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历,五十八年十月初六。
朝阳初升,染红了半边天空。
今天是韩继穿越到这个时空的第十五天,正好半个月,也是谢辙从小河村离开的第五天!
四天前,韩继安排人进县城,在谢家一个管事的带领下,采购酿酒要用到物料,主要是发酵和储存的大缸,以及定制铁锅。
定制铁锅的时候,韩继顺便夹带私货,订购了六十把斩马刀和六十杆百炼全钢长枪。
还好是谢家自家的铁匠武器作坊,不然如此大规模的定做制式武器根本不现实,但是是谢家自己的作坊就没问题了。
三天前开始,韩继最先教授的那十几个识字之人,已经陆续突破到了武者。
其中,最受韩继重视的韩正、林晨、左进为第三层,其余十来人多为一层,以及几个二层。
从这些队长陆续突破以后,队员们们眼睛都绿了,一个个的铆着劲的训练,各种指令也执行的无比认真。
护卫队现在除开左进林晨马俊等六人外,总共有九个中队,十八个小队,总计114人。
韩继待确认可以通过谢家的武器铺,能搞到自己所需要的武器后,又对队员的各个职能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以一个六人小队为例,三个使用长枪,后期等战马和马槊到了后再换,再加两个使刀的,以及一个这些时日选拔出来的弓箭手。
这就是韩继瞎琢磨出来的战术分配,他对这个时代的冷兵器作战的步战、马战都不甚了解,暂时就这么安排,以小组为作战单位。
到时候找来从过军的老兵卒做教官后,再调整和练习新的合击之术。
现在是上午九点左右。
谷场上,整整齐齐地排了十九个小队,神情肃穆,各个穿着新衣新鞋,统一了服装后果然精神不少,气势提升了一大截。
各个双眼中带着兴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一开始时,能当上小队长的都是从张员外宅子中杀出来的,接着便是前几天的山匪来袭时,杀山贼人数最多的。
换而言之,就是有首级、有军功在身,就能快速晋升。
这次机会又来了,只要在今天剿灭苍山寨时,奋勇杀敌,立下耀眼的功勋,那么下一批自己也能成为小队长、武者。
前两日,韩正等人突破成武者,上百斤的石锁就像玩似的扔来扔去,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韩继坐在枣红马上,环顾四周,扫视着面前整整齐齐的队伍,满意的点点头。
韩正站在队伍前整队,然后过来扯着嗓子喊道:“报大当家!护卫队应到一百一十四人,实到一百一十四人,请指示!”
“归列!”
“诺!”
说完韩继骑着枣红马,站在整齐的队伍前检阅一番,颇有种沙场点兵的豪情油然而生。
最终,来到队伍正前方,大声道:
“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苍山寨的人必须死!村里的乡亲们的仇也必须报!”
“告诉我,你们想报仇吗?”
“杀!杀!杀!”
怒吼声响彻谷场!
那晚不仅死了十几个人,更是烧毁不少的房子。
不说杀山贼能立功,单单是护卫队不少人,和受难的村民们大多沾亲带故,都对苍山寨的山贼很痛恨,欲杀之后快。
“好,今日我便带你们杀上苍山寨,但我知道你们很多人立功心切,但是切记千万不可冲动。
各个小队的队长必须冷静,以小队为单位配合杀敌!队员算单个人头,小队长以上只能算你们这个小队杀了多少人,另算功绩!”
“同时,哪个中队死的人最多,便撤销中队长,降为小队长,小队长降为队员!杀敌数少于伤亡数,便不算功绩!”
“奖赏还是老规矩,杀一人最低奖赏两贯!”
“诺!”
众人齐声应诺,声如惊雷!
提到死人,不止队员们眼中的炙热逐渐清醒,就连各个队长的也逐渐冷静小下来,不敢再顾着自己去捞取军功首级,而不顾队员的安危了!
同时,这也是秦灭六国时实行的军功制,不仅能有效降低伤亡,还能增强一个小队的凝聚力,总之好处多多。
“出发!”
随着韩继一声令下,各个小队依次列队,拿着扎枪和长柄柴刀,坐上谷场旁边的十九辆马车。
这些马车的马儿是上次缴获至山匪的,加上张员外原来就有的牛、马,被韩继改成了运兵车。
远处,不少村民都来相送,但是都不敢近前来打扰!
韩继心有所感,便回头一望。
只见韩安娘带着四个新招的丫鬟,脚边趴着小白虎,正在宅院门口望着自己。
见自己扭头看来韩安娘急忙向他挥手。
轻轻一拉缰绳,骑着枣红马来到韩安娘近前,也没下马,只是笑着道:“区区苍山寨的残余匪寇,吾举手间可灭之!”
“继哥儿一切小心!奴家......等郎君凯旋!”
说完,还欠身行了个万福礼,身后的四个小丫头也是微微欠身行礼!
韩安娘昨天傍晚时,特意请教程思义学来的,是妻子送丈夫出征的礼节!
这也是韩安娘第一称呼韩继为郎君,以往都是继哥儿,或者像昨晚一般情动时,也会称呼......叔叔!
“嗯,某...去去便回!”
韩继微微一点头,便打马离去!
去去便回,这句话韩安娘是第三次听韩继说了,第一次是去杀张员外,第二次是前几日山贼来袭时,第三次便是今日。
前两次韩继虽然都是满身是血,但是均平安归来,现在再次听到韩继这自信满满的话后,韩安娘的心也是逐渐安定下来。
待韩继的背影,在前方拐了个小弯后消失不见,韩安娘也带着几个小丫头回了宅院。
其中一个双手放在小腹交叉的小丫鬟笑着道:“夫人呀!您不用太担心,大当家的勇猛无双,肯定能凯...凯旋!”
说话的小丫头十三四岁,唤作叫初九,另一个唤做三娘,就是张员外府上原来的两个丫鬟,后被韩继遣送回家,前几日县里来了两个大官,又被韩老六叫来端茶送水。
随后韩继就顺势将她们留了下来,本来就是佃户之女,现在田亩清查后,韩继亲自出面,将佃户的问题妥善解决,现在用起来也算放心。
至于后面两个十二三岁,长相清秀的小姑娘,也是村里找来的,家中兄长都是护卫队的。
是原本韩继安排韩老六找的,但是留下这两个原本的丫鬟后,这两个也不好退货了,便一并留下来,其中一个还是韩正的堂妹。
听了小丫鬟的话后,韩安娘脸色又放松了不少,随即双眼又微微暗淡下来:“我只是大当家的嫂嫂,可不敢称呼夫人,继哥儿是有大本事的,日后肯定要娶官宦人家的贵小姐为妻的......”
“哦~那就称呼...大夫人~”
右手边的三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她认为正确的称呼。
“呸!瞎说......什么大夫人呀,叫旁人听见了非笑话不可!”
韩安娘嘴上嗔怪,但却是嘴角含笑,带着四个丫鬟进了中院,准备为韩继缝制冬衣。
四个丫鬟捂嘴娇笑!
她们年纪都不小了,十三四岁的年纪,该懂的都懂。
这两天夜里中院正房内,每每天黑不久,便响起韩安娘嘹亮的歌唱声,她们可是整整听了大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