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压缩机的技术和发动机、变速箱相比难度没那么大,主要的难点有四点:一是稳定性、二是高精度、三是高负荷、四是智能化。
但宋远觉得这些问题目前都不是没办法解决。比如说智能化,大不了现在做得简陋一些,就设上几个档位就行,后世那种分区降温咱不要这功能了。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说好不好也可以!
继续看宋教授他们拆车,而拆到发动机的时候大家更是小心翼翼,每一个零件都要好好测量一遍和技术资料能不能对上。
宋远对这时候的发动机也很感兴趣,后世带六缸发动机的车都不便宜,他也只开过几次,想好好看一下和后世的发动机有多少区别。
当几个学生把发动机缸体和缸盖拆下来抬到旁边,宋远也蹲过去仔细看了起来。随后愕然的发现发动机的进气门、排气门都在缸壁侧面。
对于宋远来说,上辈子从他出生以后开过、见过的车都是顶置气门,还真没想过侧进气门。好在这两年在农业学院学习让他也不是一无所知,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侧进气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燃烧效率低、功率就难以提高,难怪这么大的排量功率还不如后世的四缸发动机呢。
这又是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宋远心里默默记下来。涡轮增压、多点电喷、缸内直喷这些技术要求太高,材料和加工精度都跟不上现在搞不了,先改成顶置气门也行啊!
再说顶置气门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最早1904年别克的工程师就发明出来了这一技术并申请了专利,目前也有不少高端汽车都采用了顶置气门技术。
至于怎么改,宋远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脑海里的冷藏车。
在大礼堂看着教授和工程师们拆了一下午的车,晚上宋远回到家里以后先从冷藏车里拿出来一份还冒着热气的辣椒炒肉、一碗米饭,再掏出来一缸啤酒,悠哉的吃了起来。
这些吃的都是之前宋远如同松鼠过冬一样一点一点的储存起来的,今天心血来潮掏出来想喝一点。
这也是宋远拖到现在也不想找个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里要是还有别人,让他怎么能这么随心所欲?
吃饱喝足以后,宋远把残羹剩饭又收到冷藏车中,集中注意力看向前世的老伙计——冷藏车!
身形一闪,宋远就消失在家中,出现在脑海中的不知名空间中,面前就是那辆熟悉的冷藏车。
这空间不大,总共也就比冷藏车大一圈,多出来个两米左右。
深吸了一口气,宋远把冷藏车的车头向前翻着放倒,拿着工具开始拆了起来。
车载空调压缩机比较好拆,就在发动机侧后方,没多久就把这个人头大小的压缩机拆下来拿在手里。
掂了掂手里的压缩机,宋远无声的笑了笑,只要能把这玩意仿制出来,也是一大进步。至于车上那台康明斯的四缸150马力柴油机还有六档自动变速箱,现在还不急!
想了想宋远又把配套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都拆了下来,有了这几样汽车空调就都没问题了。
不过这些东西不着急拿出来,今天说完仿制汽车空调的事,明天自己就掏出来一套,那不是摆明告诉别人自己有问题嘛!
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一群专家教授带着学生每天都兴致勃勃的参考着技术资料拆酋长车、拆发动机,而一汽、上汽的领导们留下来了一部分技术员参与技术会战,自己则高高兴兴的带着复制的技术资料回去了。
到了二月初准备过年的时候,宋远都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回门头沟老家了,却接到通知:盼望已久的生产线终于要在三天以后到天津港!
市里得知这个消息后比宋远还激动,一位副市长直接来到东风厂检查,重点就是看厂里做好迎接生产线的准备没有。
好在这阵子已经把拖拉机生产线都搬到农机厂那边的二厂区了,足足腾出来了三个车间等着生产线的进驻。
按照港岛华润发过来的消息,这条生产线大大小小共有200多台设备,华润在那边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打通了港府的关系,至少花了上百万港币。
就这港岛还是看在美国公司卖过来的份上,这条生产线又是40年代的旧货,才最终放行。要不然一个巴统管制产品的理由就能把生产线扣下。
接到这些消息宋远又是愤怒又是无可奈何,才感受到这年代国家发展有多不容易。而且经此一事华润那边的人情欠大发了,就算花出去的钱可以从专利费的分成里扣,可这中间必然花费了许多心思。
两天后市工业局柳书记亲自带队,宋教授等专家十几个人、东风厂宋远带着小一百号人乘坐市运输公司的上百辆卡车浩浩荡荡的向天津港驶去。
等运输生产线的货轮到了天津港,宋远也才见识到了这个年代的发动机生产线有多复杂。
这时候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不像后世用的是多功能数控机床,而是由一台一台的专用机床构成。一条生产线共分了五大部分140余台设备。
第一部分是铸造和锻造就包含两台焦炭冲天炉、黏土砂造型线、空气锤等等近30台设备,通过他们把缸体、缸盖、曲轴这些铸造出来。
第二部分就是机械加工,专用的组合机床群、龙门刨床、钻床等等又是60多台设备,才能加工出合格的缸体、缸盖等等。
第三部分就是装配线,传送带、吊装行车、冲击扳手、杠杆式压机等等又是20多台,把零件装配成发动机。
第四部分是质检与测试,测功机、检测台等等也要七八台设备。
第五部分是辅助设备,砂轮修整器、切削液循环泵等等又要十几台设备。
看到这些设备一一装车,宋远突然觉得这一百多万美元花得值,如果不是运气好碰上有足够关系的约翰逊,根本搞不来这么多设备。
工业局柳书记走到宋远身边,掩饰不住的满脸喜色:“小宋,生产线好不容易弄回来了,可要利用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