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震惊地看向萧晏。
萧晏竟然这么信任一个小姑娘?
该不会,他被人下了降头吧。
大丫不慌不忙地道:“王爷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向皇上证明,这一趟他只是出于孝心,而且是非来不可。”
萧晏颔首,用眼神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今日他决定带大丫来,也是临时起意。
心里莫名有个念头,就是大丫或许能够帮上忙。
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而燕王则在想,这不是废话吗?
他也知道这个道理啊!
不过他向来不是个刻薄的人,也说不出这般刻薄的话,假装耐心听着,实则内心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此行到底是不是个错误。
“说是没有用的。皇上听多了各种奉承的话,对那些已经不信,所以要做。”
“做什么?”萧晏看出来她有些顾忌,便鼓励她道,“我和王爷私交甚好。今日你不要当他是王爷,只当是个长辈,想到什么说什么,王爷不会怪罪你。”
“民间有一种说法,倘若人重病之时,家人可割股治病,不知道王爷和爹,可曾听说过?”
萧晏眼神顿时一亮。
燕王愣了下,随即道:“小姑娘,你的意思是,让我割股奉君?”
“是。这件事,别人不可替代,王爷只能自己来。无论有没有用,无论皇上相不相信这是您的真心,但是最起码,您的这番举动,会让人交口称赞。名声可以保护您。”
便是皇上厌恶燕王,觉得他工于心计,但是也要堵住悠悠众口。
所以这件事,只能轻轻放下。
“说不定父皇,也会知道我的真心。”燕王激动道。
大丫垂下眼眸。
她不那般认为。
偏爱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病。
皇上偏执地认为太子才是好的,其他的人,连喘气恐怕都是别有用心。
可叹皇上的偏爱,得到的不珍惜;得不到的拼命挣扎。
因为太缺爱,所以拼尽全力证明自己值得爱,可悲可叹。
她这一生,不会陷自己于那种境地。
别人给她多少爱,她就还多少爱。
得不到的,绝不强求。
萧晏道:“既然王爷也觉得这个主意可行,那就好好想想要怎么做。只是我想提醒王爷一句,皇上先是君,然后才是父。”
“好。”燕王点头道,“几安,今日多亏遇到了你,否则本王怕是脑子一热,直接就去求见父皇了。你这个女儿,真是个女诸葛。可惜是个女儿身,否则日后大有可为。”
“巾帼不让须眉。”萧晏淡淡道,“昭昭做什么都是极好的。我盼着将来有一日,她也能像男人一样,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先和燕王通个气,日后他有机会向皇上提起女子入学科举之事,希望燕王能够站出来帮忙说句话。
萧晏盼着有那一日。
从前没有和女子过多接触,他不知道她们有多美好。
陆弃娘如果在军中,凭借仗义热情,公道宽厚,一身神力,定然能成为他麾下大将。
而大丫这般,不比他的谋士差什么。
二丫精明能干,如果负责粮草采买保管,没几个人能在她眼皮子底下弄鬼。
三丫更是习武的好料子,而且又有号召力,做个先锋,那得多出众。
性别只是她们身上的一个标签,掩盖不了她们身上的光芒万丈。
把女子拘泥于后院,淹没了多少人才。
燃眉之急得以解决,燕王总算松了口气,这才有空和萧晏叙旧。
“我给父皇上书,帮你说情,只可惜没帮上你。后来听说你被人买了,再多我就不知道了。”
“多谢王爷。”
燕王没有撒谎。
这也是为什么萧晏要冒着危险拉他一把的原因。
燕王这个人,是有人情味的。
他也是真把萧晏当朋友,所以在萧晏落难的时候,肯雪中送炭。
但是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因为他在皇上眼里,是墙上那一抹蚊子血。
不看见就罢了,现在还主动送到面前来,那真是要多膈应就有多膈应。
所以,雪中送炭没送成,变成了雪上加霜。
两个人聊着,大丫就站在旁边静静的听,恬淡温和,却又能让人感觉到风骨铮铮。
燕王身边的两个随从,都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这般年轻,却又聪慧无双,还能沉得住气的女子,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真正优秀的女人,对男人的吸引,绝不是从“性”开始。
性是最肤浅的吸引。
真正的优秀,能让男人越过性别去慕强。
“你是说,现在你成亲了,你夫人收养了三个女儿,所以你也有了三个女儿。”
“嗯。”
“好好好。萧晏,你是有造化的,老天有眼。你那夫人,也是侠骨柔肠。你还没告诉我,她是哪家的?”
燕王想,要记下,这样的人家,以后可以结交。
萧晏:“……”
他不想说,她是张家的,恶心。
“就是普通市井女子。”
“市井女子,能养出这样的女儿,也绝非凡人。你等着,我先去见过父皇,等见了父皇之后,抽空找你叙旧。”
大丫闻言抬头,看向萧晏,无声提醒。
而萧晏回她以安抚的眼神,直截了当地对燕王道:“皇上知道你我在西北曾有同袍之谊。你是藩王,我是武将,我们不能走太近。那样对彼此都不好!王爷这次回来,会被推到风口浪尖,所以我们还是不见面的好。”
大丫有些意外。
萧晏这话,说得太直白了。
大概,燕王是个能听得进诤言的人?
果然,燕王道:“是,是这么回事。那就回头看看吧。萧晏,无论如何,今日要多谢你和你的女儿,这份恩情,本王记下了。”
“王爷言重,若是没事的话,我就先告辞了。”
萧晏像来时一样,谨慎地和大丫分开走,避人耳目。
回去之后,大丫主动和萧晏说起了今日的事情。
她面上露出担忧之色,“爹,恐怕你的起复,要晚一些了。”
萧晏点点头,目露赞许,“我没想到,你也能想到这一层。”
怎么能想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