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些书籍,李世民略微抬手,示意王德取出一本递给自己。
随意翻阅几页后,李世民原本略显满意的神情瞬间消失。
李承乾立在一旁,并未抬头,但他心里明白父亲的心情已然变化。
史书的编撰历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以后人视角来整理前代史料。
那些真正的儒家学者对此并不感兴趣,也深知参与其中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大家都只是为了图个名头罢了。
即使曹王与吴王对此并不在意,但赵国公长孙无忌却是一位难以轻易得罪的人物,更何况还有那位一向对世家门阀抱持戒心的皇帝。
自从贞观以来,朝廷一直致力于削弱各大世家的力量,若非出自太子之手,一部仅凭个人名义修订的历史着作确实没有必要触怒龙颜。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假如是由太子领导修订工作,结局必将大不相同。
眼下由于可用人才有限加上时间紧迫,除了最初由苏勖提供的一些宝贵建议外,后续内容显得乏善可陈。
李承乾平静地垂下目光。年初他就已经策划好了这一切,目的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刻。
李世民端坐在龙榻之上,目光注视着眼前一脸期待的李恪。他轻轻合上手中的书卷,将其递给身旁的王德,面容平和地说道:“编写得很不错,三日后送至弘文馆。无忌,此事就由你来处理清点入馆吧。”
“微臣遵旨。”长孙无忌立刻拱手答道。
李恪站在那儿,神情中带着几分失落。就是这样吗?
刚才太子不过呈献了一幅全家题写的“福”字,就让皇帝欢喜不已。而他自己花了半年心血编修完成的《后汉书》,换来的仅仅是父亲那句简单的“写得好”。
果然如此啊,看来父皇是彻底放弃我了。
殿堂里的众大臣无人发言,即便是柴五洲与苏勖也未敢轻易出言。
圣上的指示明确,三日之内将此书移交弘文馆,再经赵国公之手进行入库验收,也就是说这本书还得经过另一轮的审查。
显然,《后汉书》并没有引起皇帝多大的兴趣,真正决定它命运的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的态度。
一旦赵国公不满,这部作品可能就需要再做修改……
想到这里,柴五洲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李承乾。编纂《后汉书》的想法最初来自于太子殿下,但后来他又主动放弃了。他们为了防止太子中途改变主意,才赶紧抢先完成了这项工作……
“咳!”这时,李承乾轻咳一声,看向李恪.
“老三这一年辛苦了。不知道今日除了这部着作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礼物敬献给父皇呢?为兄可是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了。”
皇帝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随后点头说道:“老三这次表现不错,明年的三月,你陪我一同前往洛阳吧。顺便问一句,承乾,太乙妙严观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
“楼观尹真人前几天来宫中禀报过,说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李承乾行礼答道,“如果父皇初二有空,回程时可以去那里看看,儿臣也还未去过。不过听家令说起,那地方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很好!”李世民温和地点头应道,“那朕就决定初二去看看。”
“遵命!”李承乾微微低头以示尊敬。
一旁站着的李恪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明明是他献上礼物,受到赞扬的反而是太子。
“好了。”皇帝挥手笑道,李承乾随即起身退后半步站立。
紧接着,几名内侍上来将李恪带来的礼物抬走了。
此刻即使心里再不愿意,李恪也只能无奈地往后退了一步。
“父皇!”李治上前一步,开始他的进贡仪式——一本手写的书籍。
随后,李恪、李佑、李愔等人依次上前呈上了自己的新年礼物。
李承乾静静地站在旁边注视着这一切,目光不经意间与李恪交汇。
目前而言,留给李恪翻盘的机会仅剩龙门石窟这一项工作了。
可惜他过于急躁了。再加上阎立德中途离开,剩下部分的质量因此大打折扣。工期紧迫,然而他自己到场监督施工的情况却不多见。
想到这里,李承乾心中不禁思索:如果明年夏天,当李恪真要向皇上展示完成后的龙门石窟佛龛之时,那也将是李恪被发往边疆任职的日子。
不对,现在工程已经竣工,李恪再无任何挽回机会。
他连争夺储位资格都已经失去了;哪怕还能争取到某些机会,也不过是皇上出于平衡考虑罢了。剩下的只能看他最终会走向何方,是否会因绝望而走上叛逆之路。
作为皇上的嫡次子,前一个同样身份者所做之事或许也会成为他的借鉴。
或者,还需要有人推他一把才行呢?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目光低垂下来。
欢庆夜宴持续着,时光匆匆流逝。
冷冽的夜风吹拂而来,让逐渐冷静下来的李承乾站在太极殿前方广场上。
远处长安城夜空中传来阵阵爆竹声响。
已过了子时,新年来临,已是贞观十六年。
李承乾深深地叹了口气,望向两仪殿方向。
整整一夜,他都在等待苏培元他们关于齐智通事件的汇报结果,但直到晚宴结束依旧没有消息。
甚至在漫长的等候过程中自己都喝得有些晕乎乎的。
没有也就罢了。
既然现在已经到了贞观十六年,距离自己前世遭遇废黜只剩下一年光阴。只要接下来行事谨慎不出错,就不会轮到自己落败收场。
至于真正会被罢免的人选……
李承乾冷笑几声,心想倘若李恪安分守己地做一个边疆刺史,并且不再生事端,便无人能够撼动其地位。然而他会这么乖吗?
李承乾转身面向走来搀扶自己的苏蝉儿,轻声道:“我们回东宫吧。”
“好!”她回应道,两人相互扶持着朝承天门方向走去。
后面跟随的几个宦官想要上前帮忙都被苏蝉儿婉拒了。
这对夫妻就这么安静地前行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