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实惠,朱雄英的声望日益提升。这也让朱允炆一派更加焦急,害怕时机一旦错过,就再也无力回天。
一个月后的某日夜晚,朱雄英带着几位心腹,亲自巡查南京城防。
站在城墙上,望着灯火阑珊的建康,朱雄英的目光变得坚定而深邃:\"暴风雨即将来临,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刘基站在一旁,轻声道:\"殿下,根据密报,朱允炆定在三日后行动。\"
朱雄英点点头:\"很好,就让他们自投罗网吧。\"
金秋时节,南京城一片繁华景象。街道两旁红灯高挂,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朱元璋七十大寿在即,各地官员和藩王们陆续抵达,城中热闹非凡。
朱雄英站在东宫的高处,望着城门方向川流不息的车马,眉头微蹙。刘基匆匆走来,低声禀报:\"殿下,燕王朱棣已经入城,带了三十六车礼物,阵仗颇为浩大。\"
\"燕王向来善于表面功夫。\"朱雄英淡淡道,\"他人未到,礼先行,这是要在祖父面前刷足存在感啊。\"
刘基谨慎地补充:\"据锦衣卫密报,燕王在入城前,曾派心腹与朱允炆的人秘密会面。但有意思的是,会面结束后,燕王似乎并不满意,对手下发了一通脾气。\"
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看来燕王与允炆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不过,借助允炆来试探祖父对储位的态度,恐怕正是燕王的用意。\"
正说话间,傅友德快步走入,神色凝重:\"殿下,宁王朱权也已抵达,与朱允炆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更值得注意的是,齐泰近日频繁出入朱允炆府邸,还与几位藩王府的使者密会。\"
朱雄英轻轻敲击桌面,沉思片刻:\"让锦衣卫加强监视,尤其是朱允炆府上的一举一动。同时,把我们安插在各藩王府的耳目都调动起来,我要知道每一个藩王的真实意图。\"
两人领命而去,朱雄英独自走到窗前,眺望远方。秋日的阳光洒在南京城的宫殿楼阁上,金碧辉煌。然而,他知道这平静的表面下,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次日,朱元璋在乾清宫设家宴,招待刚抵京的诸位藩王。宴席上,朱元璋龙颜大悦,与诸王谈笑风生。朱雄英作为嫡长孙,也在席间相陪。
\"燕王此次带来的贡品,朕甚是喜欢。\"朱元璋笑着对朱棣说,\"尤其是那几匹北疆战马,真乃千里良驹。\"
燕王朱棣立即起身,恭敬行礼:\"父皇喜欢就好。儿臣在北疆多年,深知父皇对良马的喜爱,特意挑选了最好的送来。\"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转向其他藩王,询问各地情况。表面上,一片和睦融洽;实则,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暗中观察着彼此。
朱雄英敏锐地注意到,席间宁王朱权频频与朱允炆递眼色,似乎有什么默契。而燕王朱棣则显得深沉难测,虽然言笑得体,眼神却不时游移,若有所思。
宴席接近尾声时,朱元璋突然说道:\"雄英,听说你新建的匠造学堂和惠民药局成效显着,何不带诸位叔父去参观一番?\"
朱雄英立即会意,起身应道:\"祖父所言极是。孙儿正有此意,想请诸位叔父指点一二。\"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朱雄英则暗自思量,祖父此举,显然是要他借机试探各位藩王的反应。
宴后第三日,朱雄英按照约定,邀请诸位藩王参观匠造学堂。其中,燕王朱棣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太孙,这些新式火器设计独特,威力想必不凡。\"朱棣仔细观察着一门装有复杂瞄准装置的火炮,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朱雄英微笑回应:\"叔父好眼力。此炮采用全新设计,射程比普通火炮提高近三成,精准度更是大幅提升。\"
朱棣若有所思地点头:\"如此利器,若用于战场,必能所向披靡。\"他的目光在火炮上流连忘返,显然在暗中评估其军事价值。
随后,朱雄英又带领众人参观了造船车间。面对改良后的战船设计,朱棣再次表现出浓厚兴趣,详细询问了船体结构和航海性能。
参观结束后,朱雄英私下对刘基说:\"燕王对军事装备的关注远超其他方面,此人野心不小啊。\"
刘基点头:\"殿下慧眼。燕王常年镇守北疆,手握重兵,若有异心,确实是个不小的威胁。\"
朱雄英沉思片刻:\"继续监视燕王的动向。我总觉得,他虽与允炆有所勾结,但两人绝非真心合作,各怀鬼胎罢了。\"
与此同时,朱允炆府中,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机会已经成熟,就在寿宴当晚行动。\"齐泰低声说道,\"届时宫中守卫都会集中在宴会现场,皇宫其他区域防卫薄弱,正是我们的绝佳时机。\"
黄子澄补充道:\"我们的人已经安排妥当,只待信号一出,便即刻控制皇宫关键部位,迫使老皇帝改变主意,另立储君。\"
朱允炆听完,仍有些犹豫:\"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燕王那边,确定会支持我们吗?\"
齐泰自信满满:\"请殿下放心,燕王已经暗中答应,一旦南京有变,他将以'清君侧'为名,率兵南下支援。\"
黄子澄也点头附和:\"宁王也已承诺,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殿下。\"
朱允炆最终下定决心:\"好,就依计行事。记住,行动时务必保证祖父和朱雄英的安全,我们的目的只是改立储君,不可伤害任何皇室成员。\"
齐泰和黄子澄恭敬应诺,随后开始布置细节。一名侍女端茶进来,默默放下茶盏后退出,看似毫不起眼。
然而,这名侍女名叫春兰,是朱雄英安插在朱允炆府中的眼线。听到密谋后,她心急如焚,寻找机会溜出府去。趁着夜色,春兰冒险来到朱雄英府邸,将听到的一切如实禀报。
\"太孙,他们计划在寿宴当晚发动,先控制皇宫关键部位,然后逼迫陛下改立储君。\"春兰声音颤抖,显然十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