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找到了识海的中心,接下来要做的,应该就是在这中心之处留下自己的意念烙印,这样下次进来之时,只需要用意念感应一下,就可以知道中心的位置了。
这不是哪本书籍上的说法,而是李小刀自己的猜想,因为他只能自己摸索。
可是怎么留下意念烙印呢?
李小刀试着用意念去点燃另外一支烛台,可是试了很多次,也试了好几种方法,可是都失败了。看来,这个方法行不通。
把现在点燃的这支烛台灭了,重新用自己的意念去点燃?
这风险是不是有点大?李小刀担心,这烛台一灭,自己的生命也就跟着灭了。
能不能加强一下这支烛台的意念之力?这样也应该可以留下自己的灵魂印记吧。
控制着从自己的意念之中分离出一丝意念之力,向着意念本源小火苗侵袭而去。就见小火苗一阵剧烈晃动,大幅度的摇摆起来,仿佛刮起了七级大风似的。
李小刀就感觉,再这么晃下去,要不了几个呼吸的时间,这本就弱小的小火苗肯定要被吹熄灭了,吓的他赶紧收回了意念之力。
这么硬来肯定不行,火苗脆弱,经不起外力的冲击。
李小刀想起了某本书籍里的一段话,戒骄戒躁,用心去感应,心诚则灵。
重新分离出一缕意念之力,缓缓地向着意念本源小火苗靠近。一点一点的,一旦小火苗有所晃动时,意念之力立即停止前进,并不断的与意念本源相互感应。
直到火苗不再晃动,再度慢慢前进。
如此这般,经过几轮尝试,本源小火苗终于不再排斥意念之力。两股同根同源的意念之力,终于相似相融了。
在两股意念相融的瞬间,识海之外现实世界中的李小刀的意念中,突然多出了一些东西。
那是识海与意念的一种关联,是识海对意念的认可。
从此以后,识海空间对李小刀的意念完全开放,意念可以直接进入识海,而不再需要意念经过灵魂,再到肉体,再到识海的转换了。
认真的尝试了几次,直到真正的确认意念可以直接进入识海,并能立即找到并到达识海中心,李小刀才放下心来。
识海三关,终于是闯了过来。
而此时,李小刀也终于是大概的明白了,自己第一次进入识海时候,为什么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才到达识海中心。
因为李小刀的这个识海,真的与普通人不一样,真的不是书籍上所描述的“不大”。
李小刀的识海空间非常庞大,可以用“无尽识海”来形容。即便是李小刀的意念已经获得了识海的全部权限,但依然无法感应到识海的边缘。
而在识海空间中心位置不远的地方,地上全是散乱的、杂乱无章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就是李小刀在艮山图书馆所收录的所有书籍,还有一部分是李家藏书阁中的功法秘籍。
这些书籍全都混乱的堆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是被人打劫过了一样。
李小刀知道,这些就是自己快速记忆下来的书籍内容。只是在这识海中,居然不是以知识条目或图片的形式展示,而是以一本本书籍的形式出现,倒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数万本书籍,出现在识海中,居然如同沧海一粟一般的毫不起眼。识海的空间之大,由此也可见一斑。
只是,空间再大,东西也不能乱扔。否则,扔的时候爽快,找的时候就麻烦了。
回想着艮山图书馆中书籍摆放的有条不紊,目录清晰,而自己识海中的书籍就这么随地乱扔,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
李小刀就想着,如果能够在识海中搭建起一排排的书架,将所有书籍都按类别分类摆放,那么查询起来就会快捷很多。
尤其是随着以后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就更需要合理化的摆放了。
可是,怎么搭建书架,这是一个问题。
意念来到散乱的书籍之前,控制着一本书籍漂浮到自己的面前。
李小刀发现,这些书籍并不是虚幻的,而是像现实世界里的书籍一样,有重量,有厚度,翻阅书籍的感觉也跟现实实际世界里一模一样。
这是一种很难奇怪的感觉。
按理说,看过的书籍,只是一种信息流的存在,没有重量、大小和厚度的,可是眼前真实的感觉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
这些信息在识海中,不仅仅是以书籍原来的样式出现,而且还有大小厚度和重量,或者说,是有长、宽、高和重量。
似乎这识海空间本身也是一个跟外界的现实世界一样的空间。
但是,识海本身只是一个很小的颗粒。这是否意味着,识海空间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但又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外一个三维空间?
而这个识海的三维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没有直接的接口和交集,只有通过意念,才能自由地穿梭于这两个空间世界之间。
李小刀想不明白,只能在感叹了一句“文化有限”之后,还是把目光转回了眼前的空间。
在这个识海空间中,中心处的石桌和烛台是真实存在的,意念本源之火也是真实存在的,连本该上信息流的书籍也是真实存在的,甚至于连在控制飘荡着的自己的这一缕意念都是真实存在的。
也就是说,在这个特殊的三维空间中,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也不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都是会具现化的在这个空间中展现出来。
既然如此,那么“书架”也就不一定要一块板一块板的去搭建了,用意念就可以去建造了。
想到这里,李小刀再次调集了一股意念之力进入识海之中,并控制着意念之力在空地上建造起“书架”来。
建造的过程既顺利又非常不顺利。
说顺利,是因为每一笔绘制,都能真实的在空中留下印记,都能形成一个形状的物体;
说不顺利,是因为别说是搭建书架,就连一个盒子都没有搭建起来。
几次失败之后,李小刀才想明白,折腾半天,自己绘制的都只是一个平面图,而不是立体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