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通远号\"完成了首次远航任务,顺利到达爪哇岛并安全返回。水手们带回了异国的香料、宝石和奇珍异兽,引得南京城内一片轰动。百姓们纷纷聚集在港口,好奇地观看这些前所未见的物品。
\"殿下,根据水手们的航海日志,我们绘制了更为精确的海图。\"负责测绘的官员向朱雄英呈上新图,\"有了这些资料,今后的航行将更加安全顺利。\"
朱雄英欣喜地接过海图:\"好!这是大明航海史上的重要进步。继续派船远航,搜集更多海域信息,逐步完善我们的海图体系。\"
六个月后,朱雄英亲自主持\"通海大会\"。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的商人和使节云集南京,共商海上贸易规则。大明的礼部官员将他们安排在专门准备的使馆区,提供优质的食宿和翻译服务。
朱雄英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海洋连接世界,贸易促进和平。大明愿与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通商往来,共同建立一条繁荣安全的'海上丝绸之路'。\"
他提出的贸易规则公平合理,既保障了外国商人的利益,又维护了大明的主权和尊严。经过十余日的商讨,各国代表一致同意接受这些规则,并签署了《通海贸易公约》,标志着以大明为中心的海上贸易新秩序正式确立。
会议期间,朱雄英还特别关注了与远方西方国家的关系。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人带来了一些新奇的物品和技术,包括精密的航海仪器和火器设计。朱雄英对这些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同时也警惕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野心。
\"准许他们在指定的通商口岸活动,但必须遵守我大明律法。\"朱雄英对负责监管的官员说,\"对于他们的传教士,可允许在港口区域有限传播,但不得深入内地。我们欢迎技术交流,但必须保持文化自主。\"
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海盗活动也日益猖獗。朱雄英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确保海上安全。
\"命郑和率领水师,巡航各大贸易航线,剿灭海盗,保障商船安全。\"朱雄英下令道,\"同时,加强沿海防务,建立灯塔和航标系统,为商船提供导航帮助。\"
郑和接令后立即行动,率领强大水师出击,短短三个月内就清剿了大部分海盗据点,使海上贸易航线恢复安全。各国商船纷纷挂起大明旗帜,以示受到大明保护,得以安全航行。
海上贸易带来的财富如江水般涌入大明。朱雄英并未将这些财富用于奢侈享乐,而是将相当一部分投入到民生改善和教育发展中。他扩建了更多公共学堂,完善了惠民药局网络,并加大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富国不忘强民,这才是长久之计。\"朱雄英对朝臣们说。
一日,朱元璋召见朱雄英,赞许道:\"雄英,你的海洋战略已初见成效。朕听闻,如今南京城内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百姓生活大为改善。\"
朱雄英回答:\"这都是祖父英明决策的结果。孙儿不过是沿着祖父开创的道路前进罢了。\"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不必过谦。你的远见卓识,已超出朕的预期。继续推进这海洋战略,让大明真正成为海陆兼备的强大帝国。\"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数年过去。大明的海洋战略成果丰硕,国富民强,声威远播。然而,时光不饶人,年近古稀的朱元璋虽然精神尚可,但体力却日渐衰退。
这日清晨,朱雄英正在文华殿处理政务,忽见侍卫匆匆奔来,面色惊慌:\"太孙殿下,不好了!陛下在养心殿突然昏厥,太医们都束手无策!\"
朱雄英闻言大惊,立即放下手中奏章,快步奔向养心殿。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暗暗祈祷祖父平安无事。
养心殿内,朱元璋面色苍白地躺在龙床上,太医们围在床前,神情焦虑。见朱雄英进来,太医院使上前行礼:\"太孙殿下,陛下突发恶疾,气血逆行,臣等已用尽所有方法,却依然未见好转。\"
朱雄英快步上前,握住祖父的手,只觉冰凉无力,心中更加着急。他仔细观察了祖父的症状,突然想起一事:\"前年西域使者曾进贡一种药材,名曰天山雪莲,据说对气血逆行之症有奇效。此物可还在库中?\"
太医院使惊喜道:\"确有此物!当时陛下命我等妥善收藏,至今尚未动用。\"
\"速去取来!另外,再备齐人参、何首乌、灵芝等药材。\"朱雄英急促地下令。
不一会儿,太医将所需药材呈上。朱雄英亲自动手,按照西域医者传授的配方调配药材,然后熬成浓汁,小心翼翼地喂给祖父服下。
\"再施针!\"朱雄英指导太医在朱元璋的几处重要穴位施针,这也是他从西域医书中学到的技法。
半个时辰后,朱元璋的面色渐渐恢复红润,呼吸也趋于平稳。又过了一会,老皇帝缓缓睁开了眼睛,看到守在床前的孙儿,微微一笑:\"雄英,是你救了朕?\"
朱雄英激动地跪下:\"孙儿只是按照西域医法施救,能救祖父,是孙儿最大的福分!\"
朱元璋虚弱地点点头:\"好孩子,你果然没辜负朕的期望,不仅治理国家有方,还懂得这等医术。朕果然没看错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雄英放下大部分国事,专心侍奉祖父康复。那些非他决断不可的重要事务,则在养心殿的偏殿处理,以便随时关注祖父的情况。
半月之后,朱元璋的病情已有很大好转,能够短时间起床活动。这日,他命人退下所有侍从,单独召见朱雄英。
\"雄英,朕已年迈,恐怕时日无多。\"朱元璋语气平静,却让朱雄英心头一震,\"江山社稷,即将落在你肩上。今日,朕有三事相托。\"
朱雄英正色道:\"请祖父明示,孙儿必当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