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的香港,经济正逐步从低谷中挣脱,焕发出新的活力。作为久负盛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贸易等支柱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投资环境持续向好,宛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球各地的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在 2003 年适时推出了“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明确规定有意将不少于 650 万港元资金投资于香港的投资人,有机会到港定居。这一颇具吸引力的政策,无疑在众多内地及其他地区具备资金实力的人士心中,燃起了考虑到港投资定居的热情火焰。
然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让香港的一些黑暗势力有了抬头的迹象。在繁华都市的背后,一些企业家因其自身行业的特殊性质、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或是个人较为可观的财富状况等因素,不幸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所或特定的情况下,例如身处偏僻地段、选择在夜间出行,又或是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时,这些企业家遭遇抢劫或绑架等危险的风险便会陡然增加。
在 2004 年的香港,活跃着几家较为知名的帮派:
- 14K:它由葛肇煌创立。葛肇煌早期身为军统成员,1949 年逃窜至香港后,创立了这个组织。14K 内部结构复杂,拥有 36 个字堆,各字堆以及派系大多各自为政,宛如一盘散沙却又各自有着不可忽视的势力。即便到了 2004 年,14K 依然是香港一股难以轻视的黑恶力量,其触角广泛延伸至敲诈勒索、贩毒等诸多违法犯罪活动领域,给香港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 和胜和:其前身可追溯至 1884 年成立的和合图,1930 年从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帮会,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本土黑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胜和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到 2004 年,其势力依旧如日中天,活动区域广泛分布在港岛、九龙等地。他们不仅涉足敲诈勒索、贩毒、放高利贷等非法勾当,甚至对香港娱乐圈的部分资源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掌控,在香港地下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
- 新义安:它的前身是 1866 年成立的“万安”黑社会组织,40 年代后期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人们俗称为“新义安”。早年其成员主要以潮州汕头汕尾海陆丰的鹤佬人为主,所以又被称作“潮州帮”。2004 年时,新义安主要通过敲诈勒索、贩毒、放高利贷、开设色情场所、非法开赌、走私等非法手段谋取暴利,其活动范围几乎遍布港岛、九龙、新界及离岛,对香港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鉴于如此复杂的治安环境,赴港的企业家们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全力保障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004 年 3 月初的罗湖口岸,每日都有近 12 万人次如工蚁般忙碌地穿梭于深港两地。在这支成分复杂的人流中,既有代购奶粉的主妇、倒卖手机的学生,也有运送海鲜的商贩。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人群里,还隐藏着三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背着印有“华强北电子配件”字样的黑色双肩包,包里装着的却是从枪管膛线到击针弹簧等各类金属部件。这些零件,是田毅决定赴港后,通过特殊渠道联系的“水客”帮忙运输的。
所谓的边境口岸“水客”,他们通常以正常出入境的方式,将枪支或零部件巧妙地藏匿在身上、行李之中,甚至采用令人咋舌的人体藏匿方式,蒙混进入香港。这些“水客”,有的是单纯受金钱诱惑的普通人员,为了可观的报酬而甘愿冒险;有的则是专门的走私团伙成员,背后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分工。在当时,走私渠道根据“水客”的“业务能力”和所承担的风险,将他们细分为三个等级:
- “菜鸟”(日薪 300 港币):这类“水客”主要负责运送塑料护木、弹匣底板等非金属件。他们往往会将这些物件藏在婴儿纸尿裤的夹层里,或是塞进保温饭盒,试图凭借这些看似寻常的物品来躲避检查。
- “老手”(日薪 800 港币 + 风险补贴):他们的“业务”相对复杂一些,通常携带枪管坯料。为了成功过关,他们会将枪管坯料塞进经过改装的折叠轮椅钢管中,或者伪装成登山杖的内芯,利用这些较为隐蔽的方式来逃避海关的查验。
- “鬼影”(月结 2 万港币):这是走私队伍中的“精英”,专门运送撞针、膛线管等核心部件。这类人大多是有着丰富走私前科的老江湖,为了躲避检查,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会吞下用乳胶膜包裹的微型零件,凭借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过关。
参与这个非法行当的人员构成十分广泛,家庭主妇、学童、玩具商等都成为了其中的主要成员。
以四十岁的香港主妇陈美玲为例,她推着婴儿车,看似平常地进入福田口岸。然而,在婴儿车车底的夹层里,却藏着 6 根镀铬枪管。为了避免引起缉毒犬的警觉,外裹的隔音棉上还特意洒了半瓶婴儿爽身粉。从她与深圳水客头目“潮州明”的交易记录可以看出,当月她已经成功运送 23 次金属部件,而每次获得的报酬,恰好等同于她女儿国际幼儿园的月费。
在深圳华强北的玩具批发市场,“水客”组织更是安插了六家傀儡商铺。这些店铺表面上光明正大地售卖四驱车、变形金刚等玩具,暗地里却提供着特殊的改装服务:
- 他们会将四驱车的合金底盘加厚 2 毫米,这个厚度刚好能够嵌入小巧的手枪滑套,让玩具四驱车成为了隐藏枪支部件的绝佳载体。
- 芭比娃娃的礼盒夹层经过精心设计,能够轻松藏入 20 发 9 毫米子弹,将原本充满童趣的礼物盒变成了危险的弹药库。
- 而最让人惊叹的是遥控飞机的电池舱,拆开外壳后,就能看到用磁铁吸附的撞针组件,看似普通的玩具飞机,实则暗藏玄机。
而每天下午 4 点,二十多个从深圳过境到香港上水读书的孩子,会被集中到粉岭某补习社。他们的书包在返程时,总是比早晨重 1.5 公斤。原来,里面装着用蜡封口的钛合金击锤,外面则巧妙地裹着英语练习册和水果盒。这些孩子的家长每月会收到 3000 港币所谓的“教材运输补贴”。
当“水客”们带着零件成功进入香港后,会前往四个看似普通得交接点:
- 上水广场洗手间:第三个隔间的抽水箱后隐藏着一个精心设计的防水暗格。送货人只需按下五次冲水键,暗格便会悄然弹出,如同一个隐藏在日常设施中的神秘机关。
- 旺角电器维修店:在声称回收旧手机的柜台下,藏着一台能够精准检测金属成分的 x 光机。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零件,便会当场将其熔毁,以此来销毁证据,确保走私链条的安全性。
- 中环码头 16 号储物柜:每天都有快递员从这里取走标注为“汽车零件”的包裹。然而,这些包裹实际会被送往三个不同的中转站,通过这种混淆追踪的方式,让执法部门难以追查走私物品的去向。
- 湾仔菜市场鱼摊:冰鲜石斑鱼的腹腔成为了藏纳枪支部件的绝佳场所。摊主老周为了方便在低温环境下操作,特意换上了能低温作业的防冻手套,看似普通的鱼摊,实则是走私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整个水客渠道的成本明细清晰地显示:每支手枪的总成本约 2200 港币(其中包含 600 元水客费),而在东南亚黑市的收购价却高达 1.8 万港币,利润率竟高达 718%,比同期贩毒的利润率还多出 43%。如此惊人的暴利,也难怪会有这么多人甘愿冒险,参与到这违法的走私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