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天市垣。
太初星主落下闳在与七公星主庄遵交流当星官的经验。
人间南赡部洲大汉郫县君平街。
李海益则与一众弟子和百姓一道,办了庄遵的后事。
一切尘埃落定,李海益选择,和他老师一样,走上了摆摊算命的路。
临走时,庄遵给几个亲信和弟子留信说了李海益的事情。
他们也知道了李海益是庄遵关门弟子得事,还得了真传。
因此,当李海益出摊算卦时,倒也没人为难。
这一算,就是十二年过去。
起先,由于年龄过小,乡亲们并不信任李海益的卜算结果。
而因为内天地观想不到家的缘故,李海益的卜算结果,也确实是十卦九不准。
李海益自知本事,算卦归算卦,但并不收钱。
乡亲们只当是李海益故意找由头与他们聊天,无论算对算错,都不与李海益计较。
每次,李海益讲的精彩了,还会给几个铜钱。
李海益也很无奈,来问卦的都是本地的乡里乡亲。
问的,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旁门的卜算之法,李海益当然懂,但会损耗气运。
为这些事,动用旁门卜算之法,得不偿失。
自己一个刚刚炼精化气的术士,内天地都还没观想全,也卜算不清楚。
这稀里糊涂的一算,就算了十二年。
“该死,北冥气海太大了,炼精化气,需要将气海填满,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李海益催动九息服气,再次吞吸天罡清气。
十二年前,只用了三日,李海益就炼得精元充盈。
但是,想要炼气化神,需要将气也炼得充盈。
可是,因为北冥气海天赋,李海益始终无法达到元气充盈的状态,没法进行下一步炼气化神。
经过十二年的打熬,终于,今日功行圆满。
“多亏了这九息服气的法门,不然,我老死了也没法填满这北冥气海。”
一夜过后,李海益满意的站了起来。
经过十二年的苦苦修行,李海益终于到了要突破炼气化神境界了。
“想当年,三天完成炼精。但因为气海过大,明明精元充足,还有九息服气辅助,依旧用了十二年才成功化气成功,满足了炼气的前提。
现在,是该思考一下,先天一气该炼什么了!”
李海益取出《六归经》,仔细研究。
这本修行之法,他早就背下来了。
但是,他还是更习惯手里有本书时来研究。
“归根归静,这根,就是自己要选的先天一气,炼气炼气,就是将内天地,以选定的先天一气作为气根,重演内天地。”
李海益对这一天,期待已久了:
“之前算不准卦,就是因为杂气干扰卜算演化效果,等到先天一气重演内天地,便再无杂气,我终于可以当个真神算了!”
“自己北冥气海之中,存在大量的天罡清气,但是所谓的天罡清气,本身并非精纯的一种气,而是九天之上,因清上浮的所有气的统称,李海益还需要炼度,才能化为己用。”
李海益知道,此先天一气炼气之法,实际脱胎于古炼气士。
那时候,每个炼气士,都炼一口仙气。
但是,经过一代代修行者的改良,这炼气之法,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六归经》中的炼气之法,可比古炼气士精妙多了。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李海益研究之后,看上了一种名为通明气的炼气之法。
此通明气,十分适合用来卜算,配合李海益的菩提慧心,能达到一种万事通明的境界。
李海益选此通明气,主要是因为,炼此气,观想的对象,是神兽白泽。
作为早就选定白泽作为自己的天罡变化之一的李海益,已经参悟过白泽了。
之前因为菩提慧心的加持,还已经到了返真的境界。
之前,李海益还用白泽对应的逆知未来,与孙悟空斗过法。
现在拿来当做此生修行功法的先天一气炼法观想对象,李海益觉得很合适。
“虎首朱发而有角,龙身,四足若飞”
李海益轻车熟路的调动内天地万气,十分顺利的观想出了白泽的基础形象。
“哈哈,之前的苦,果然不是白受的,气海充足,观想炼气根本不怕气不足。”
李海益感受着自己内天地观想世界中,轻松凝聚出的白泽,让李海益十分满意自己的观想速度。
“《六归经》里面说,观想炼通明气,有一门叫做道心通明的加速炼神之法,我又不担心气不足,今日,便试试此秘法的效果!”
李海益按照《六归经》中的法门,全神贯注的进行白泽观想。
同时,消耗大量元气,催动通明秘法,将自己的心神,沉入了观想出的白泽之内。
李海益如同海洋一般广阔的北冥气海,水位迅速下降。
短短一瞬,便足足有数百道元气被消耗。
李海益北冥气海之中的元气,可都是天罡清气所化的极品元气,虽然比不上仙气,但也相差不远。
这数百道给了旁人,怕是元灵都催生出来了。
转眼,三个时辰过去。
随着万道元气消散,李海益的第一阶段炼气收功。
“不错,第一道通明气,已然功成,观想的白泽,也已经稳固,先天通明气,成了!”
李海益睁开双眼,念头一动,一口先天通明气,自中丹田北冥气海飞出,消失在李海益的体内。
“先天通明气成,可同化周身万气,以一代之,从今天起,我就走上了化气的道路!”
炼气士,能餐风饮露,冯虚御风,自然是有原因的。
炼气士炼就一口气后,会将自己的身体,以神通化气,然后再以自己所炼之气代替重演。
观想派借鉴了此法,修行时,同样也走化气之路。
只不过,化气时多了观想出的众多异象辅助,《六归经》得异象,就是万气六归,内生天地。
“我看看,化气分为三步。
完成第一步五脏六腑化气,就能百病全消,食气延寿。
完成第二步血肉骨髓化气,就能冯虚御风,断肢再生。
完成第三步周身万窍化气,再不复凡人,能随时借气重生。”
李海益目前只是凡境,只能做到第一步,也就是五脏六腑化气。
“今日已晚,明日继续,出去算卦去!嘿嘿,有了先天通明气,就不会被杂气干扰了。”
李海益这十二年,因为杂气干扰,日日算卦,每次算出的结果,与真正的结果之间,都有一些微妙的差别,似是而非。
之前有一姑娘来算桃花,李海益算出的结果,是三日内必有媒人上门说婚事。
人家信了,好好打扮一番,以为自己要嫁出去了。
没想到,媒人倒是来了,也确实说了婚事,不过不是求娶,而是退婚。
要是看李海益年纪小,那家主人非打死他不可。
还有一次,有个隔壁县的小地主来算命求财。
李海益算出他家中有意外之财。
结果,意外之财倒是确实有。
是他家中二子,被人打了赔了不少汤药费。
“这次,我一定要为自己正名!”
李海益是在新朝出生,如今十五岁,新已经被灭了。
外面打了不少仗,不过一直没波及到李海益他们。
由于政局动荡,管理混乱,很多地方的战争,一点都没有停下的意思。
绿林军灭了新莽,赤眉军也在肆虐。
“少爷,不好了,有乱兵打过来了!”
圆安跑了过来,一脸惊恐。
周围的乡亲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点惧怕的意思都没有。
圆安不解,问道:
“你们都没听到吗?有乱军打过来了,你们不跑吗?”
一个大婶不屑的用手指了指脚下,道:
“少来了,这里可是君平街,仙人住所,区区乱军,扰不了这里安宁的!之前,朝代更迭,这里也没进一个乱军。”
“可是,仙人已经羽化飞升了啊?”
“放心吧,之前君平先生给算过,这里,起码三十年不会有战乱,君平先生可不是海益小先生,他算的卦,还没有不准的肯定会有人冒出来解决那伙叛军的!”
另外一个布衣良家子开口道:
“莫慌,慌也没用,我们都是平民,无甲无兵,而且,全部身家都在这,搬不走,抵不住,我们有什么可慌的。”
“就是,官军也好,乱军也罢,来了都是客,都是要吃饭的,把我们杀光了,他吃什么去。”
“就是,就是~”
“少爷,这,这该怎么办才好?”
圆安转头问李海益。
李海益掐动手指,观想内天地,开始推演局势变化。
半柱香后,李海益算出了结果:
“放心吧,此地乱兵进不来!”
李海益这话一出,周围的乡亲们反而慌了:
“不好了,快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藏起来,乱军要来了!!!”
李海益:“...”
心道:“你们就这么不相信我吗?”
李海益转头对圆安吩咐道:
“圆安,为免意外,你去,把各家良家子聚在一起,以你为将,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挖出陷阱,若是真有乱兵来,灭了他们!”
“遵命,少爷!”
圆安抱拳领命,去张罗去了。
这十二年,李海益在本地厮混,李圆安也没有闲着。
靠着李海益传他的气鼎功和九息气虫。
李圆安筑基功成,气鼎分化,已经三转了。
此时的他,论战斗力,不比任何将军差。
而且,经过这些年与各家良家子的厮混,一呼百应,能轻易招来近二百人的队伍。
其中,还有不少是能拉弓射箭的健壮材官。
“海益小师弟,圆安能行吗?”
跟随庄遵学道的另外一位师兄,问李海益道。
李海益摆手:“师兄不用担心,区区乱军,挡不住圆安!”
当日下午,李圆安带兵伏击,大胜而归,乱军未能冲入。
李海益之前算的卦,算是灵验。
“小神算这次算的结果,居然没错?”
一众乡亲们都十分不敢相信。
“是啊,说乱军进不来,还真没进来,看来,君平先生这个关门弟子,终于算是能独当一面了!”
一些跟随庄遵学道过的老人,对李海益能算出正确结果,十分欣慰。
“君平先生的绝学,总算是没有失传,这可太好了!
“那可未必,你们可别忘了,君平先生之前,可是亲自出手算过的,三十年内,不会有乱军冲过来的!”
“你什么意思?”
有人不解。
“嗨,这你还听不懂?他的意思是,海益小神算这次根本没算,是直接说了君平先生算命的结果。”
“啊,不可能吧,海益小神算方才,可是算了老半天呢,要是直接说君平先生的结果,何必那么费劲。”
“你傻啊,不费点力气和时间,你怎么相信他是自己算出来的?”
“此言有理,没想到,海益小神算,还学会这种手段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听到这些人的议论,刚刚赶回来的圆安,脸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休得胡说,少爷才不是那样的人,要不是方才少爷的安排,那群乱兵,就真冲进来了,不知道感恩,还敢冤枉人,是觉得我手里的刀不锋利?”
说着,圆安还举起了手中依旧在滴血的宝刀。
“圆安,好了,无需多言。”
“少爷?!”
圆安不满的劝道:
“少爷你之前说过,道虽远,不行不至,他们这样天天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在区区算命结果是,这样下去不行的。”
听到圆安的话,李海益转动眼珠想了想,道:
“他们就是肉眼凡胎,难明真道,你不必与他们一般见识,他们又没什么坏心思。”
“可是,他们天天管你叫小神算,这分明是在用反话讽刺你,这里谁不知道,李家少爷李毅,是个啥都不懂的书呆子,算命更是,十算九不准,一窍不通。”
李海益怒了:
“好你个混小子,翅膀硬了,敢编排少爷我。好,既然你有入世之心,这样吧,你去参军吧,如今是大争之世,你去搏个功业,也是好的。”
“好啊少爷,那少爷,我们去投靠谁呢?”
圆安见李海益让他参军,十分高兴。
经历一场厮杀后,他发现自己的武力值,似乎十分爆表。
“我们?不,这次,你一个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