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了一下白芳告诉我的升降设备使用方法,其实并不难。
于是我把电动动力的小背包背在身上,又将背包的接扣固定在垂直的钢索上,启动电源,随着设备的运转,我缓缓地被提升了起来。
这高科技的电动设备果然厉害,几分钟的时间,我就来到了升仙洞的出口处。
想当初,为了从这里下来,我和棍子等人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左爬右跳,还遭遇了重重围攻,差点就命丧崖壁之上。
还是这设备好使,几分钟的时间,垂直升降就轻松搞定了。
我顺着升仙洞,一路爬回到轮转圣井周边的圆形通道,然后跳了下来。
我看了看手表,现在的时间是下午5点30分,也就是说,我从圣殿一路回到这里,只用了半个小时。
整个环形通道一片寂静,没有一丝声响。
我从通道中出来,穿过环道和轮转圣井之间的石林,来到了正中央的井口处。
只见石井中升腾起绿色的荧光烟雾,我知道,时间入口应该已经打开了。
与此同时,我也能感觉到手中的两枚人骨骰子开始剧烈地颤动起来,和之前一样。
看来我的猜测没错,就是我们刚才来到圣井旁时,这两枚骰子的力量开启了圣井的时间轮转能力,导致了两拨人在时间上的错位。
我心中暗道,这既是巧合,也是缘分啊。
谁能想到,我这辈子竟然会在这个地方,开启这个充满灵异的空间。
接着,我又翻越石林,回到了刚才的位置。
在时间穿越的过程中,我的手表和我是一体的,所以它只会显示现在的时间,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动。
这样一来,它所指示的时间也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
我必须牢牢记住时间,绝不能弄混。
根据之前的经验,围绕圣井在周围的环形石道里每顺时针跑一圈,时间就会向前推进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我心里必须像明镜一样清楚,否则一旦出错,我就有可能迷失在这个时间缺口里,永远也出不来了。
我在心中暗自测算,此刻时间为5点30分。
我欲借助轮转圣井的神秘力量,向前跨越两个小时的时光长河,也就是沿着顺时针方向在环道跑上两圈。
倘若我的推测无误,当我从环道迈出的那一刻,时间应已悄然来到7点30分左右。
而后,再顺着地下河驾驶皮快艇返回秦圣殿,依据来时的经验,路程所耗时间约莫半小时。
如此算来,待我重回秦圣殿,应是晚上八点左右。
那时,我便能目睹八点钟的秦圣殿之景,若运气尚佳,或许能寻得那真正的出口所在之处。
为能精准测算时间,且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实现了时间穿越,我当机立断,决定留下我的手表。
绝不能让它随我一同穿越,它必须在这时间缺口之外,为我如实记录时间的流逝。
我缓缓摘下手表,将其放置在轮转通道上方的升仙洞洞口。
随后,调整了一下头上的探灯,深吸一口那略显凝重的空气,毅然朝着轮转通道顺时针的方向奔去。
实则整个通道长度有限,没过多久,我便气喘吁吁地从另一头回到了原点。
然而,我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如同奔赴一场未知冒险的勇士,继续朝着顺时针方向疾驰。
当我再次回到此处时,已整整跑了两圈。
在这寂静得令人心悸的黑暗之中,我全神贯注,却未察觉到周围时空有任何异样的变化。
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疑惑:究竟穿越成功了吗?
我是否已然置身于两个小时之后的时空?
此刻,唯有上方升仙洞里的那块手表,能为我解开这萦绕心头的谜团。
当我伸手取出那块手表时,不禁瞪大了双眼,全身瞬间被一股强烈的震撼所笼罩。
果然,正如我所料,手表上的指针稳稳地指向了7点30分。
这一结果,无疑证实了我的推测是正确的,让我不得不相信这看似违背自然常识的奇妙结果。
刹那间,我的内心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
此前,所有的想法都不过是基于推测的设想,而如今,手表上的指针却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向我宣告了成功。
看来,这时间穿越的计划是可行的。
我没有丝毫停留,心中只有一个急切的念头:回到秦圣殿,看看这几个小时里,那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我迅速戴上手表,爬入上方的升仙洞,朝着洞外的峭壁进发。
出了洞,我熟练地借助垂降绳索,快速下到地下河流的岸边,找到了那艘皮艇。
随后,我驾着皮艇逆流而上,一路颇为顺利,很快便来到了秦圣殿外面长廊的巨型石门入口。
一路上的情形暂且按下不表。
当我一路小跑穿过时间长廊,来到秦圣殿祭坛的平台入口时,心中的期待愈发强烈。
只要绕过眼前的石头屏风,后面的过道便是我离开时,我们所在的祭坛二层入口。
说起来,那既是我与棍子、白芳、老万之前与对面陈九阴对峙、藏身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后分别之处。
几个小时后的此刻,那里究竟还有谁在?
这几个小时里又发生了什么?
白芳、棍子、老万他们,是否安然无恙?
圣殿中的那场如天崩般的洪水,是否还在肆虐?
我瞥了一眼脚下地面的干燥程度,看来并没有洪水溢出的迹象。
所有的问题与疑惑,都将随着我踏入其中而揭晓答案。
此刻,我的内心忐忑不安,心脏在胸腔里“扑通扑通”直跳,双腿也微微发软。
我从未像这般紧张过,毕竟即将看到几个小时后的场景,这怎能不让我激动万分?
我缓缓绕过石质屏风,眼前的通道宛如一幅静止的画面——这里竟然空无一人!
其实,在我尚未抵达通道入口之时,便已察觉到此处的异常安静。
这份安静与之前截然不同,不仅没有了人声的嘈杂,甚至连水流的声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之前所在的二层平台位置空空荡荡,我小心翼翼地继续向前,从石台后侧探出脑袋,朝下面的大型祭坛望去。
只见大部分区域已被上方穹顶掉落的石块所覆盖,大殿中的积水尚未完全排尽。
大殿之中,不见任何人的踪影。
我壮着胆子,小心地从石台旁的石阶下到一层。
这才发现,大型祭坛中的积水如今足有齐腰之深,地面上的碎石大小不一,散布在积水中,使得我每前进一步都颇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