这次行动中又有二十一名战士阵亡。算上路上牺牲的,一共牺牲了四十一名战士,有三百一十六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
还是那句话,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就是我们东北禁卫军。
这四十一个墓碑就是那次军事行动中牺牲的四十一名战士。
戈辉带着光绪皇帝从四十一名烈士的墓碑前走过。他又望了一眼远处漫步于碑林中的女人,他的目光没有多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