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苏辰就不打算藏拙,他要的就是强势复出。
虽说计划中不想这么快向云帝摊牌,只是云帝这都问到脑门子上了,苏辰也就不客气了。
“口出狂言!”
云帝依旧怒不可遏!
随即,他指着眼前自己因为心情不好,没吃多少的早膳,瞪着苏辰:“来!就以朕今日的早膳为题!朕给你一炷香的时间!”
看着云帝眼前剩下的餐食,苏辰摇头,“无需一炷香。儿臣这就作诗。”
“哼。朕倒要看看,难不成你还是文曲星下凡!”
云帝的语气没有那么笃定了,他心中有着一丝狐疑,难不成自己这废物老大,真能作诗?
不应该啊?
苏辰也不废话,张口就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前两句出口,饱读诗书的云帝便是一震,这五言绝句,果真是不错!
这真不是抄的?自己随机出题,他上哪儿去抄?
云帝脑海中思绪万千之时,苏辰继续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云帝闻言瞪大了眼睛,随即眼睛微眯没有立即说话。
好一个粒粒皆辛苦!
好小子!这是在点朕浪费粮食呢!
只是,这首绝句属实算得上佳作,言简意赅,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作为孩童启蒙诗词,流传下去不是问题。
“你,真的会作诗了?”云帝开口,已经没有了之前暴怒的口气。
苏辰点头,正色道:“儿臣掉进冰水,昏迷后醒来,发现对于诗词颇有一些感悟。”
说出这段话,苏辰脸不红心不跳,煞有其事的样子,让云帝不断点头。
既然苏辰不是抄袭诗词,那就不能治罪,不仅不治罪,作出的诗词甚至可以纳入翰林院,供后世学习。
“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啊!”
云帝连说数个好,龙颜大悦。
“平身吧!”
“谢父皇!”
苏晨起身,心中不禁吐槽,这老登变脸速度也太快了些。
倒也算好事,自己算是重新进入皇帝的视线中,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刘公公,将这早膳拿去热一热,朕早朝结束后再用膳。”
“是,陛下。”刘公公领旨,上前收拾早膳。
云帝又看向苏辰,“等会儿早朝,你跟着来听听吧。”
苏辰闻言一愣,不由看向云帝,自己身上没有半点官职,也不再是太子,哪有资格上早朝?
云帝这是在发什么疯?
“儿臣不再是太子,上早朝恐怕不太合适。”
自己要强势复出,但是也不至于去横冲直撞。
现在的身份上早朝,会更拉仇恨,文武百官,尤其是老二那一脉必定会找麻烦。
那些中立官员也会觉得自己不识礼数,降低本就不多的好感度。
云帝冷笑一声,“有什么不合适的,让那些翰林院的人看看,他们守着的那引以为傲的古诗词,算什么东西!”
云帝其实有私心,就是想让文武百官看看,自己的大儿子不是废物!
不仅不是废物,还文采飞扬!
尤其是翰林院那帮老顽固,天天守着先贤的古籍诗词,没有一点创新!
文化不创新,大乾王朝如何走得远!
一群腐儒!
云帝饱读诗书,尊重先贤圣人,但却明白,文化不能守旧。
文化要有新鲜血液才能走得长远。
但他日理万机,加上翰林院那群大儒,门生过万,受天下百姓尊敬,饶是他也无法太过干涉。
没想到,他这大儿子阴差阳错,从一个废物变成诗词大家了!
这倒是可以给他好好长脸,打击一下这些腐儒的嚣张气焰!
苏辰见云帝的样子,也不好多说,只得恭敬行礼:“儿臣,遵旨。”
云帝算得上大乾王朝的仁德之君,早朝的时间就是他从卯时改到巳时。
他觉得,朝廷议事岂能儿戏,臣子们一夜休息一两个时辰就得起来准备,起那么早,哪有精神商议国家大事?
这一开始也受到了不少文官反对,他们纷纷表明,历朝历代都是卯时上朝,改时间,不合礼制。
但云帝却坚持如此,谁反对都没用。
当云帝带着苏辰来到金銮殿时,大臣们已经等候多时。
见到云帝身后的跟班除了刘公公外,居然还有个苏辰!
文武百官们不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尤其是苏寒和他那派系的官员,都是脸色一变。
苏寒这些年权势越来越大,手中党羽愈发丰满。
如此之下,他多次在朝堂进言、帮助处理朝政,深得云帝喜爱。
现在已经是门下侍中的职位,实权极大。
毕竟,文武百官心中都明白,苏寒虽未有太子之名,却有太子之实。
如若不是嫡长子苏辰在世,苏寒早已入主东宫,成为当今大乾太子。
今天他们也看不懂,这大傻子苏辰,怎么会跟着云帝进入金銮殿。
苏寒本就站位靠前,此时更是上前,挤出一个假笑,“大哥,你怎么来了?父皇要上早朝,你先退下,退朝后二弟配大哥玩,好不好?”
看苏寒像哄小孩儿一样哄苏辰,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兄弟情深呢。
苏辰淡然一笑,哪有半分痴傻的样子。
“二弟,我可不敢走,走了可就是抗旨不尊了。”
苏寒闻言,脸上笑容一僵,抗旨不尊?难不成是父皇……?
他想着又看向刚坐上龙椅的云帝,刚好和云帝目光对上。
后者厉声道:“朝会就要开始了,还不回去!如此随意,成何体统!”
苏寒低声应是,然后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苏辰,这才退回自己的位置。
但心中可谓是涌起狂风暴雨,思绪翻涌!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苏辰这浑蛋没有半点官职,也不再是太子,为什么父皇会带他来上朝?
难不成,自己那些事被父皇知道了?那也不应该在朝堂上来解决,毕竟那属于家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只是他,文武百官心中都是百般不解,云帝此举究竟是何意!
这些人还只是想想而已,有些文官已经决定质问云帝了。
此时,云帝朝着刘公公点点头,后者清了清嗓子,尖锐地嗓子响起:“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落下,那些有正事的官员刚准备上奏,翰林院大学士高建林走出人群,认真道:“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