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东都”和“西都”两派的争斗已经长达数百年,根本没有半分能和解的迹象,所以在《圣州》一书中,男主苏羽凡派人刺杀了沈氏家主后,就能轻易挑起两派的矛盾。
周围众人自然知道长孙门阀与沈氏门阀的矛盾,而且如今是两位门阀家主亲自到场,所以都不敢轻易出声。
“长孙家还有更多好东西,沈家也可以来拿,不过就得看沈家的本事了。”
长孙洛初轻笑一声,毫不妥协地说道。
尽管如今只有十八岁,但是她自带凌然傲气,与沈庭澈对视根本不落下风。
“长孙家主言重。”
沈庭澈毕竟执掌沈家已经二十多年,无论是城府还是经验,都在长孙洛初之上,故意和善地笑了一声,说道:“既然东西是长孙家主的,我们也不好夺人所好。”
“只不过秦国世子,你在帝京威胁我沈家,这件事总得给个说法吧,不然我沈家如何立足?”
“不错。”
蜀国世子孟无启走到沈庭澈身边,眼神中带着浓烈的嫉妒,气愤道:“赢辰安,你擅杀我蜀王府亲卫,今日也必须要给个说法,要么你交出那个秦国亲卫,要么你自己亲手厚葬我蜀王府亲卫,你自己选择吧。”
孟无启知道自己不能把赢辰安怎么样,但是他一定要让赢辰安颜面尽失,无论赢辰安怎么选,别人都以为他输给了孟无启,这才是孟无启想要达到的目的。
“本世子若是一个都不选呢。”
赢辰安翻身下马,与长孙洛初并肩而立,冷声道:“孟无启,你未免太瞧得起你自己了。”
“还有……”
赢辰安看向沈庭澈,说道:“沈家主,我对你女儿说的话,也是对你说的。”
“沈家想怎么立足倒是不知道,但本世子知道的是,以后沈家走出中陆会比现在难多了。”
“哈哈哈哈哈哈。”
沈庭澈大笑起来,随后笑容收敛,沉声道:“秦国世子同样未免太看得起你自己了,沈家在中陆以外,可不是秦国能遏制得住的。”
“不错。”
蜀国世子孟无启连忙道:“沈家在蜀国,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蜀国朝堂一定大力支持。”
“赢辰安,别忘了七年前你是怎么来帝京的。”
此话一出,赢辰安眼底瞬间布满寒意,跟在他身后的秦王府亲卫也是紧紧握住了刀柄,这是他们秦国的耻辱。
“让开,快让开……”
突然,不远处出来一道紧张的呼喊声,竟然是大周王朝设在边境的“鸿羽使”。
所谓“鸿羽”,是指大雁的羽毛,因为很轻所以大雁才能飞得快,就被用来形容边境信使传达消息的快速。
由于崇仁坊在帝京“圣仁”大道旁边,所以这么多人围着自然挡住了他的路。
“周蜀边境八百里加急,秦国攻巴,秦军已入西川。”
这个“鸿羽使”一边快速骑着马从帝京主城大道而过,一边大声地喊道。
自从秦国国书送到巴国,已经过去六天了,得益于大周王朝遍布边境和中陆腹地的传达驿站,战争的消息终于送到了帝京。
若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信使嘴唇都有些发白,显然是因为赶路长久未进水了。
什么?
秦军进入西川了?
众人皆是脸色大变,纷纷看向赢辰安,眼神中多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尤其是西川和北境封国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想着,秦国这次到底什么时候停止。
秦国沉寂了七年,如今重燃战火,必定是以横扫一切的强烈姿态归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特别是蜀国世子孟无启,呆呆地站着,眼神中满是震惊,他上一刻还在嘲讽赢辰安七年前被迫提早来帝京为质,如今竟然听到如此消息。
蜀国是西川最大的封国,向来视西川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没想到秦国第一个报仇找的就是蜀国。
赢辰安倒是一点都不吃惊,因为他本来就知道秦国要出兵的消息,只是没想到真的被长孙洛初猜准了,秦军果然是进攻西川,看来西川的盐田必须得给她了。
“哈哈哈哈哈哈。”
这次轮到赢辰安大笑,他缓缓走到沈庭澈和蜀国世子孟无启身前,嘲讽道:“天不遂你们二人之愿啊。”
“孟无启,本世子倒要看看蜀国能挺多久。”
“沈家主,看来沈家的生意日后也做不到西川了,哪怕有你旁边这个废物撑腰也不行。”
沈庭澈双眼微眯,透着一股危险的气息,冷声道:“秦国世子,你未免太嚣张了,战事才起还未分出胜负,大周一定不会坐视不管。”
大周王朝向来把秦国视为心腹大患,绝对不可能容许秦国再度挑战自己的地位,加上“西都”永安门阀世家在朝堂上有着很强的势力,自己一定要全力推动大周尽快出兵。
“那咱们就走着瞧。”
赢辰安冷笑一声,说道:“只是万一大秦打赢了……”
“那么沈家主就该担心沈家在西川的生意能不能安心做下去了,毕竟大秦的骑兵也不赖。”
说完,他便牵着长孙洛初的手离开了。
“赢辰安……”
沈庭澈看着赢辰安的背影,眼神中杀意浓烈,藏在袖子里的双手紧紧捏成拳。
他这辈子都没有被人逼到过如此地步,更何况还是在持续数百年的老对手长孙家主面前。
……
翌日,太和殿。
大周天子姬胤承高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如水,整个大殿内的氛围压抑无比。
“你们都说说看,秦国出兵巴国,该如何是好了?”
七年前,大周王朝联合楚赵蜀三国联军逼迫秦国世子提前入帝京为质,从此压制住了秦国,自己前面三位君主都没做到的事情他已经做到了,被姬胤承视为自己所取得的“赫赫武功”。
可是如今秦国出兵,分明就是表明他们经过七年休养生息后,已经不怕大周王朝了,这让大周天子如何能忍?
“皇上,臣曾听闻‘养痈长疽,自生灾祸’,秦国不尊王化已久,大周是时候出兵了。”
兵部左侍郎高彦邦站出来,大声道:“况且周蜀同盟将近三百年,秦军表面攻打巴国,实际在于威胁蜀国,若是坐视不理,诸封国会如何看待大周?”
“皇上,臣附议。”
“皇上,臣附议。”
“皇上,臣附议。”
……
很快,大批朝臣站出来支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