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自行车停在校门口。
雨水十分利索的从自行车后车座下来。
“哥,那我进去了,你路上慢点骑。”
“雨水,零花钱还有吗?存钱罐存多少了?”
何雨柱的手搭着雨水的肩膀。
“哥,我存钱罐存了2块1毛5了,你上次给我的,我一多半儿都存起来了,我身上还有1毛5的。”
雨水一谈到自己的存钱大计,就露出隐藏不住的高兴,满脸骄傲的样子。
以前就算自己老爹何大清在的时候。
自己也存不下零花钱,因为很少会给零花钱,而且偶尔给个一两次的也不多。
家里挣钱不容易,除了日常家里的吃喝用度之外,也不敢有其它的花销。
自从哥哥当家做主,自己这小日子明显比以前更好了。
心里又想着“老爹也很好,哥哥也很好,在我心里一样重要,但是哥哥给我钱花,嘻嘻……”
何雨柱小声的,靠近雨水吩咐说道:
“雨水你记住了,这钱呢!该花的时候花,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都不花,”
“平时上学的时候,如果肚子饿了就去买点填饱肚子的东西吃,至于那些零食之类的,平时少吃点,既浪费钱,吃多了还上火,自己还难受,偶尔吃个一两次就得了。”
“至于哥之前跟你说的,拉拢同学,维护关系,时不时的给点小恩小惠,但是你要机灵点,别被当冤大头了,要分清楚哪个是可以深交的,哪个只适合一般的酒肉朋友,像那种你遇到难处了,不求回报主动伸出援手的,就是可以继续交往的好朋友以后找机会回报人家,”
“而那种平时跟你称兄道弟感觉关系很不错的朋友,当你需要帮助或者遇到难处了,却躲得远远的,推三阻四,找借口的,像这种人就是酒肉朋友,不值得深交,就算有好机会,也轮不到这种人,不值得咱关照他。”
雨水点了点头“嗯…哥,我记得了。”
何雨柱掏出了一些零钱,数出了几张。
“来,这五毛钱放身上,放好了,别弄丢了。”
“谢谢!哥哥给的大红包。”雨水兴高采烈的伸手把钱接了过去,郑重其事的放到了兜儿里。
“好了,快进教室去吧!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能偷懒,知道吗?”
“好的,哥哥,再见!”
小丫头迈着轻快的步伐,哼着小调儿,往学校走去。
“雨水,这呢!”路人甲,雨水同学。
“小美,早啊!……”
何雨柱两眼紧盯前方,双手紧握车把,双脚交替用力地向下蹬着踏板。
自行车在向前,两边的建筑物飞快的往后倒退。
…………
镜头一转,已经到了厂门口。
轧钢厂厂门口周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无数的工人朝着厂里各车间走去。
“吱吱……”
不急不缓的,从食堂后厨走去。
“杨师傅,来啦!吃了吗!”
“哟,柱子,吃过了。”
何雨柱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递了过去。
“来一根。”
杨师傅“哟!大生产牌香烟,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把烟放在鼻子上闻了一下。
“嗯……香,还是柱子你这烟好,我平时都舍不得买这牌子的,这也得三毛吧?”
“我这种不带锡纸包装的两角八分钱。”
【大生产香烟:1948年,沈阳制烟厂研发出了一款名为“大生产”的新品牌香烟。这款香烟以其独特的包装设计而一炮走红,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当时“大生产”香烟有两种不同包装,一种带锡纸包装,价格为每盒3角2分,另一种不带锡纸包装,价格为2角8分。】
“我和你老哥不一样,趁着现在还是单身小伙子,满足一下小爱好,等以后有婆娘管着了,你想抽也不容易了。”
何雨柱收起香烟又揣回兜里。
杨师傅,没舍得抽,又把烟别到了耳朵上夹着。
边聊边往食堂后厨走去。
“嘿!你小子,看把你美的,要不我当回月老,给你牵红线介绍一个。”
杨师傅一脸你懂的,的表情。
“杨师傅,我还年轻,还想再享受两年单身的美好生活,成家这事儿压后再说。”何雨柱一脸憨憨的笑容。
“你这小子,真是少年不知有媳妇儿的好啊!”
杨师傅心里想着,“格局还没打开啊!”。
……
“当当当…………”
“嚓嚓嚓…………”
来到后厨,此时众人已经在忙活了。
切菜的,削土豆,削萝卜的。
备料的,打下手的……
柱子来到自己的抽屉前,拿出袖套,围裙穿戴上。
回头看了一眼后厨众人,用抽屉做掩饰从空间里拿出一罐茶叶。
转身向前,大声喊道:
“大家把手上的活儿停一下,我跟大家说件事儿。”
正在忙活的后厨众人员纷纷转头,看向何雨柱。
拿起手上的茶叶。
“这罐茶叶,是我从自己家带来的,不是公家的,我就放在后面这柜子左边的抽屉里,只要是后厨里谁想喝都可以拿点去泡,不用客气。”
“就这件事,好了,大家各忙各的吧!”
何雨柱刚说完,后厨里,众人就纷纷开口说道:
“柱子大气啊!”
“好,弟弟,岚姐给你点个赞,好样的。”
“谢谢了,柱子,这格局打开了,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全在茶里。”
“何师傅有格局。”……………
众人一番吹捧,又聊了几句,就各自忙活去了。
何雨柱转身来到身后的柜子,把茶叶放在了左边抽屉里。
而后开始做餐前准备工作。
“噼里啪啦……”
“滋滋……”
倒油入锅,切好备用的猪肉,倒入大铁锅中。
十好几斤肉,在锅里不停的翻炒,炒到变色,捞出。
锅中留底油,放入姜蒜末炒香。
再放入白菜炒至断生,放入肉片翻炒均匀;
放盐适量,味精等适量………
火猛油热,不多时已经炒好。
何雨柱拿过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下汗水。
对着打下手的同事说道“拿盆来,出锅盛菜。”
“诶,盆来了。”…………
镜头一转。
工厂广播处的大喇叭响起了,午休的音乐声。
一首爷爷辈的老歌,(三十里铺)一首陕北爱情民歌。
这首自编的老歌,当年传遍了解放区。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爱见(那)三哥哥
他是我的知心人。””
不多时,各车间的工人们纷纷拿着铝饭盒,走出车间陆续向着食堂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