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刚才秦淮茹和易中海在对话,她都是看在眼里,易中海的眼神自然逃不过她贾张氏的三角法眼,
不过她心里清楚,一家子两个寡妇三个孩子要是没有人帮衬着,一家子的日子能勉强活下去有多么的不容易,更不要说过上好日子,
所以有的事情她尽量能忍也就忍了下来,毕竟现在贾家是人穷志短,再说贾东旭已死秦淮茹是她唯一能给她养老和把贾家孩子拉扯大的人。
易中海虽然现在没什么钱,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只要等易中海熬过这两年,日子就会好起来的,这四合院里面能让贾家以后过上好日子的也就易中海,还有一个傻柱,其他人不是家里人口多就是穷鬼,贾张氏根本就看不上,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决定等秦淮茹去轧钢厂上班之前让秦淮茹去上环,秦淮茹在外面做什么私下她可以不过问,而且想过问她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她总不能去轧钢厂监视秦淮茹吧。
轧钢厂可是男人窝,以前娄氏轧钢厂的时候就有不少男人经常逛八大胡同,那些男人见了秦淮茹的相貌肯定走不动道,
到时候要是秦淮茹怀了别人的孩子要离开贾家改嫁,那她家可怎么办,所以这事情贾张氏是坚决不允许发生的,
而且为了贾家的名声还有自己金孙的前途,她就算逼都要逼着秦淮茹把环上了,这样贾家的名声才得以保全,同时她还能拿捏住秦淮茹,
寡妇上环代表什么大家都很清楚,要是秦淮茹真敢心怀不轨想要抛弃贾家,她就把这事情说出去直接让秦淮茹名声坏掉没办法做人。
要是秦淮茹不肯,贾张氏已经准备好了直接舍弃秦淮茹的打算,她会直接把贾家的工位要回来,直接让秦淮茹带着两个闺女滚蛋,
这样她把工位让给乡下张家亲戚,每个月让对方给一半的工资作为她的养老钱,这样她带大一个棒梗不是问题,只要紧靠易中海,那以后易中海的家产以后还是棒梗的。
贾东旭死后,不光秦淮茹心里产生了无数的小算盘,贾张氏同样有她自己的算计和盘算,两个寡妇之间面和其实心里都在为自己和贾家的未来出路考虑。
尤其是贾张氏,她作为几十年的老寡妇自然知道寡妇有多难当,受人歧视欺负不说,说不定还会被人吃绝户,要不是她聪明彪悍她贾家早就被人吃了绝户。
秦淮茹同样心里十分的复杂,她在贾东旭死亡的一刹那,的确有离开贾家改嫁的想法,不过这想法只是产生了瞬间就被她放弃了,
这年头虽然国家在积极鼓励寡妇改嫁,但是毕竟目前国家建国才十余年,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并不是一朝一夕可能改变的,寡妇改嫁在官面上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在私下会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和羞辱,
尤其是在农村比城里更严重,她自己就是农村人要是她改嫁的话,她倒是无所谓大不了不回村,可是她爸妈在村里可是要天天要被人戳脊梁骨没办法做人,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她有三个孩子,等于就是有三个拖油瓶,正经男人谁愿意娶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拖油瓶,这不直接变成了拉帮套么,那男人除了要养家以外,还要遭受别人的嘲笑和说闲话,被别人说成拉帮套给别人养孩子。
当然,不正经的男人肯定是不会嫌弃她的,甚至还会讨好奉承她,可是让她嫁给那样的男人根本不可能,说不定这样的男人把她吃干抹净后直接就甩了,
到时候她贾家回不来,乡下回不去,那可真是带着三个拖油瓶没有工作没有供应粮百分百是死路一条,她根本赌不起,赌错了这后果这代价实在是太大,
当然她还有别的选择,比如老光棍之流,这些人能成为老光棍没有姑娘愿意嫁,自然自身肯定也是有问题的,要不就是难看,要不就是没出息,要不就是名声不好等等等,这些人根本入不了她秦淮茹的卡姿兰眼,
另外她要是改嫁,贾张氏肯定不会让棒梗跟着她走的,这可是贾家唯一的血脉,平日里贾张氏就稀罕的不行,自己大声骂一句贾张氏都会和她吵架,贾张氏根本不可能会同意棒梗离开贾家,她能带走的只有小当和槐花。
所以秦淮茹改嫁的念头只产生了一刹那立马就给她否了,留在贾家最少有工作,户口能迁到城里来,她和三个孩子都变成了城里户口也就有了供应粮等,
而且有屋子能遮风避雨,四合院内还有贾张氏帮她照顾看着孩子,还有易中海当靠山帮衬着她们家,甚至以后易中海的遗产全是她家的,这样棒梗长大结婚工作都不成问题。
虽然她和贾张氏私下商量和谈判的时候,贾张氏张嘴就是每个月让她给五块钱的养老钱,同时家里吃喝用度都有秦淮茹负责,
秦淮茹觉得挺委屈,毕竟她去轧钢厂工作刚开始只是学徒工,不过由于贾东旭是工伤死亡,她是替岗进入轧钢厂的,属于正式工中的学徒工,
加上厂里给的补贴,她比一般的学徒工工资高一点,可是还是比正式一级工的工资低了四块五,她的工资是二十七块五一个月,这工资说白了养家有点勉强,可相对她如果改嫁,面对的未知的问题她还是可以忍受的。
不过她也不是轻易就被贾张氏拿捏的人,最后两个人商量争吵下来,秦淮茹每个月给贾张氏三块钱的养老钱,以后等她每晋升一级多加一块钱养老钱给贾张氏,
但是贾张氏要帮她照顾孩子,不管是不是赔钱货总归是你贾家的崽,又没有让你出钱养她们,就是看着她们照顾下她们,
如果你贾张氏做不到那双方直接就一拍两散,贾张氏虽然心里不乐意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下来,两个寡妇算是初步的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