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这张照片就占据了申报整整一个版面!
大夏举国欢腾!连金陵军委会也暗中下令,奖励参战的第四装甲军大洋二十万块。
国际上,在列强暗中推波助澜下,花旗的时代周刊把一个封面给了这张照片。
倭国军队自是在国际上颜面扫地,气的倭皇又摔了一个心爱的兔毫盏。
“必须惩戒大夏人,立刻传令让阪垣君调回来述职!”
......
新罗派遣军经过长途跋涉返回吉省出发阵地的时候只有四万多人,在从黑省撤出的关东军接应下才吃上了几顿饱饭。
林宪石郎因为倭皇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太重的处罚,只是夺去了他的中将头衔,降为了少将,他还是新罗派遣军的总司令。
阪垣征四郎返回后,倭国大本营经过数周的讨论报请倭皇同意后开始继续在新罗征兵。
同时派遣强大的海军在淞沪地区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击,迫使大夏精锐部队回援同时策应满洲地区政权的建立。
此计可谓一举三得,阪垣征四郎提出的方案受到了倭皇的大加赞赏,他的军衔也被提成了中将!
关东军司令部,阪垣从东京面圣后一返回奉天就交出了部队的指挥权,而是去了最精锐的第五师团任主官。
这个师团也在吸取了新罗派遣军的失败后加强成重装机械化军。
阪垣也因为攻占东四省的功绩,从一个幕僚直接成了主力师团长,可谓实现了富贵险中求!
草原,封宁城。
夏牧承组织一众军官在召开战后总结会议。
此战歼敌超过十万人,击毁缴获坦克八百辆,装甲战车五百多辆。
两万余人的东北军战后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装甲军和第一师损失五千余人,坦克被毁伤一百多辆。
就大夏近代史来看也是一次大捷!
夏牧承找吴军长一商量,直接报请溪口总部把这支东北军编入了第四装甲军的作战序列。
这时装甲军几个师长一合计:“还不如顺道收拾了占着满洲的那些小八嘎,就他们那些豆坦克应该挡不住咱们这些装甲军团!”
夏牧承却批评了他们:“以为有了几辆先进坦克就包打天下了吗?你们那些四号坦克是怎么损失的还没个数?”
众将都是默不作声,其中第四装甲师还是跟着夏想最早参加北伐的那个坦克团。
听到夏牧承这么说,这师长更觉得没面子:太丢人了,几辆四号坦克冲阵的时候中了小鬼子挖的陷坑,被他们敢死队抱着炸药包硬生生的给怼掉了。
那步坦协同呢?那些负责打步兵的一号坦克呢?那些娴熟的坦克战术指挥呢?
在胜利和火器的优势面前变的得意忘形了!骄兵必败!
当然这不是夏牧承说的,而是夏想给出的点评。
夏牧承也给溪口司令部发电报申请向北出击,起码把战线巩固到赤峰至山海关一线。
计划上报以后,夏想却没有批准!
倭国人让出的两个省夏想根本没有兵力去驻守,只能是让东北军进驻维持基本的防务,若是倭寇再发起攻击还是会失陷。
他研究过目前的兵力部署,现在的防守区域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
此时夏想所部的四个军都集中在了北线。
其中第一军一部驻扎山海关,其余退回了张家口,第二军巩固坝上草原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
第三军驻扎在承德区域,装甲军则刚刚收复了封宁县,正在召开战后总结会议。
夏想所部十五万精锐全部撒到了草原上了,这也让他有了一丝危机感,江南大本营这边太空虚了。
国民军也多数集中到西江周边的区域。
淞沪地区只有闽系的一部分守备队和汉斯军方协助中央军刚刚组建的几个调整师、教导总队。
他们刚刚成军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
夏想结合在大夏现代学习的历史,判断出这个时空的倭国一定会更加疯狂的进攻淞沪地区。
他思虑再三还是把第一装甲师和第二装甲师调了回来。
同时溪口镇兵工厂抓紧生产武器弹药,单单是装甲军打这一战的消耗就差点清空坝上草原基地一年的库存。
夏想还从汉斯带回来一百多架福克53型战斗轰炸机。
先期购买的一百架飞机这一仗损失了几十架,十多名飞行员包括两名汉斯的教官血染长空!
杭城空军机场。
曼弗瑞德抬头看了看那蓝天白云,微风吹到脸上有些凉凉的湿润,像极了汉斯的海边。
这样的天气太适合飞行了,他看了看那架崭新的飞机,忍不住就要上去飞几个架次。
一旁的夏想却直接摇了摇头:“曼弗瑞德,我的大队长!你需要的是指挥这些勇士们,而不是亲自上阵了!”
曼弗瑞德点了点头:“哎,这伤的真不是时候!”
和倭国空军激战的时候,一发子弹击穿了座舱护甲,打在了他的腿上,到现在还没有痊愈。
此时夏想的空军已经有了三百多名飞行员,第一军从山海关撤离的时候还遇上了从奉天航校逃出的百余名飞行员,他们也加入了江浙空军。
夏想这次到杭城机场就是视察一下这里空军的建设进度,溪口司令部的参谋们也判断淞沪地区这场大战很快就要到来了。
最近的情报反馈倭国人一直在淞沪地区挑起事端,大夏驻军的忍让克制反而让他们变本加厉。
此时夏想手上除了驻守杭城的第三军一部和新编入的预备役部队已经无兵可用。
幸好他早已命令两个装甲师回撤,四军的另外两个装甲师也做好随时回撤支援淞沪地区的准备。
夏想叹了口气:“算算日子,代安澜他们这几天也差不多能回来了!”
情报显示倭国违反停火协议,此时已在淞沪外海集结了数十艘军舰,其中还有一艘航母。
黄埔江面还在船上的倭国海军陆战队、驻守杭城湾北岸的那些倭军都开始向市区机动,居住在倭国租界的那些浪人们也开始武装起来!