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浩然此刻的心情,如同三伏天享用超大冰镇西瓜,感到无比畅快。所有压力消失,他感到轻松,仿佛能飞。往日烦恼被一扫而空,心中充满难以言表的喜悦,就像偷吃糖果的甜蜜回忆。
哼着那首经典的《沂蒙山小调》,程浩然简直就是个移动的欢乐制造机,一边哼着 “人人都说那沂蒙山好啊,沂蒙山好……”,一边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兴高采烈地地走进了办公室。他这一进去,好家伙,整个办公室都好像被他施了魔法,瞬间被阳光和希望填满,仿佛下一秒就要开起狂欢派对。
“程总,我们需要尽快确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成员名单提案。” 曹刚早早就在公司忙活了,看到程浩然这副欢脱模样,无奈地打断他的 “个人演唱会”,赶忙提醒道。曹刚心里清楚,公司高层管理结构那可是公司发展的命根子,一个稳定又高效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就像给公司请了个超靠谱的智囊团和铁面无私的大管家,能让公司决策不跑偏,发展更稳当。毕竟,他代表市商务局,作为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的发展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市商务局理事会的初步决定,我和孙正涛处长之间必须有一个人要进入新成立公司的董事会。而另一个人则需要进入监事会,肩负起管理国有资产的重要职责。至于在你们公司中,究竟谁应该进入这两个关键的机构,这需要你来做出具体提议。” 曹刚说着,神色一正,不紧不慢地抛出了这个重磅消息,像是亮出了自己的尚方宝剑。这可是市商务局理事会的明确决定,他就是要提醒程浩然,可别被眼前的成就冲昏了头脑。不过曹刚也不傻,他心里门儿清,过多干预程浩然公司的内部事务可没什么好处。
程浩然被这么一打断,也不恼,一脸平静,像个没感情的木头人似的回应:“那么,你能否详细说说,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确定这些成员的名单呢?” 也不知道他这是真放权,还是心里早就有了小九九,就等着曹刚先出招呢 。
原本洋溢在程浩然脸上的那种欢快和愉悦的情绪,就像被突然吹散的烟雾一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香烟盒,这个盒子由光滑的金属制成,上面还刻有精美的花纹,显得十分高雅。他轻轻地打开盒子,从中抽出两支香烟。他递给曹刚一只,然后自己也取出一支,夹在指间,动作显得十分熟练。点燃打火机,火苗在微风中跳跃,他深吸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深思熟虑着什么,表情显得有些严肃和专注。过了好一会儿,他缓缓吐出一个烟圈,开口说道:“这事儿可不简单,得好好琢磨琢磨。”
“这样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打破了长时间的沉默,缓缓地开口说道。
“我们整个班子成员,除了赵云玲之外,我提议都应当进入董事会,你觉得这样的建议是否合适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投向了曹刚,那目光中满是坚定,又隐隐透着期待,仿佛他所提议的,是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步,而曹刚的回应,将成为这盘棋局的关键落子。
曹刚微微往后靠了靠,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目光深邃地看向程浩然。他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对董事会的人员构成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每一个成员的职责,以及他们在公司运转中所发挥的影响力,都如同刻在他心里一般。他沉默了片刻,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行是行,但那远远不够。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注册资金达到 1000 万人民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董事会的组成人员至少需要达到 7 人。”
曹刚微微停顿继续说道:“我认为财务科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他应当被考虑纳入董事会的成员名单中。毕竟,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而言,资产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他的参与对于董事会的决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建议,最终是否采纳,还需要你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程浩然听后,微微点头,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似乎在思考曹刚所提建议的合理性。他深知,在公司改制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对公司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关于董事会成员的构成,更是关系到公司权力架构的稳定与效率。过了好一会儿,程浩然抬起头,目光再度与曹刚交汇,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新提议的考量,也有对未来决策的审慎。
“你说得有道理。” 程浩然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他的目光在会议室的墙壁上短暂停留,像是在整理思绪,“财务科长的确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公司的资产管理至关重要。将他纳入董事会,确实能够增强董事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决策能力。”
然而,程浩然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交握在一起,又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比如,董事会成员的多样性,以及他们各自在公司内部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如果仅仅因为财务科长的专业背景而将他纳入董事会,可能会引发其他员工的不满和质疑。”
曹刚听后,若有所思地抿了抿嘴,随后表示赞同地点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欣赏,说道:“你说得对,这也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内部讨论一下,看看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如何。” 他微微顿了顿,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脑海中梳理着下一步的计划,“同时,也可以先与财务科长沟通一下,了解他对于加入董事会的态度和想法。”
随后曹刚眼神又看向程浩然,补充道,“在董事会的构成中,也应当包含职工代表,不能都由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人员来组成。” 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职工代表的参与能够确保董事会的决策更加全面和平衡,他们能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意见,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福祉都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能反映基层员工的意愿和需求,还能促进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和冲突。而且,职工代表的加入,能提高董事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外界看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民主性和包容性,增强投资者和公众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程浩然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一边思索一边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或许我们可以考虑让宋盛郎或者姜丰刚这两位基层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他们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理应能够充分表达和代表广大员工的意愿和观点。” 程浩然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展现出了他的灵活性和变通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我记得宋盛郎是贸易货栈的经理,姜丰刚是零售店经理吧?” 曹刚微微眯起眼睛,努力在记忆中搜寻着关于两人的信息,他对他俩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清楚地记得宋盛郎在贸易货栈担任经理期间,做出了不少成绩,而姜丰刚在他管理的零售店里也是干得有声有色。”
程浩然点了点头,神色变得更加凝重,他在心中默默地盘算着,显然,他所考虑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打算选择一位普通员工来担任董事代表,那么这个人必须得是那种外表看起来有些憨厚,对公司内部的事务几乎一无所知。如果他太过机智,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辞,可能会不经意间泄露董事会需要保密的信息,这样一来,我们未来想要顺利地开展任何工作都会变得极其困难。”
“关于这个董事会职工代表的问题,应该由你们公司的领导班子来做出最终的决策吧,” 曹刚脸上露出一抹谦逊的微笑,在谈话中表现出了相当的自知之明,他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个问题上,他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作为一个外人,不便过多地介入和发表意见。”
程浩然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嘴角一勾,缓缓说道:“要不,就让宋盛郎担任董事会职工代表吧。这小子,鬼精鬼精的,还特别懂事,我看行。”
他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嫌弃,接着哼了一声:“姜丰刚那家伙,太直愣了,一根筋到底,在董事会里可成不了事儿,直接 pass 掉。” 说完,程浩然猛地一拍桌子,像是要把所有的犹豫都拍散,“就这么定了!” 就此,董事会职工代表的人选,在他这干脆利落的决策中尘埃落定。
“那么,关于监事会的成员人选,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安排呢?” 曹刚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住程浩然,语气中满是关切与期待,继续追问道。
程浩然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神色从容,缓缓开口:“我个人觉得,咱们得尊重毕新民书记的意见。他作为党委书记,对于监事会主席这一职位,那可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呐,这位置给他,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稍作停顿,眼中闪过一丝精明,“还有,咱们也可以考虑让赵云玲加入。她一直为职工们发声,有她在,监督董事会决策,那肯定能起到大作用。” 程浩然心里门儿清,这么一来,既卖了毕新民人情,又能平衡各方利益,这最终的决定权,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到了毕新民手上。
一番商议后,临时决议敲定。孙正涛、毕新民、赵云玲、戚梓涵以及李建树这五位,皆是人中翘楚,经过程序,被正式提议为监事会成员人选。这五人一旦就位,公司的治理结构便能更加完善,监督职能也能稳稳地发挥作用,未来公司的发展,似乎也多了几分保障 。
“哦,我还想起一件事,还要选个董事会秘书啊!” 曹刚猛地拍了下脑袋,脸上露出懊恼的神情,显然是刚刚才想起这件关键的事。他坐直身子,表情严肃,补充道:“这个职位可马虎不得,得找个细心、责任心强,而且还得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协调能力的人。董事会秘书可是新公司的门面,得能代表咱们公司和外界打交道,处理各种文件和事务。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啊?” 说着,他满怀期待地看向程浩然。
程浩然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不假思索地说道:“让张明智担任董事会秘书吧。他现在是经理办公室主任,文笔相当出色,还能喝酒,平日里对外沟通联络也总是处理得游刃有余。在我看来,他就是不二的人选。” 程浩然心里清楚,以张明智的工作能力,绝对能挑起董事会秘书这副重担。
“这样吧,你们班子再开会讨论研究一下我们关于董事会和监事会人选的提议,如果班子没有异议,提交第一届全体股东大会上表决吧。” 曹刚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意味深长地说道。
不久,瀛海市副食品总公司召开经理办公会,会上程浩然提出了家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和监事人选的提议。一时间,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而严肃。所有人都清楚,这次改制不仅仅是公司结构的调整,更是一次权力的重新分配。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思考着这一提议可能带来的影响。
经过短暂的沉默,毕新民双手撑着桌面,缓缓站起身,率先开口:“曹处长和程总,我们同意这份提议。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准备第一届全体股东大会的相关事宜,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随着这一决定的做出,公司迈向新征程的步伐又近了一步。在那阳光明媚却又透着几分紧张肃穆的日子里,瀛海副食品总公司迎来了首届股东大会。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股东们齐聚一堂、神色各异,或交头接耳轻声讨论,或正襟危坐一脸凝重。此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便是审议新制定的公司章程和表决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机构人选。
这份公司章程,可是凝聚了无数心血。在起草与制定过程中,负责此事的公司团队如同探秘者,四处走访那些成功完成改制且业绩斐然的企业。他们虚心求教,详细记录下每一个有用的经验、每一种可行的做法,而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公司,结合瀛海副食品总公司的实际状况,日夜钻研、反复雕琢。
终于,这份融合了多方智慧与自身特色的章程呈现在了股东们面前。股东们仔细翻阅,时而微微点头,时而低声交流,最终,一致通过了这份章程。大家都明白,它既有着突破传统的创新性,又实实在在地贴合公司发展,极具可操作性 。
章程通过后,会议的氛围依旧热烈。当讨论到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机构成员人选时,职工代表邹开平 “噌” 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与不满,大声说道:“我对董事人选宋盛郎和监事人选戚梓涵的职工代表身份存疑!宋盛郎是公司中层干部,平日里接触的都是管理层的事务,怎么能有效反映咱们普通职工的意见?还有这戚梓涵,她可是市局林书记的儿媳妇,和大股东说不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往后监督工作还能公正开展吗?” 姜丰刚也在一旁附和,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程浩然面色沉静,他站起身,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而后不紧不慢地说道:“两位先别着急,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 随后,程浩然与二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协商。他认真倾听着三人的每一句意见和担忧,不时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待他们说完,程浩然才缓缓开口:“我提议宋盛郎,是因为他虽是中层干部,但他这个货栈经理可是职工民主选举出来的,他对基层职工的想法和诉求了如指掌,在公司经营决策上,他能把基层职工的声音传递出来。至于戚梓涵,虽然她和大股东存在关联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不能公正履职。我相信她的职业操守。”
为了让邹开平、姜丰刚更全面地了解提议人员的情况,程浩然让人拿来了宋盛郎和戚梓涵的详细履历、业绩证明等资料,一一递到二人面前:“你们看看这些,他们的能力和资格是有目共睹的。”
在后续的股东大会上,针对宋盛郎和戚梓涵提出的异议,专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之后,全体股东就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名单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会议室,每个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最终结果。终于,计票结束,超过半数股东支持程浩然的提议,董事和监事成员名单顺利通过。
这次股东大会不仅顺利完成了所有预先设定的议程,还获得了与会股东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会议的组织和执行堪称完美,达到了预期效果,虽有杂音,但股东们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决策充满信心,给予了充分支持。
股东大会结束后,紧接着召开了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室内,全体董事围坐在一起,气氛庄重而热烈。经过深思熟虑和详尽的讨论,董事们正式提名程浩然先生担任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职。与此同时,理事会也提名毕新民先生为监事会主席。
随着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人选的确定,瀛海副食品总公司在全新的管理层架构下,正式开启了新的征程,未来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此刻,所有人都满怀憧憬,蓄势待发。
大多数职工们,就像蒙在鼓里的羔羊,对股份制公司这新鲜玩意儿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他们心里头满是怀疑,看着那些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文件,就好像在看天方夜谭。“哼,这所谓的股份有限公司,可不就是换个名头嘛,换汤不换药罢了!” 他们私下里小声议论着,还把这事儿形象地比作阿 q 瞧着辛亥革命时那一脸的懵懂与不屑。这话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在职工们中间飞速传开,一时间,大家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改革措施都多了几分警惕。
日子一天天过去,公司董事和监事会决策监督骨架搭建完成并开展工作后,焦点问题转移到公司管理层和内部职工持股问题上了。公众和投资者们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下子来了精神,眼睛紧紧盯着他们各自持有的股份数量。这问题就像一把火,迅速点燃了整个市场的关注热情。公司里的员工们,私下里都在猜测,这些大人物手里的股份,是不是就决定着公司这艘大船未来要驶向何方。而公司外面,那些精明的市场分析师和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更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恨不得把这些持股信息放在放大镜下瞧,试图从中找出公司潜在的弱点,或是捕捉到未来发展的蛛丝马迹。
在公司董事会上,曹刚大指出:“全体董事会成员必须得按照《公司章程》里约定的出资方式来出资,这一点绝不能含糊!” 此言一出,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原本就嘈杂的场面愈发失控。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这个棘手的问题,这场股份制改革的风波,似乎又被卷入了更多未知的漩涡,变得愈发复杂难测。
程浩然瞅准时机,找到了王明亮经理。他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求知的急切,轻声问道:“王总,我一直对公司内部职工股的情况特别好奇。您能不能跟我讲讲,目前咱们公司内部职工股,大家一共投入多少钱了?” 王明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那笑容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他用一种神秘兮兮的语气说道:“程总,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就目前掌握的情况,咱们都不需要再额外掏钱了,职工股的金额已经足够覆盖所需啦。”
程浩然小声嘟囔着:“职工们平时总喊没钱,说收入不够花,生活压力大得像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可公司一提出让大家买股份,他们态度一下就变了,还挺慷慨,愿意拿出辛苦挣的钱来买。这反差也太大了,实在让人想不通。” 他的眼神中满是迷茫,望着窗外那斑驳的墙壁仿佛也在诉说着未知的故事,他不知道这场股份制改革还会发生多少意想不到的事,未来的路,又将通向何方 。
程浩然心中猛地一震,突然深刻地意识到,他们前前后后付出的所有努力,竟好似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这种感觉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狠狠地刺痛他的心,让他心里极度不平衡,仿佛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瞬间化为泡影,连一点应有的回报都未曾留下。
“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猛地打了个机灵:企业内部的资源和利益,绝不能轻易流向外部,绝不能让外人轻而易举地从中获益。为了稳稳地守住这份 “肥水”,公司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给资源和利益的大门加上了一把坚固的锁,锁住每一个可能的外泄口子。
一块五毛八购买的股票,过不了几天,这个数字就可能翻倍,变成两块五毛八,甚至可能达到三块、五块。试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投资能够像这样迅速地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呢?这种投资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成本,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技巧,也不需要依赖于市场的大环境,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本金,就能够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这无疑为那些渴望快速致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可能。
在一段时间的踌躇徘徊之后,职工们似乎突然之间就领悟到了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实现财富增值这个深刻道理。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并不算高,甚至可能在知识上有所欠缺,但他们认了死理就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固执和坚持。
他们开始四处筹集资金,甚至不惜向亲朋好友借钱,只为了能够购买更多的股份,怀揣着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的梦想。他们相信,通过投资这些股票,他们能够迅速积累财富,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甚至实现财务自由。整个公司都弥漫着一股疯狂的气息,每个人都被财富的欲望驱使着,而程浩然站在这股浪潮之中,看着这一切,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深知,这场股份制改革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财富的机遇,更可能是一场难以预料的风暴。
他们怀揣着炽热的发财梦,满心欢喜地准备购入内部职工股,仿佛已经看到财富在向自己招手。然而,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一盆冷水毫无征兆地泼来,他们突然被告知那些承载着希望的股票不再对外出售。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们的心头。
职工们的情绪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群情激愤。他们此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满心算计着未来的收益,甚至胸脯拍得震天响,向亲朋好友许下了美好的回报承诺。如今,这一切都如泡沫般破碎,失望与沮丧如潮水般将他们淹没。他们的内心满是迷茫与不满,就像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旅人。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公司,迫切渴望公司能给出一个站得住脚的解释,急切地想要弄清楚股票停止出售的详细缘由。
于是,他们纷纷聚拢到公司大院,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天马行空地猜测着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每个人的心中都像揣了只兔子,既有着对未知的期待,又有着深深的忧虑。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程浩然和毕新民两位领导大步走进大院人群。程浩然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洪亮又沉稳:“各位同事,先静一静,听我们给大家解释。” 紧接着,他和毕新民开始耐心地向在场每一位员工详细讲解企业入股的相关政策。“这次企业入股,完全尊重大家的个人意愿,买不买、买多少,全由你们自己拿主意,公司绝不强制。” 毕新民推了推眼镜,补充道。
随后,程浩然话锋一转:“但大家要明白,公司的股份总量有限,就好比限时抢购紧俏商品,手快有手慢无,一旦售罄,就再没机会了。”
解释完政策,两位领导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穿梭在职工中间,与大家深入交流。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抛出各种问题和担忧,有的担心资金安全,有的对收益预期心存疑虑。面对这些,两位领导都认真倾听,然后条理清晰地逐一解答,尽力消除职工们心中的疑虑,安抚他们焦虑的情绪。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为啥公司不早点把股份平均分给每个人?要是提前规定好每人买多少,哪会有现在这乱子!” 此话一出,不少职工纷纷点头附和。
毕新民闻言,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开口:“大家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我给大家解释下。长期以来,公司财务状况不太乐观,大家的薪资也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在做股份分配决定前,公司管理层慎重组织了职工代表大会,对股份购买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职工代表表示目前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公司股份。基于这个情况,公司才决定不预先按人头分配职工股。”
毕新民的解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职工们听后,交头接耳,脸上的疑惑渐渐消散,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毕竟,公司里的员工大多没接受过高等教育,耳根子软,心里也没什么主意,别人说什么就容易信什么。
当公司那两位说一不二的大老板都这么解释后,那些原本被怒火冲昏头脑、情绪激动得像炸开了锅一样的职工们,渐渐安静了下来。虽说职工们心里还是有那么些不痛快,可现场秩序好歹恢复了。他们只能带着一肚子的无奈和不甘,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公司,这场眼看就要失控的闹剧,也终于被成功摁住了。
在一阵又一阵的喧嚣和混乱之后,这场闹得满城风雨的股票购买风波,就像被时间慢慢抚平的涟漪,终于渐渐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