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小丫头闲聊了一会,宁怀瑾就安排人去找那位书生了。
他再次去了江韵那里,想和自己娘商量一下他和沈清婉的婚期,至少先把日子定下来。
当宁怀瑾把事情说完以后,江韵陷入了沉思中,半天都不言语。
突然,江韵猛的一拍桌子!
“我看明天就是好日子。”
“……”
她急啊,巴不得现在就抱孙子。
宁家就剩下这一根独苗了,不早点开枝散叶,她这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已故的夫君。
宁怀瑾扶额,无奈的说道:
“娘啊,儿子上奏朝廷请求册封也需要些时日,怎么可能明天就成亲?”
江韵觉得有道理,必须要名正言顺,不能委屈了婉儿,片刻后她开口说道:
“那就现在给朝廷上折子,等册封的圣旨到了,马上成亲。我的瑾儿成亲,哪一天都是好日子。”
宁怀瑾算是看明白了,她比自己都着急。
也是,先上奏,等册封完,在就近挑个好日子也就是了。
但现在让他为难的是,柳若烟要不要一起娶过来?
就是不知道沈清婉会不会觉得委屈。
想不出答案,他干脆也不想了。
他不想,不代表江韵不想。
“瑾儿啊,要不娶婉儿的时候,顺便把若烟一起娶了,我看这姑娘不错,做个侧妃绰绰有余。”
知道宁怀瑾有顾虑,江韵继续说道:
“至于婉儿那里,娘去说。不过,你以后要对人家好一点,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齐人之福谁不想要,宁怀瑾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看来嫁衣得做两套了。
不过,规制上得有些差别,不然对沈清婉不公平。
这世间,有几个女子,能做到沈清婉这一步的。
哪怕自己是个傻子,她都不离不弃,甚至还能跟自己私奔。
又是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所以,不管自己以后有多少女人, 他也一定要把婉儿放在第一位。
江韵知道他忙,絮叨了一会就撵他离开。
宁怀瑾离开后,派人抓…请来几位会制作爆竹的老师傅。
这个时代是有鞭炮的,他还买来放过,只不过好像火药的配比不太对,故而想询问一下。
三位老师傅抬眼瞧见宁怀瑾,吓得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
平日里,哪怕只是碰上县衙里的普通差人,他们都得小心翼翼、点头哈腰的伺候着。
如今站在面前的可是一位王爷。
他们感觉自己都可以单开族谱,光宗耀祖了。
由于过于紧张,他们甚至忘记了行礼,直到一旁的下人提醒,三人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其中一个老师傅哆哆嗦嗦,嘴唇一张一合,嗫嚅道:
“草……草……草……”
宁怀瑾觉得他在骂人,但自己又没有证据。
“草草草民给王爷磕头。”
旁边的另外两人,早已吓得六神无主,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一个劲儿地随着磕头。
“行了,都起来入座吧。”
三人闻言,在地上扑腾了半天,可这腿就是不听使唤…
宁怀瑾扶额,我有这么可怕吗?怎么都吓成这样了?
随即赶紧让婢女们把人扶到椅子上。
看三人缓的差不多了,宁怀瑾才开口询问:
“你们都是老手艺人了,本王这次见你们来,就是想问问,你们制作爆竹的火药配比。”
说起火药,三人可就算是踏入主场了。
这是自己擅长的啊。
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犹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的把事情全交代了。
宁怀瑾听的明白,制作鞭炮的火药配比大概是硝石百分之五十、硫磺百分之二十五、木炭百分之二十五。
“你们三个就别走了。”
宁怀瑾的声音低沉却清晰,听不出一丝情绪。
别走了?!
这话宛如一道惊雷,直直劈在三人头顶。
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腿一软,“扑通”几声,接二连三重重地跪倒在地。
膝盖磕在石板地上,疼得钻心,可此刻他们满心惶恐,哪还顾得上这些。
“王爷饶命啊!”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些的,扯着嗓子哭喊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几近绝望,
“草民家中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童,全家老小都指望着草民糊口呐!”
他一边哭诉,一边磕头,额头一下又一下砸在地上,不一会儿就红肿起来。
另外两人也慌了神,忙不迭地跟着求饶,声音一个比一个急促:
“王爷饶命!”
“王爷饶命啊!”
宁怀瑾一脸黑线,赶紧开口解释:
“本王什么时候说要杀你们了?”
什么?不杀我们?
那为啥不让我们走?
“本王的意思是,以后你们就留在王府,替本王研制火药配比,每月五十两银子。
还有你们的家属,全都搬过来,有小孩的,也可以读书。愿意做工的,也可以做工。”
宁怀瑾想好了,单独给他们弄个院子,把他们的家人都掌控在自己手里。
这东西事关重大,一点都不能泄漏。
三人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王爷不仅不杀他们,还给这么多工钱,还能把家人都接过来,孩子还能读书。
他们一辈子都想不到,自己一个做爆竹的,还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在三人千恩万谢一番后,宁怀瑾就派人送他们回家。
一是监视、看看他们的家庭环境,是否有所隐瞒。
二是帮他们搬家。
人心隔肚皮,身处这个时代,他不得不对谁都留一手。
其实宁怀瑾是知道火药的最佳配比的。
在传统黑火药中,硝石、硫磺、木炭的配比分别为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时,能发挥出相对较大的威力。
虽然他知道,但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人来进行调配、试验。
这种危险的事,当然不能自己来做了。
回到房间,宁怀瑾再次思考起易州的发展。
如今易县发展的很好,他准备将易州所有官员叫过来。
大家见见面,顺便把易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扩大到所有地区。
别的地方他管不着,但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必须富裕起来。
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军民一心,才能为自己以后的路奠定一个坚实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