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举子夸冯紫英,仇仁便不高兴。
“什么玩意?这大冷天的你那把纸扇摇啊摇的。人家秋华姑娘,那扇子是遮脸的道具。
你乍得,你热啊?”
仇仁瞪着眼睛吐槽着。看起来他是真的看不上冯紫英呀!
就听下边冯紫英说道:
“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那我们就以美人为题。来赞美两位姑娘吧!”
“好!”“好!”……
下边一片附和声。
这附和声刚有些落。就听见二楼雅间,有人的喊声传来。
大家抬头看去,却见两名宫中侍卫服装的人在凭栏看着下边。
云儿姑娘看去。心中却道,原来是史大郎呀!但是他怎么和仇仁这个纨绔走到了一起?
就听见那仇仁喊道:
“喂!
冯紫英。我参加行不行?”
冯紫英看去,原来是仇仁这个草包。他不禁大声嗤笑道:
“呦!
这不是仇都尉家的公子吗?
你也要作诗。难不成又要做一个‘一个蛤蟆两只眼’出来呀?
哈哈哈哈!”
冯紫英身边的举子都跟着笑了起来。
把个仇仁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你……你……冯紫英你莫要小看人,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我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仇仁了。”
那秋华看见仇仁也是心中一动。这仇仁怎么来了?他往日便和冯紫英争风吃醋的,
要是往日也就罢了。恩客们争锋,她们这些姐是乐见其成的。
可今日不同,正是她在士林立名头的时候,说不得那位便被她迷住,赎了她出去。现在可莫要惹出事端来。。
想到这,便往后退了一步,向一旁隐于角落的丫鬟招手。和那丫鬟交代了几句。
此时冯紫英正和仇仁吵嘴。倒是并未看见。
最后冯紫英心道,莫不若就让仇仁参加诗会。他自己要出丑,这可怪不到别人了。
“我这诗会,便是谁来了只要诗好词妙,那都是可以来写的。
仇兄既然觉着自己大有进益。那便下场一试也无妨啊!”
冯紫英一派潇洒气度,又是惹得苏砚溪之流一顿交好。
“冯公子大气。”
史信在那自顾自的吃着菜。这三个时辰可不是闹得。史信已然有些饿了。
任由仇仁和冯紫英说话。
仇仁听说让他也做诗比赛。忙回来冥思苦想。
就听下边的冯紫英在那里又说道:
“我们不若以一炷香时间为限。
倒是将这诗词稿交由云儿姑娘和秋华姑娘审判。”
“要得。”
下边一下子静了下来,那些举子们都埋头苦想起来。
史信倒是不想参加这种没有意义的诗会。一旁的仇仁不搭理他,在那里写诗。
这一桌子的菜,史信正好填饱肚子。
恰当此时,有一个女生敲门说话。
“这里可是仇公子的雅间。”
史信看看仇仁。那仇仁竟然不理不睬。专心的写诗。
史信便出口问道:
“门外何人?”
就听门外说道:
“我乃是秋华姑娘的丫鬟锦儿。奉我家姑娘之命来见仇大爷。”
那仇仁一听是秋华姑娘的丫鬟。这诗也不做了。便去那门口打开了门。
那里果然有一个丫鬟在。
仇仁便急忙把那丫鬟给让了进来。
“原来真的是锦儿姑娘啊!
快进来说话。”
那丫鬟进了屋,看了一周。就见屋子中就还有一个穿着侍卫服装的人。
想来是仇大爷的同僚。
“仇大爷安。
我家姑娘刚刚在楼下见了大爷心中欢喜。但苦于有事在身,不能来相见,心中实难平静。
便让奴婢来见上仇大爷一面,让问求大爷安。”
仇仁一听这秋华在这时候还能想到他,顿时是心花怒放。心中脑补出无数秋华姑娘和他互相爱恋的情景来。
“秋华姑娘当真是我的知己。你回去告诉你们姑娘。她的心思我懂。今日我定然夺得头筹。
到时候和姑娘谈诗论赋。”
那锦儿姑娘心中不屑,就你个草包你还想在众多相公中脱颖而出?那莫不是在想屁吃。
但嘴中却是说道:
“我家姑娘让我和大爷说,大爷知她今日在此做评委。能来此捧场。她已经心中感激,知大爷心中有她。
至于这诗局,赢了固然好,她能和大爷秉烛夜谈。要是输了也无所谓。
这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她只一片真心向着大爷,大爷定然知晓她的心意。
只耐心等待。改日在怡翠阁虚席以待。”
说着丫鬟拿了个绣帕出来。
“我家姑娘日日思着大爷。这是为大爷绣的帕子。只是大爷近日未见,没机会送于大爷。
今日既然大爷在此。便让奴婢送于大爷。
又说今日是她仕林扬名的时候,不能和大爷见面了。
大爷也别恼。但只静静坐在看姑娘扬名便是。”
仇仁接了那帕子。在鼻尖闻了又闻。
“最难消得美人恩啊!”
那丫鬟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什么恩不恩的,大爷但凡心中有姑娘,多想着点姑娘,不要惹事,少让我们姑娘担心,也就是报答我们姑娘了。”
史信在那便也不过来。就看着两人在那里交流。
俗话说,旁观者清。他可以看出那丫鬟在不经意间对仇仁的不屑来。
当真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她们见的多了。这真情是给不过来的。
这丫鬟来这寻仇仁,恐怕是怕一会仇仁闹事,搅了月华姑娘的好事吧?
当然这事和史信又有什么关系呢?
书中写冯紫英把仇太尉的儿子打了一架,之后便发誓再不打架。
说明这事给冯家带来了很大的祸患,以至于冯紫英发誓。
难不成便是仇仁和冯紫英争秋华姑娘?
很有可能啊!
这里面便有点操作空间了。
史信打定主意跟进此事,自己现在游荡在勋贵集团和新皇的从龙之臣之外。这倒是一个契机。
那丫鬟自以为劝住了仇仁这个草包,便和仇仁告辞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