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宣看似询问的话,说出来却是肯定的语气!
正待回话,却被马俊领着两个小妇人打断,摆上茶水便准备下去时,被韩继叫住!
韩继便对马俊吩咐道:“时候不早了,先准备饭食!”
“诺~”
马俊又带着两个小妇人下去,准备中午的饭食。
这么大的山寨肯定是有厨子的,但是马俊不放心,必须要全程盯着。
韩继回过头,看着谢宣肯定道:“没错!应该是这么回事,这杆大枪便是祖上传下来的!”
他一边说着,还头也不回的指了指身后的马槊。
“看来传言不虚!”谢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接着道:
“青州大乱,已经蔓延至茺州境内,机会难得,不知韩老弟是否有马上夺取功名的想法?”
韩继:“谢公子这话在下有些听不懂,此话何解?”
“青州叛乱,朝廷已经在选派平叛总管,邸报显示,朝廷会派二路大军入茺州平叛,北路由幽州公孙鸣将军,亲率五万幽州狼骑边军在冀州边境集结,征调军民二十万整训,待开春后南下进入茺州平叛。
西路军由凉州的折虎将军负责,率领五万北凉铁骑在司州集结,同样是征调二十万大军整训。
而在茺州以南的豫州和徐州边界,朝廷将陈兵三十万禁军,严防死守,为这两路大军掠阵。”
“朝廷征兵的文书已经到了州里,不日便要下到永安县衙,根据可靠消息,永安县这次需要征召小半部兵马,也就是一千余人入伍,加入大军集训、平叛。”
韩继闻言,默默一换算,加上各个郡城的附郭县,冀州共有一百个县左右,那么这次大规模征兵的数量,加上民夫和地方兵力最少有二十来万。
相当于这次朝廷在茺州和青州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起码超过五十万,加上征召的徭役辅兵,两州战场上双方投入的兵力将接近可怖的二百万之巨。
壮观的场面可以想象,但也绝对是非常残酷的绞肉机。
不管是高阶武者,还是普通兵卒,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活下来,绝对是死伤无算......
韩继皱眉问道:“西路军和北路军的两个将领是什么来头?”
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寻常将领别说是统兵,没点能耐连正常的行军都做不到!
谢宣:“公孙鸣,出自幽州公孙家族嫡脉,折虎出自凉州折家嫡脉,这两个家族的跟脚均为诸子百家的兵家,为当世有名的将领,统兵作战的能力肯定毋庸置疑。”
“兵家?”
“对,兵家,韩兄弟听说过吗!”
谢宣不经意间试探道。
“未曾听说过,这兵家有何神异?”
虽然韩继知道能统帅数十万大军的将领,肯定不会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所以韩继对突然冒出来的兵家比较好奇。
这个兵家肯定不是韩继印象中,那个以兵法着称的兵家。
虽然是末法时代,但依然是武道通玄的世界,诸子百家逐渐已经没落,儒独领风骚,难保这兵家有特殊优势或能力......
“兵家集儒家之深谋远虑和法家的杀伐之气于一身,文可坐镇于中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武亦可厮杀于战阵,陷阵斩将,无人可挡。”
谢宣说到这里,眼神中露出狂热以及追忆之色,又接着道:
“在三百年前,兵家人才济济,空前辉煌,且兵家修行也非常与众不同,一可传承兵家奥义,率兵卒凝聚军势横行无忌,所向睥睨!
二是可以通过军势汇聚麾下军卒真气,凝聚为天地异象为将领所用,能轻而易举越阶战斗,发挥出可怖威能!”
韩继点了点头,表示稍微理解。
按照韩继的理解就是兵家传承者,可以凝聚麾下力量来对敌,甚至能起到‘1+1=3’的效果。
倒是和韩继前世玩游戏时的组队效果有些相似......
虽然理解归理解,但是韩继还是忍不住问道:“兵家修者多吗?既然兵家如此强大,但这天下为何兵家不显?”
“兵家在三百年前倒是空前繁荣,人才济济,能者辈出,奈何参与了当时那场九龙夺嫡,只有几家残存,倒是颇为可惜。”
韩继了然,军权在握的将军,终究还是逃不过名望权力的诱惑,何况还是从龙之功......
“既然兵家如此强大,两大兵家大能,多率领数万精锐边军,不就可以横扫青、茺二州了?”
闻言,谢宣缓缓头道:“事实并非如此,青州叛军的势力如此猖獗,其中兵家遗脉袁家功不可没!
现在的青州,既有世家的钱财和中坚武者支持,还有宗门的高端战力,加上袁家一脉的兵家军阵和军势,才有了上个月的朝廷的平叛禁军大败,已然成气候。”
“再加上兵家再如何厉害,但是攻城战的优势并不明显,朝廷无奈之下,只好抽调公孙家和折家的边军,就地募集大量兵丁集训,开春后便开始入茺州平叛!”
韩继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近十来年,大周国天灾人祸不断,中原和南北各地各种野心之辈趁机而起,西方诸小国和北方草原几大蛮族部落,也在蠢蠢欲动、虎视眈眈。
神都所在的中州陈兵八十万禁军,以安社稷。
所以到处都只能像北边一般,派出将领带个几万精锐,就地征兵,一边练兵一边平叛,颇为有效。
想了想,韩继玩味的挑挑眉,缓声道:
“县里征兵只要缴纳足够的钱财,便可不用去出征,韩某现在只想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保全自身,并不想在这动辄数十上百万的披甲军阵中,去舍命厮杀换取前程!”
谢宣深深的看了眼韩继,欲言又止,最后打量了一番四周,发现此地人多眼杂,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
索性也不急着告辞离开,而是主动聊起了其他话题。
可是不管谢宣说起什么,话题总被韩继生硬的拐到这次北方动乱的局势中来。
谢宣面上带笑,不动声色的将其知道的娓娓道来。
县城谢主簿便是出自谢家,谢大公子肯定能接触到朝廷官方邸报,比寻常人知道的更多。
再加上谢宣在一旁补充谢家商队收集来的消息,韩继总算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惊天大战,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脉络。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一开始或许是低估了青州叛军的实力,战场严重失利,损失了十余万禁军之后,在边军不敢大规模抽调边军南下平叛的情况下,只派遣数万兵家边军精锐,在茺州边境集结数十上百万大军,准备一举剿灭青州叛军,再将剩下的百战老兵调往中原平叛。
最多再过十天半个月,县衙就要大规模征兵,出发去冀州边境集结,参加为期三到五个月的军事训练。
没错,朝廷眼见青州叛军气候已成,准备在这个冬天练兵,开春后再去收复茺州和青州。
反正在冰天雪地之下,双方都没法进行大规模交战,那就看谁率先在这入冬后的小半年内,将急速膨胀的军卒训练出战斗力。
这个情况,和韩继原本准备在伏牛山一带,剿匪收集气血发展壮大自身计划,有相当大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