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
崇祯与周皇后悠悠醒来,嘴角还挂着笑容。
看着皇后的样子,崇祯放心了不少。
“陛下,您不用早膳了?”周皇后拨弄着自己的头发,害羞地看着崇祯。
仅仅只是一夜,周皇后的气色好多了。
这一夜,周皇后心情舒畅,在崇祯皇帝的宠爱之下,气色舒畅,脸色红润,与昨日相比,强了太多。
崇祯心中一阵好笑,看来女人也是要哄的。
昨天没少与周皇后探讨人生,展望未来,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朕今天还要上朝!”
崇祯声音轻柔,抚摸着周皇后那一头如瀑布般的秀发,认真起来:
“你父亲的那30万两白银,朕过段时间就会还他!
作为国丈,为朕分忧,起了带头作用,朕感激他。”
崇祯深情地看着周皇后,语气舒缓顺畅,让人如沐春风一般。
周皇后感慨不已,她没有想到最近一些日子不见,陛下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从陛下进入坤宁宫开始,就是温柔呵护自己,更是在宫女们面前弯下腰来,把自己抱进了寝宫。
这种殊荣,即便是从古至今,所有的皇后应该是都没有的吧。
这一夜,琴瑟和鸣!
周皇后隐藏在心中已久的疙瘩慢慢解开了,开始思考起如何处理她与崇祯皇帝的关系。
她现在更愿意站在崇祯的角度来考虑,站在陛下的立场上。
虽然崇祯没有与她探讨过多的国事,但是陛下的眼神骗不了她。
蓦然回首,她猛然发现,陛下变了,不再如之前那般优柔寡断、藕断丝连。
如今,陛下做事不再拖泥带水,眸子闪现出坚毅、果决的神色。
这才是她周皇后的丈夫,大明帝国的皇帝,更是大明千千万万百姓的天!
只有崇祯走对了路,大明帝国才能国运亨通!
大明帝国的繁荣看来是指日可待。
一想到这些,周皇后的心里突然觉得被细小的一根线头牵绊了一般,竟是有轻微的疼痛,但随即就是满足。
“臣妾送陛下,您注意身体,以后让臣妾多给您捶捶肩揉揉背。”周皇后说着,起身给崇祯捏肩。
这一双玉手,轻柔舒缓,在崇祯的肩膀上来回揉捏,还别说很舒服。
“皇后,最近辛苦你了,朕得空就会过来看你,朕先去准备上朝了。”
崇祯说着,看了一眼周皇后。
捉住了她的小手,放在嘴边,轻轻亲了一口,眼神中全是爱意。
周皇后的脸羞得通红,急忙岔开话题,“臣妾恭送陛下。”
声音宛如黄莺鸟一般,悦耳动听,令人赏心悦目。
崇祯转身看了一眼周皇后,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坤宁宫。
......
“皇爷,周大人正在乾清宫外候旨。”
王承恩急忙拱手请旨。
“宣!”
崇祯把手中的茶碗放下,端坐在乾清宫内的龙椅上。
“微臣周延儒参见陛下。”
周延儒急忙跪倒在地,向崇祯行礼。
“起来吧,周爱卿。”
“多谢陛下。”周延儒揉了揉眼睛,缓缓起身。
神情很是紧张,嘴巴一张一合,似有千言万语。
崇祯明白,肯定是交代给他的事儿已经有了着落,否则他不会大清早来到乾清宫请旨。
这几天,崇祯的心情大好,大明帝国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现在崇祯手里有钱了,虽然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借来的。’
只要有钱,管它是怎么来的,只要不影响大明帝国的发展就行了。
有钱,才能办大事。
“周爱卿,朕让你办的事儿怎么样了?”
崇祯抬眸,看着周延儒,眼神肃然。
“启禀陛下...微臣初步调查,这是有人暗中使了手脚。
有人让京师城内的不少百姓,打扮成灾民的样子闹事儿....声势浩大!”
“够了!”
崇祯直接打断了周延儒,眼神严厉,“这群人胆子有多大,天子脚下,竟然敢光天化日之下,做这样的事儿,是谁给他们的胆量?”
“陛下...息怒...微臣知道事态严重,所以在今天的早朝前特来禀告。”周延儒有点忐忑。
“嗯?”
崇祯抬眸死死地盯着周延儒,“这么说,周爱卿已经彻底查清楚了,是谁在背后捣鬼?
快告诉朕,到底谁才是幕后的黑手?”
“启禀陛下,微臣不敢说...”周延儒吓得一激灵,不敢抬眸。
“说,朕恕你无罪!如果有半分隐瞒,朕...”
崇祯没有继续说下去,神情变得犀利起来。
“陛下...微臣...”
周延儒双腿颤抖,再次跪了下来。
“你敢欺君?”崇祯佯装愤怒。
“微臣不敢!”周延儒委屈地抬起了头,眼神有些呆滞,眼角荡漾着些许泪花。
“那你跟朕说实话,天塌不下来,即便是天塌下来,有朕顶着,你怕什么?”
“是,陛下,微臣遵旨。”周延儒理了理思绪,缓了片刻之后下定了决心:
“启禀陛下,幕后的黑手正是钱谦益,还有一大帮的东林党人。
他们到处造谣,说是陛下要从京师开刀,对百姓征收重税,并且给了很多百姓好处,让他们去闹事。”
周延儒终于把这一番话全都说了出来。
崇祯静静的听着,心中一阵的冷笑。
熟读历史,他当然知道,周延儒、温体仁、钱谦益等人不和睦。
这个钱谦益说不上多么正派,不过依他的能力,这点事儿还是办不出来的。
其中必然有隐情!
想要柳暗花明,还需要费点周折。
看来,这帮大臣的心眼子是真的多。
如果他们把这些心眼子都用在正道上,陪着崇祯一起振兴大明,至少大明不会那么快就亡。
这次的这些百姓一定不会是无中生有,至少周延儒说的有人鼓动是对的。
只是到底是谁在背后鼓动,还需要继续查下去。
想到了这些,崇祯面色平静,慢慢冷静了下来。
既然你们要玩,那朕就好好地陪你们玩一把猫和老鼠的游戏。
“周爱卿,辛苦了,你先下去吧,等会在朝堂上朕自有决断。”
崇祯的语气平静,一字一句,说得很慢,气息稳定。
“是,陛下,微臣告退。”
周延儒的嘴角勾起一抹侥幸的笑容,急忙拱手告退。
崇祯的脸色一沉,缓缓摸向了腰间的佩剑。
周延儒吓得脸顿时就变了色,转身急忙下去了。
崇祯此时决定好好看这一出大戏,看看背后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
不管背后的黑手是谁,崇祯都会想办法把他给揪出来。
“大伴...”
“皇爷,奴婢在。”王承恩急忙走了进来。
“立即传旨,让骆养性前来见朕。”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崇祯又不是傻子,岂能只听周延儒的这一面之词。
没多大一会儿,骆养性来到了乾清宫。
“微臣骆养性参见陛下。”
骆养性跪倒在地,微微抬着头,看向崇祯。
“起来吧,帮朕办一件事儿,要悄悄地去做。
除了你和朕之外,朕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
“是,陛下,您吩咐吧。”
崇祯招了招手,示意骆养性过来。
“你这样...这样...”崇祯的声音很低,表情严肃。
“是,陛下,您放心吧,微臣这就去办。”骆养性答应着,转身下去了,生怕陛下再揪着刺客的事儿不放。
“大伴,传旨下去,今天的早朝改成午朝。
让御膳房多准备一些饭食,让大臣们吃饱。
在皇极殿外安排茅厕,让大臣们依次出恭。
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准擅自离开皇极殿,否则定斩不饶!”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崇祯立即叫来高宇顺,又交代了一番。
没错,崇祯准备布一张大网,在这个时候,崇祯必须把祸根给揪出来。
谁敢在他的背后使绊子,砸他的饭碗,崇祯就先把他吃饭的家伙给废了!
崇祯想着,非常生气,不停地在乾清宫内来回踱步。
他相信骆养性的能力,要不了多久,骆养性就能把卷宗直接呈在他的龙书案上。
锦衣卫的办事效率,重崇祯还是非常自信的。
无论是从史料还是这段时间的观察,效率方面毋庸置疑!
崇祯一把抓起了龙书案上的水杯,狠狠地摔了个粉碎!
吓得贴身太监急忙走进来,仔细地收拾起来。
他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崇祯没让他们说话,没有人敢造次。
有宫女急忙拿来了一个新的茶杯,小心翼翼地冲洗干净,给冲杯倒了一杯茶,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
“陛下,您消消气...”
宫女的声音很低,一脸惊恐地看着崇祯。
“放在龙书案上,你先下去吧。”
崇祯头都没抬,用手扶额。
“是,陛下,奴婢告退。”宫女答应下来,转身下去了。
偌大的宫殿内,此时只剩下崇祯一人。
崇祯随手拿起了一本奏疏,是辽东祖大寿的求援信。
“什么东西,你个狗东西,也敢向朕求救?”
崇祯骂了一句,把奏疏丢弃在一旁。
突然,崇祯发现,龙书案上的一角,放着一个很厚的奏疏。
崇祯拿了起来,仔细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原来这道奏疏,是一个沿海的官员递过来的。
说的是沿海的海盗经常骚扰大明,劫掠百姓的财产,沿海的百姓不堪其扰。
更是谈到了有别国的一些特使,经常与他们交涉,想让大明帝国与他们通商。
奏疏中,这名官员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认为与那些蛮夷通商,对于大明帝国还是有些益处的。
崇祯的眼睛顿时就瞪大了,仔细一看,原来这名官员正是顾炎武。
虽然,顾炎武的官职不高,但是这些见解却是对大明颇为有用。
看来,大明帝国末年还是有一些大才的。
至少这个顾炎武就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忠君爱国之人!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这个顾炎武学问很大,心系大明帝国安危,更关心百姓的幸福生活。
朕一定会重用顾炎武,只要有才,朕不论出身,只要肯为朕效力,为朕分忧,朕管你是人是鬼,朕全都用!
想到了这里,崇祯拿起了龙书案上的水杯,放在嘴边,狠狠地灌了几口,心情瞬间舒缓了起来。
“好样的,顾炎武,朕一定会重用你!”
崇祯说着,把水杯放下,把刚才的这道奏疏又看了一遍,甚至有点爱不释手。
正在此时,大殿外传来了骆养性的声音,“陛下,微臣骆养性前来交旨。”
“进来吧。”崇祯放下奏疏,微笑着说道。
“微臣骆养性参见陛下!”
“起来吧,跟朕说说,调查得怎么样了?”
崇祯眉毛一挑,冷冷地盯着骆养性。
骆养性倒吸了一口冷气,急忙咽了一口口水,缓缓开口:
“启禀陛下,微臣领着锦衣卫前去调查这次灾民闹事,经过微臣详细的审问,最终有了结果。”
骆养性说着,缓缓抬头,一脸期待地看着崇祯。
“捡重点说!”崇祯的语气冰冷,仿佛空气都凝滞了。
“是,陛下,微臣这就把全部的经过说给您听。”
骆养性看着崇祯的表情,瞳孔一缩,声音也开始忐忑起来。
“敢有半句假话,朕要你的命!”
崇祯语气冰冷,眸子里闪现一抹阴鸷的神情。
可把骆养性给吓坏了,急忙跪倒在地,向崇祯叩首:
“陛下恕罪,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