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厢的门被轻轻推开,余四姐的香水味率先飘了进来。
这位君悦大酒店的女主人踩着高跟鞋款款而入,一身剪裁得体的暗纹旗袍勾勒出曼妙的身姿。
岁月仿佛对她格外优待,尽管比杨鸣大了几岁,但精心打理的面容和优雅的气质,让人很难猜透她的真实年龄。
“杨总,是不是把小妹给忘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自从李光倒台,南城道上对杨鸣这个“新晋大哥”的认可,似乎也让余四姐对他的态度更加热切。
杨鸣放下签单的笔,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四姐说笑了,我忘了谁也不会忘了您。”
余四姐毫不见外地在杨鸣身边坐下,身子往他那边微微一倾,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缩短到暧昧的边缘。
一旁的朗安看着这幕,轻咳一声站起身:“我下楼买包烟。”
“桌上不是还有吗?”杨鸣指了指面前的中华。
朗安摸了摸鼻子,眼神闪烁:“忽然想抽红塔山了。”
话音未落,人已经溜出了包厢。
余四姐半倚在椅子上,眼波流转:“杨总,你帮我装修酒店的事,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重新开业那天请你来,你也没赏脸。”
她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埋怨。
“四姐,那天实在走不开。”杨鸣借着拿烟的动作,巧妙地和她拉开些距离,“我不是让人送了花篮吗?”
“上次去你公司结账,特意给你带了盒好茶,结果扑了个空。”余四姐的手指在椅子上轻轻划过,“你是不是故意躲着我啊?”
她说这话时眼波盈盈,活脱脱的像一个小怨妇。
众兴公司和君悦的长期协议让两家的关系更加密切。
每个月的账单结算,成了余四姐寻找见面机会的借口。
“哪能啊。”杨鸣笑得有些勉强。
对于余四姐,他是真没什么兴趣。
对方那双总是含情脉脉的眼睛里,藏着一种赤裸裸的捕食者般的欲望。
她精心打理的外表下,是一种几近贪婪的占有欲。
这种感觉让杨鸣很不喜欢,所以他对余四姐也一直不感冒。
“四姐,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杨鸣站起身,语气里带着不容商量的决绝。
目送杨鸣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余四姐脸上那副谄媚的笑容瞬间褪去。
她往椅背上一倒,眼神里闪过一丝不甘和幽怨:“妈卖批,老娘就这么没得吸引力?”
……
几天后,王康礼带来的消息很微妙。
省建公司副董吕景对高速旁那块地的态度,就像一团在阳光下若隐若现的云雾。
既不明确表态如果有人接手要打折还债,也不说要付全款,这种模棱两可的姿态,摆明了要见人下菜。
正当杨鸣琢磨着王康礼是否有敷衍的意思时,对方却约他去一家量贩式KtV。
这个选址让杨鸣略感意外,一般像他们这种人应酬,往往都发生在那些装潢考究的会所里。
虽然有些疑惑,不过杨鸣还是按时赴约。
到的时候,王康礼亲自到一楼大厅接他,西装外套挂在手臂上,衬衫袖子卷到手肘,一副轻松的模样。
“今天是我们总经理生日,我和几个同事怂恿她来这边唱歌。”说这话时,王康礼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特有的精明。
“一会上去,我把你介绍给她认识。”
王康礼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迈步向电梯走去。
“王主任。”杨鸣叫住他,声音里带着谨慎,“那我的身份是什么?”
“就说是我朋友。”
杨鸣眉头微蹙:“我们年纪差这么多,说是朋友,会不会显得太刻意了?”
“对对对!”王康礼一拍脑门,“是我考虑不周,那你说怎么介绍?”
杨鸣沉吟片刻:“不如说我是你侄子?”
王康礼眼前一亮,笑容里带着赞许。
在体制内混迹多年的他,自然明白杨鸣的考量。
公司内部聚会这种场合,如果一个外人以朋友身份出现,无异于在总经理面前亮出“求办事”的明牌。
这种赤裸裸的行为,不仅显得急功近利,更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况且杨鸣对那位总经理还一无所知,贸然暴露意图无异于打草惊蛇。
KtV包厢的门被推开,空调冷气和《如果云知道》的旋律一同涌出。
在迷离的彩灯下,一个身着孔雀蓝连衣裙的女人正握着麦克风,她的声音清亮却不失温柔。
三十多岁的年纪,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子特有的从容,又不乏几分知性,显然正是今晚的主角。
包厢里坐着七八个人,有的倚在沙发上低声交谈,有的在点歌台前埋头翻着歌单。
西装革履的男人们松了领带,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几个年轻女职员聚在角落,时不时发出压低的笑声。
这些人的年纪跨度不小,但都比王康礼年轻,让他在这个场合里格外显眼。
杨鸣站在门口,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房间,揣摩着每个人的信息。
刚才在电梯里的时候,王康礼就已经和杨鸣简单的介绍过那位总经理的基本情况。
姚娜璐是大概五年前到省建公司,毕业于北方一所知名高校的她,三十岁出头就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
对方身上有一种南方女子特有的温婉,举手投足之间又透着北方人的果敢,这种矛盾的融合反而成了她的独特魅力。
已婚的身份并未影响她的事业心,相反,她把公司当成了另一个家。
在省建公司这样的国企里,一个女总经理要想站稳脚跟并非易事。
但姚娜璐却凭借着过人的能力和独特的处事方式,在这个圈子里开辟出一片天地。
她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展现威严,又能在下属面前保持亲和,这种若即若离的分寸感让她在公司里收获了不少支持者。
在省建系统内部,她是少有的既懂业务又善于经营人脉的高管。
那些在她手上过会的项目,往往都能在合规和效益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
这种能力,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或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上面才会任命她为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