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周老太太房里,只见老太太还面带薄怒地说:“你看这个沈真意刚刚对少游冷冷淡淡的样儿,难道是我周家逼他嫁的不成?若是不喜齐云,齐云以后放我们院里养就是了,不去他院里碍他眼!”
“娘…您先消消气儿,我说实在的,少游在成亲之前搞出一个妾生子也确实不像话,他一向稳重,偏偏在这件事情上优柔寡断了。我想……是因为二哥和二嫂之前和离对他影响不小,他从小到大都没说过想爹娘,但仔细想想,这是不正常的,哪有小孩不粘父母呢?再加上那个私奔的女人,少游那时估计是对娶妻这件事没什么期待了,这才留下齐云”,周家姑奶奶扶着她娘的手臂这样说着。
周老太太看着窗外正在院子里玩毽子的齐云,继续说道:“当时我就劝了他,要报恩多的是办法,何必匆匆娶亲,现在又变成剃头担子一头热”。
“娘,敏行不是个死读书的人,自小爹就教他打理庶务,若只想报恩,怎么会被那个连婚书都没有的娃娃亲困住?”,周家姑奶奶瑶瑶头说。
老太太转过头,盯着自己女儿说:“你的意思是……少游确实很中意那个哥儿?若真是如此,瞧那个哥儿的样子,我真怕少游跟他爹一样……”
“少游中意肯定是中意的,不过我看他与二哥的性格大有不同。你忘了他的那匹马怎么得来的?那匹马与他也是投缘,竟像是能听懂少游的话一般,当时顾师傅跟他打赌,什么时候能打赢了他,他就把自己的那匹马送给少游。少游为了得到那匹马,可谓是勤学苦练,每日找顾师傅过招的那股执着劲儿,娘你忘了?”,周家姑奶奶回忆起那时的侄儿,面带欣赏道。
见他娘在低头沉思,又继续说:“沈真意那边,我看是个实诚孩子,少游一表人才、家有恒产还年纪轻轻便有了秀才功名,若少游是真心待他,两人日久生情也不是没可能的。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少游对沈真意到底中意到什么程度?我记得他以前对哥儿并无兴趣,或许……他自己都还没搞明白呢。而且沈真意毕竟与平常哥儿不同,也是熟读经书的,听说以前也是沈家的主心骨儿,想必是个很有主见的,不会轻易被男人打动”。
老太太听完点点头,继续说:“令仪,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不如你去跟少游或者真意谈谈…”。
“娘,我们管不了,您啥事莫管就是帮少游了,真心把沈真意当做家人就是帮了你孙儿的大忙了!若两人有心,再多的犹疑阻碍都可跨越”,周家姑奶奶打断道。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她也老了,管不了小辈这些事儿了,只希望家里和和睦睦才好,就听女儿的劝吧。
这边母子说私房话,那边书房周敏行也在和伯父谈话。
“少游,我何尝不知你的顾虑,可我们周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读书的好苗子,叫我如何甘心让你就此放弃。我如今在纪尚书跟前还说得上话,你若继续读书,未必不能助你瞻宫折桂。如今圣上还未立太子,富贵险中求,若是……我们周家便可改换门庭啊!”,周家大哥略显激动地对侄儿说道。
“伯父,您说的我也想过,只是周家几辈都是庄户人家,能攒下如今的家底实属不易。所以……我还是想着走稳当一点儿,等根基再深一些再说改换门庭也不迟,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呢。现今太子迟迟未立,接下来只怕会生出不少祸端。你侄儿我读书资质只能说尚可,绝不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以我的能力,能守我周家安稳已是不易。再者,你和姑姑两个外乡人在京中生活不易,上下也需要银钱打点,爷爷年纪大了,家里这些产业我得撑起来”,周敏行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想法都跟伯父说了出来,虽然他在信中已说过一遍了。
他也明白,他与伯父其实只是想法不同罢了,没有对错,因为谁都无法预测谁的选择会更好。也许就听伯父的,也未必不能成事,只不过周敏行更想坚定自己的想法,总而言之,落子无悔!
家宴一散,周敏行就被伯父叫走了,沈真意就自己先回院子了,走之前想了想,又去厨房把剩下的茄盒放在油纸里打包了两份。
回到院子后,把两包茄盒交给吴叔,一包是给他的,另一包嘱咐他转送给刘氏。周敏行的奶娘过世后吴叔没有再娶,只与一个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出嫁后便只专心照顾周敏行。
“吴叔,这包茄盒你拿去尝尝鲜,味道还不错。还有一包就麻烦你帮忙转交给刘氏,并告诉她说齐云在主院被照料得很好,让她不要忧心”,沈真意这样对吴叔交待说。
“少奶奶,那就多谢您还想着老汉啦,您交代的事我一定办好”,吴叔接过两包茄盒,虽然内心微有诧异,但并不多问,只点头听吩咐。
吴叔的确没见过还想着安慰妾室的主母,不过……只要对少爷没坏处,他照做便是。看来少爷艳福不浅呐,这个少奶奶看来是个能容人的,吴叔心里这样感叹到。
沈真意可不知道吴叔把他想象成了一位贤良大度的主母,他让吴叔这样做只不过是怜惜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之心罢了。
他自己自小就没有享受过什么母爱,不管刘氏对他如何有敌意,做母亲的总是盼望儿子安康,他尊重这一点。
“少奶奶给我的?”刘氏一脸不敢置信,刚吴叔一说这是少奶奶让转交给她名字叫茄盒的菜,她就明白这是少奶奶今天亲自做的,还是她去采买的食材呢!当然咯,相公也帮了点忙。
吴叔只点点头,然后又说:“少奶奶还让我转达,小少爷在主院很好,刘姨娘你不要忧心”,他说完把东西交到人手上后,就完成任务般转身走了,不会多说一句闲话。
留刘氏一人站在门口拿着茄盒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