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夕阳烧红了半边天,近傍晚时,莫家三房几人在草棚做棉叶粑,蒸过后再用油煎一下,面皮微焦,吃起来格外的香。
一个大摊锅上放了十几个,吴氏有条不紊的翻着面,几个小女孩都围着吴氏的锅边转,莫小天日常逗狗玩。
“拿个盘子来!”
刚起锅小花就迫不及待的伸手,烫的她直叫唤。
“该!不懂规矩,跟你哥一样馋!打你手都是轻的。”
“诶,老三媳妇,个人行为,不讲连带责任啊!”撸狗的莫小天连忙为自己辩解道。
“那就一个挨揍,一个挨骂!谁让她天天跟你屁股后面跑!”吴氏道。
“那既然如此也成,我去给您找根粗的棍子,不,找荆条!帮你好好教育教育!”他眼睛四处看,作势真要找,配合度十分。
莫小花脸一黑,讨饶道:
“我错了,两位大人饶命,我以后铁定做个端正有修养的姑娘!胆都吓没了。”
其他小姑娘见状纷纷偷笑。
拿了个盘子装了三个棉叶粑,她招呼着四房两姐妹就要往桌子走。
转身时,正好目光看到对面小路两道身影正往他们这而来,面色一变,连忙唤着院里的莫小天:
“哥,哥爷领着小叔好像朝咱们这来了!”
因着北屋狭窄,开春后一家就将厨房搬至草棚,一般除了睡觉,一家人除了待在地里,那就是这养殖房的草棚子了。
莫家院子一百多平拥挤的住了二十几个人外加牲畜,现在三百多平的养殖房可比莫家院子大一倍。
坚实的建筑,看着确实壮阔。
因为这里依着山脚与村子是对立而建的,而且目前这方位就他们一户,很明显对方就是冲他们来的,这让莫小花如临大敌。
无事不登三宝殿,准没好事。
莫小天放开霸爷起身,不留痕迹的将两人拦在院外,不让他们靠近养殖房,面带三分笑,招呼道:“爷,小叔你们是有什么事吗?”
他单刀直入。
“没什么大事,就是你小叔许久未归,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自然就带他来与你们走动走动,虽是分了家,毕竟你小叔也是你爹的亲兄弟,大家都流着同样的血,这是外人永远比不了的,自然不能让你们生了分。”老头子的目光并不正视莫小天,而是四处观望,眼神像是审视检查自家的什么物件,连带语气都比往日多了几骄傲。
“虽然你小叔日后会照拂你,但你往后也不可意气妄为。”
这岁数大了,自己给自己想了一千万字的大长戏吧?
饭还没吃饱就开始蹦臭屁。
“哦,要怎么照拂呢?是每个月要给我们多少银子吗?那就太好了!”他期待的搓了搓手,话语直白。
既然说要照拂,那不给点实际的?
他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莫老太脸色顿时不太好,这小子现在怎么如此市侩!
不和自己亲的果然都长歪了!
不会说话,也没个眼力劲。
莫守宗也没想到老三的这个儿子说话这么虎,张口就来。
他拍了拍莫小天的肩膀笑的温和,像一个可亲的长辈:“这是小天吧,近一年多未见,你长高了!”
他今天穿的灰白长衫,这人靠衣装马靠鞍,穿草鞋粗布衣,放在人堆里他就是个普通人,但今日这身行头,倒是有戏文里白面书生的意思,这就是长年没干农活的好处吧?
都回村了还这般显摆。
莫小天耸了耸肩膀,装作活动筋骨,环抱着双臂,错开他的触碰。
自己又不是真的莫小天,他们可不熟,不用看起来这般虚伪的亲密。
“哦,这是小叔啊?您长年不回家,我这人小记性不好,都快忘了还有您这位人物了!回来了就好!你不知道,爷可想你了!这几天地里可忙了!我下午瞧着大伯、四叔都在担粪呢,你没去担粪啊?”
“哦,我知道你下午一定在水田里扯水面吧?”他重重的点了点头,表演性极强,满是对莫守宗的赞赏:“你回来的正是时候,什么时候再回书院啊?正好可以帮爷干几天农活呢!你应该会帮爷把地里的农活干完才走吧?”
他表现的格外热情,夹枪带棒,说的越多莫家宗的笑脸就越浅,差点挂不住。
“呵呵,小天这是身体好了,嘴越来越能说会道了!”他干笑道。
老头子听着就不愉快了,带着指责教育的口吻:“你小叔是读书人。哪能去做那种脏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小叔以后考取功名,自是要飞黄腾达,小天啊,你现在也是懂事的年纪,有些事的看得明白,响鼓不用重锤。人,得抓住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你可是我亲孙子,也不是厚此薄彼的人,所以才提点你两句。你也得好好想想,别整天没头没脑的,到头来什么也捞不着!”
什么玩意?
他这番隐含深意,但目的性又太过明显的话,莫小天哪里会听不明白?
这是让他三房去舔莫家宗的臭脚?
且不说他以后真有什么大迹遇,他都不会稀罕!就凭这人自私的本性,他也断不会要与之来往。
再说,他小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找虱子往自己头上爬?
他哪有功夫想那些有的没的,倒是该断小人才是真!
心里如是的想,面上却似打了鸡血似得热情:
“听爷一席话,胜是一席话,真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小叔我真是羡慕你只要能读书,就可以不干活!”
还以为莫小天满脸洋溢着兴奋要说什么呢!
结果不是他们想听的。
莫家宗无语,他看了眼莫老头,眼神似乎向他传递着什么信息,似在向对方疑惑,这莫小天是不是傻子?
“你就这样领悟的?”莫老头也是感觉有股气在冲天灵盖。
“昂!”他点了点头,还是极为认真的那种。并且还做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爷你看,小叔读书十二年没考取功名,当然可能是小叔故意考不上!”
这话明显是在讽刺,但他的话不止于此:“每日只需要拿着笔随便写写画画就行,家里农活有大伯二叔四叔他们做。自己也不用担心束修费用,到了时间钱花完了,你们立马又补上,小叔还不需要自己去挣!”
所以他深刻感悟就是:
“还是读书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