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城,刺史府大院中,李景源手持定秦剑,肆意舞动,剑光翻飞,龙吼不断,将不断袭来的十二小剑击飞。
邓太阿靠在廊柱下,一只手捧着一本剑谱,认真观阅。另一只手随意曲动,十二小剑随心而动,如臂使指。
邓太阿正在用十二小剑磨砺李景源的剑术。
赵高急匆匆而来,一步数十米,顷刻间来到院门口,急忙道:“殿下,出大事了。”
李景源当即归剑入鞘,赵高上前两步,手中出现一张密信,沉声道:“刚刚接到六剑奴飞鸽传信,横断隘一夜被破,横断隘兵将和百姓死伤过半,毁于烈火中。西戎大将呼延魋带着几万铁骑踏破了边境线,直入甘州。”
李景源脸色陡变,快速接过密信,一目十行,目光瞬间一凝,道:“横断隘是西境边疆的第三大关,城高三十五丈,连山断路,故名横断。西戎即便出兵二十万也不可能在一夜破开横断隘,若是有二十万以上的兵马调动,这么大的阵仗怎么可能瞒得过大衡的前哨游骑。”
赵高取出第二封密信,道:“是横断隘守关大将军于北辰叛国了,他迷晕了横断隘五万兵将,开城门放西戎精锐入关。”
李景源一把抢过密信,越看脸越黑,冷道:“那于北辰是边关守将,正三品大将军,勇宁伯位,衡顺帝当年的潜龙底,勇宁伯府都在京都,他竟然叛国?”
赵高道:“六剑奴的密报应当不会出错。”
李景源忽地惊醒,沉声道:“甘州死局的最终杀子难不成就是呼延魋的数万西戎铁骑。”
赵高点头道:“很有可能,今年是极寒之年,受灾的不只是大衡,西戎和北狄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西戎和北狄主要以草原放牧为主的游牧民族,每年冬天都会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所以每年都有西戎北狄劫掠边境的情况。
今年极寒,西戎食物短缺的更加严重,真有可能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和劫掠粮食主动开战。
若在在此时机董正道他们和西戎勾结,为西戎开关,引西戎铁骑入关劫掠甘州,他们一定会同意。”
李景源脸色阴沉的可怕,冷笑道:“而作为代价,西戎要负责杀了我。”
一个罗网杀手急匆匆赶来,跪在李景源面前, 双手捧上密信:“六剑奴转魄、乱神先后传来密报,西戎起兵,二十万大军陈兵嘉禾关、天门关外,有叩关趋向。”
李景源翻看两封差不多的密信,冷道:“西戎大军牵制住了嘉禾关和天门关三十万边军,呼延魋的数万铁骑将再无阻挡。”
李景源深吸一口气,道:“我原本猜想最终杀子可能来自边军,没想到董正道那帮人做的更绝更狠,直接和西戎勾结,用整个甘州作为代价,以西戎铁骑做最终杀子。
董正道作为大衡首辅,大衡第一权臣,竟敢勾结敌国,罔顾一州百姓生死,当真不为人子。他日我若登大宝,必株他九族,必将此人剥皮实草,让其遗臭万年。”
赵高道:“大雪龙骑军和西凉铁骑正在赶回来的路上,若是全军急行,可以在西戎铁骑兵临城下前赶回少陵城。若是以少陵城据守,呼延魋的数万铁骑是不可能攻下少陵城的。只需拖住半月,必有援军赶至。”
李景源目光含煞,冷冷道:“西戎铁骑本来就是要劫掠甘州的,我若守城,肯定会屠戮甘州,逼我出城。”
忽然李景源脸色更冷了几分,面无表情道:“不对,不止如此,他们费尽心思,不惜勾结西戎也要杀我,不可能想不到我据城不出这一点,这少陵城中定然还有布局。”
赵高立马道:“我现在就让罗网将少陵城挨家挨户彻查一遍,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少陵城中的布局。”
李景源摆摆手,冷道:“不用那么麻烦,我不会待在少陵城中,立刻去整军,我要出城。
他们都以为我会据城而守,我偏不如他们所愿。
我要出城,正面与那西戎铁骑一战,我要将西戎铁骑的性命全部留在甘州。”
李景源此刻杀心浓烈,横断隘数万人因他而死,甘州万万百姓都被押上了这一局中,他要以最霸道的方式破了他们这最终杀子,一战定乾坤。
“立刻飞鸽传信给袁左宗和北宫纯,让他们在安山城汇合。”
安山城外是一片开阔平地,最适合骑兵冲杀,便在那里让西戎铁骑尽数丧命。
赵高一拱手,快步离开。
李景源转身入房间,邓太阿道:“守城而战,总归好些。”
李景源摇摇头,目光坚定,平静道:“已经死的够多了,不能再死人了。
况且他们不过几万铁骑而已,单单我的大雪龙骑军便可覆灭他们。邓剑神难道对大雪龙骑军没信心吗?”
邓太阿漠然,不再说话。
北凉铁骑甲天下,大雪龙骑雄北凉!
这句话从来不是信口说出来的,而是以无数场大战,踏碎无数敌人尸体打出来的。
更何况李景源手中握着的不只是大雪龙骑军这一张王牌。
李景源再从房间走出,已是穿上了绛红色的明光甲。
平日里李景源都是穿着袍服大氅,多高贵儒雅。今日换上明光甲,自有一番少年将军的英武气概。
只是那一双冰冷泛寒的冷眉寒目让人心惊肉跳,不只是英武,更是铁血煞神。
少陵城中三千大雪龙骑军、飞虎军还有虎卫军尽数集结于城门口。这一次青甲军和龙牙军便不带了,让他们留守少陵城。
李景源跨着照夜玉狮子一骑当先,跃城而出,四千多骑轰然而动,紧随其后,浩荡而去。
少陵城头,一袭青衣负手立于鳌台之上,望着那千骑弓刀遮前后的雄壮场面,不由得感慨道:“太子穿军甲,气概大如斗啊。何止是大如斗,此子气魄不输鳌台王人魔。”
荀青衣目光冷冽如冰,道:“此子不死,必是大燕重劫。”
他目光有转向少陵城,幽幽道:“我发现这甘州局中有陈魔头的痕迹,停留此处便觉得这少陵城也是此局的重要一环,说不定这里就有陈老魔的踪迹。只可惜了,这太子不走寻常路。”
陈六甲是大燕崩溃的罪魁祸首之一,荀仲道视他为平生第一大敌,这些年一直在找他,誓要杀他报亡国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