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道“云中子师兄,和我一起前往西岐,说不定你想收的徒弟就在西岐。”
姬昌看到又多了一个云中子,想着自己该不会拉到半路上就不行了吧!
但又听到了姜子牙的这句话,感到自己又有了动力。
于是姬昌拉着马车,车子上坐着姜子牙和云中子。
一旁的护卫想上来帮忙,都被姬昌给瞪了回去。
自己既然都承诺了,刚开始就让他人接手,如何对得起自己的承诺。
姬发明白了自己父亲的意思,也拦下了想上前表现的护卫。
随后姬昌一直拉着马车走了八百步,然后就再也走不动了。
姜子牙见姬昌再也走不动了,开口道“姬昌拉车八百步,天予江山八百年。”
姬昌听到姜子牙这样说,开口道“先生先等等,我还能再拉八百步。”
姜子牙见到姬昌这样说,回应道“天已经定了,不能再更改了。”
“和我一起上车回西岐吧!”
姬昌见状,也知道天定好的事,不能再去更改了。
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到了西岐。
到达西岐后,云中子开口道“和我有缘的徒儿就在这个方向。”
姬昌看到云中子指向的正是自己的侯府。
于是开口道“那里是我的侯府,我带你前去如何?”
云中子见正好顺路,跟着他们一起去往了西伯侯府。
到达西伯侯府后,太姒正抱着姬昌的第一百个儿子。
由于还没起名字,就这样抱着到处转逗他开心。
刚好碰到了,刚从渭水河畔归来的姬昌一行人。
随即姬昌就抱着自己的第一百个儿子,来到了云中子的面前。
开口道“仙长,你看一下,我这小儿是不是你要找的徒儿。”
云中子看到他后,就知道了,自己的徒儿就是他了。
然后对着姬昌道“我准备带着他去修道。”
姬昌听到后也直接表示,自己同意云中子带走他。
随后云中子抱着姬昌的第一百个儿子走了。
太姒看到这一幕,知道了,这个新儿子,被师傅带走了。
姬昌看到云中子带着自己的儿子走后,明白自己的儿子迟早还会回来的。
于是带着姜子牙在侯府中商量,建立新的朝代的具体细节。
姜子牙在大致了解了西岐的一些情况后。
对着姬昌开口道“我们现在待的地方叫做周原,就叫做周朝。”
姬昌听到后,也感到这个名字十分合适,于是称自己为周文王,然后又商量自己举反旗后,如何面对商朝,毕竟商朝的能人异士也不少。
这时姜子牙想着自己在阐教还有各种师兄,然后开口道“文王,此事你还不用担心,我的师门会来助我的。”
姜子牙说完后,他们又继续商量其他事情。
...
此时的玉泉山上杨戬已经修炼有成,之前还被玉鼎真人带去了天庭见了自己的父母和大哥杨蛟。
他在见完父母和大哥后,回到玉泉山继续修炼,
随后元始天尊传音给玉鼎真人,让杨戬前往西岐前去帮助姜子牙,完成代天封神的大业。
然后玉鼎真人,叫来了杨戬,开口道“徒儿,你师爷元始天尊告诉我,你要前往西岐,帮助你子牙师叔。”
接着玉鼎真人把玉泉山的重宝,三尖两刃刀送给了杨戬,希望这件武器能帮到杨戬。
杨戬听到师父说的话后,回应道“师父,我知道了。”
当杨戬说完这句话后,带着自己的狗和鹰,直接跑远了,只有声音在响起。
玉鼎真人看到杨戬跑那么快,就知道了他那好玩的性格没有改变。
杨戬这边离开后。
远在陈塘关的太乙真人也听到了,师父元始天尊的传音。
于是太乙真人来到了哪吒的旁边,正好他的父母也在。
太乙真人开口道“哪吒,你现在也没个啥事,你师爷元始天尊,给我传音,让我告诉你,前往西岐去帮助你子牙师叔。”
哪吒想了想开口道“没问题师父,我哪吒做事你放心就好了。”
太乙真人听后感到不是很放心。
接着开口道“李靖你们夫妻二人也跟着去吧,至于你们另外的两个儿子,会和你们在西岐相遇。”
李靖夫妇听到自己另外的两个儿子也会去西岐,想了想也同意了下来。
随后他们回去收拾东西去了。
殷夫人看着自己的丈夫李靖,开口道“我们这次前往西岐·,是不是背叛了商朝。”
李靖回应道“我们的儿子都去了西岐,在商朝我们也留不住了。”
“还不如跟着一起去,看来姬昌背叛商朝已经毋庸置疑了,早点收拾好,早点离开吧!”
“我会留下辞呈,派人交给商君,就说李靖愧对商朝。”
接着他们就继续收拾东西。
此时的哪吒来到了东海龙宫,找到了敖丙。
开口道“敖丙,和我一起前往西岐,我感觉,咱俩练的那些合击之术,能用到了。”
敖丙听完后,直接表示没问题。
开口道“我和父王说一下,咱俩马上就走。”
随后敖丙来到了敖广的面前,和敖广说了一下,自己要和哪吒一起去西岐。
敖广听后,感到没啥问题,于是同意了敖丙的请求。
在得到敖广同意的敖丙,跟着哪吒先去了陈塘关。
在一旁的张浩然刚出关,正准备回天庭,听到敖丙说哪吒要带着他去西岐。
知道了封神之战,马上要开打了,想着自己还是直接回到大赤天。
看看师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自己不好往上掺和。
随后自己也向龙王辞别,,往天庭大赤天赶去。
在陈塘关收拾好的李靖夫妇,看到哪吒带着敖丙要一起前往西岐,并没有多说什么。
然后他们就跟着太乙一起前往西岐。
...
西岐这边,姜子牙和姬昌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就差旗帜立起来和继承人的决定了。
对于姬昌想立谁为继承人,就不是姜子牙考虑的事了。
姬昌在纠结了一段时间后,决定立姬发为继承人。
姬昌认为伯邑考已经不可能回来了,既然自己决定反商朝,就要做出牺牲。
伯邑考就是最适合被牺牲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