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凡是修行之人,如果不明白自己修行的真正意义和目的,那么他们的修行将变得毫无意义。即使他们能够延长自己的寿命,但这也只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做法,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和困扰。
有些人认为,修行的目标就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获得永恒的生命。然而,对于那些寿命超长的人来说,他们所面对的孤独和寂寞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在无尽的时光长河中,如果他们无法超越尘世的纷扰和束缚,那么痛苦将会像影子一样伴随着他们,让他们备受折磨。活得越久,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就会越多,直到最后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崩溃。
其实,人的生命本可以无限制地延续下去。当一个人离世时,仅仅是其肉身消逝,而灵魂依然存在于宇宙之中。然而,对于那些非意外身亡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生命终结并非由他人或外界因素所决定,而是源于自身的意愿。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不再有求生欲望时,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曾经见到一位年龄较大的老人,他的身体状况尚可。有一次生病住院,得知儿女都不愿意来看他和照顾他,他选择了默默的离去,死的非常安详。医生护士甚至不知道他的死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主宰着人类的生死呢?答案并非我们表面所感知到的意识,而是深藏于内心深处的“超我”。这正是佛教所倡导的“明心见性”中的觉悟性。或许有人会质疑:难道所有因病去世的人都是自愿放弃生命吗?从超我的视角来看,事实的确如此。但对于小我而言,它往往难以理解超我的抉择,临死前拼命反抗,痛苦挣扎,也就是这个原因。这便是未能真正领悟到“明心见性”的真谛。
修行者在觉醒之后,他们便能够洞悉超我的决策,并且明白其中的缘由。于是,他们会毅然决然地放下小我所执着的一切,顺应超我的指引。这个转变的过程,正是觉醒的关键所在。
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脱离苦海,不仅是自我的解脱,更是要帮助所有的众生一同脱离苦难。佛教讲究自渡渡人,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来自渡,才能有资格去渡化他人。如果一个人还没有觉悟,还没有明心见性,那么他自然也不具备渡人的能力。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尚未觉悟的人在传授修炼方法,教他人修行,这就如同盲人引路,往往容易导致邪教和邪法的滋生。当然不是说没有觉悟就不能教,而是在教的时候一定要说我说的只代表我的理解,并不代表是正确的,如何取舍,还是交给学习的人。
有的人信仰宗教,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出于好意传播修行方法,并告诉他人:“我学习的修行方法非常出色,你应该跟随我的脚步一同信仰。”然而,实际上他们正在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所传播的是法执妄想,不是从修心正念着手。这些人并未觉悟,又如何知晓自己所信奉的是否是正确修行之法。世间众多宗教不断演变和发展,修行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谁能确定哪个才是正确的呢?在此,请务必记住以下重要观点:明心见性的人找到了真我,心灵获得大自在。如果尚未脱离苦难之海,那就意味着尚未觉醒。此时,请静下心来专心修炼,切勿追求外在的形式活动如烧香、磕头、弘法。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苦难之海呢?其实,人类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于内心深处,只有极少数的痛苦是源自肉体。所以,只要解决了心灵的疾苦,那么肉体的痛苦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因此,所谓的苦难之海实际上就是人心中执念的海洋。
人真正的自由,也就是大自在,并不是肉体上的自由,而是心灵上的自由。只要我们还被束缚在肉体之中,就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然而,在修行的道路上,修行人会逐渐解放心灵上的限制,最终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大自在。这正是脱离苦海的根本原因所在。当我们到达这个境界时,即使肉身已经死去,也不会再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任何影响。那时,肉体所承受的痛苦将不再能反映到心灵之上,这才是真正的脱苦得乐、苦尽甘来。
所以说修行本质其实就是修心,明心见性也就是修真、悟真,从小我过渡到真我,把后天形成的各种执念都去除掉,将心灵上的限制解开,从而达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而具体的修行方法,则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人的习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去掉的执念也就有所不同。最为常见和通用的修行方法,就是先做到清心,然后再观照身心,渐渐觉醒,最终实现明心见性。当年佛陀传授给世人的禅定之法便是如此。至于道家的性命双修,也和这个差不太多,只是多了些炼体长生的相关内容罢了。
我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自从觉醒后,我清楚地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事情。我愿意与各位分享我自身的修行经验,尤其是那些曾经走过的弯路,希望能借此帮助大家避开陷阱,减少不必要的曲折路程。这也是我撰写此书的主要意图之一。
在此,我想特别提醒大家一点:千万不要将自己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宗教门派之内。尽管在讲述某些修行原理时可能会引用大量来自不同宗教的术语或观点,但仅仅因为使用了某个宗教的词汇并不意味着我被该宗教所束缚。
未来,修行必将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修课程,因此我们不能让宗教信仰成为一种限制或定义。接下来,我将以修行觉悟的大智慧来详细解释为何这本书被命名为《修行宝典》。
修行之路充满艰辛,而这本宝典则是我多年来积累的智慧结晶。它不仅包含了对各种修行方法的深入探讨,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指导。无论您是否已经踏上修行之旅,或者只是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相信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让我们一起跨越宗教的界限,共同探索修行的奥秘,开启内心深处的智慧之门。愿这本《修行宝典》成为您修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引领您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